一季度,辽源市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调整结构与技术创新并举,启动实施重点企业三年技术改造、服务业三年跃升、中小企业成长、科技创新四项计划,推进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三项工程,全力打造五大特色园区和十大产业基地,力促产业升级,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7.5亿元,可比增长18.4%。三次产业结构为5.7:65:29.3。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5亿元,增长28.9%。全口径财政支出完成12.1亿元,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68.1亿元,同比增长52.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实现3.89亿元,同比增长2.18%。按新口径调整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达到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亿元,同比增长34.2%。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9.6:74.3: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17.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38万美元,同比增长6.2%。引进省外资金6.7亿元,同比增长33%。
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2011年,组织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271个,总投资106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71.8亿元。谋划亿元以上大项目163个。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市政府领导率先按工作分工对22个重点项目进行包保。
工业项目快速推进。鑫达钢铁1080高炉项目拆迁、平整土地结束,定制设备。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辽源袜业纺织新型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实现年13亿双产能,带动就业2.5万人。锅炉节能改造工程和商贸交易中心进入土建施工。世捷铝业高精铝合金宽厚板生产线项目预计4月末开工建设。利源铝业特殊铝型材及大截面交通运输铝型材深加工项目进口设备正在加工,国产设备已安装,开始新建厂房设计。麒鸣生物年产800吨羊血液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土建工程收尾工作。中聚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动客车产业化建设项目原生产线恢复生产,完成收购奥拓公司工作。长春融展汽车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辽源泵业分公司三泵移地扩建项目正在办理项目审批、土地征用手续。宁波均胜重组辽源得亨公司新建系列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项目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商讨重组事宜。
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改造提升。世纪华丰辽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理前期要件工作。辽源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灾后重建部分进行招投标,棚改部分办理用电手续。辽河北岸香港弘裕城市大型综合体项目、矿山公园游乐场及高档社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辽源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部分标段招标结束并开工建设。
交通建设有序推进。四平至松江河电气化铁路项目预可研已通过评审,第四次部省协议已签署,道口普查正在进行中。辽源至西丰高速公路项目可研已通过专家评审,开始征地拆迁的合量工作,预计5月份开工建设。辽源至长春铁路项目计划5月份开工建设。
生态水利项目全面铺开。辽源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已到位资金6000万元,上半年开工建设。杨木水库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上游水患区搬迁工程编制可研,复线工程4月开工建设。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保护开发项目省预算资金到位3000万元。辽源市夕阳红高档老年公寓项目完成项目立项。盛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和滑雪场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绪。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今年以来,辽源市突出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80件惠民实事,目前已完成6件。一是加强就业和创业。出台《打造全民创业最活跃地区的实施意见》,设立500万元创业基金,东北袜业园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人员保险金标准进一步增加,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新农保等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重点推进医药体制改革。三是控制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总体上是高位趋稳,主要通过物价监管来实现。一方面,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对重点行业、重要副食品价格进行监督巡查。针对日本核辐射引发食用盐安全“恐慌”事件,快速反应,积极抑制事态扩张。另一方面,利用价调基金对特殊群体实行价格补贴政策,减少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四是棚户区改造加速实施。2011年计划拆迁40万平方米10730户,回迁住宅100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居民7200户,正在抓紧实施。五是社会公益事业全面发展。三馆建设列入规划,全民健身中心对外开放,游泳馆项目进入前期准备。辽源博纳电影城、辽河广场即将开工建设。计划改造供热管网130公里、完成既有建筑墙体保温用供热计量改造230万平米。
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修改完善了《统筹推进具有辽源特色城镇化规划》,在省里开展的第一批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试点工作中,辽源市第一个被列为“转变发展方式城市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示范”试点地级市。在推进统筹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把辽白经济一体化作为辽源市全域城镇化和推进试点的突破口,结合辽源经济开发区扩容和二次创业,率先推进实施辽白经济一体化。新谋划22个辽白经济一体化项目,总投资27.3亿元。组织相关县区和部门,共同研究辽源经济开发区至白泉道路建设、出租车和公交车同城化、通信同城化、探讨辽源经济开发区和东辽工业集中区项目引进和审批办法、土地性质、功能分区等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城联创”工作进展顺利。按照《辽源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部署,开展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生态城和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市政府六届二十四次常务会原则通过“五城联创”总体部署和分项工作方案,各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创城指标考核体系,拟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实施方案,用3至5年时间完成创城任务。目前,创城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市财政投入1472万元园林绿化资金,园林植树万余株,集中开展市容整治百日攻坚战,以“城市管理年”为契机深入推进园林城建设。由于我省没有生态城创建指标,我市根据国家标准,结合辽源实际制定了相关标准,目前,正在协调省发改及环保部门,争取将辽源指标确定为省指标。其它创城工作也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