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辽源市 > 投资软环境 > 旅游风光
旅游风光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11日    来源:辽源市政府网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全年来本市旅游人数为8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占全省的1.55%。全市旅游总收入7.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  %,占全省的1.37%。入境旅游人数为76人次,同比增长5.6%,

  旅游外汇收入6.62万美元,同比增长10.0%。

  东丰县养鹿历史悠久,据《清朝文献通考》记:东丰“天命间设盛京围场,协领守之。”《辞海》载:“东丰以产鹿茸著名,有全国较早的养鹿场。”大量史料佐证:后金天命4年(公元1619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将此地辟作“皇家围场”以供“帝王狩猎,择地讲武,备训(八旗)卒徒”之用。康熙朝开始,对围场实行封禁,统归“盛京”(沈阳)管辖,称为“盛京围场”。嘉庆元年(公元1769年),为纳贡献廷计,围场猎捕业转入人工驯养,梅花鹿养殖业从此发端。东丰首开人工驯养梅花鹿之先河,至今已有200多年。至光绪初年,全县鹿业渐成规模,光绪帝赐名“皇家鹿苑”。清光绪21年,东丰猎户赵允吉被朝廷封为七品“鹿鞑”,清宣统3年,其子赵振山被封为六品“鹿鞑”,统领鹿事。随着鹿业繁荣,商事日盛,清朝廷于光绪28年(公元1902年)在此设治,名东平,后易东丰县。 

  1947年12月,东丰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县办鹿场,第一个鹿良种繁殖基地。建国后东丰县先后建成6个国营鹿场,一直保持国营鹿场鹿茸单产和出口量全国第一,为国内14个省市提供鹿良种万余只,影响久远。东丰县已故炸茸技师马兴泰集数十年的经验,

  总结出了一整套炸茸技术,以该工艺炸制的鹿茸命名为“马记鹿茸”,其特点解剖结构好,呈典型的“三圆”(根圆、梃圆、嘴头圆),外观形状优美,细毛红地,嘴头呈元宝型。曾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的优质产品证书,被国家确定为优质鹿茸的验收等级标准和出口质量免检商品,畅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申报了“马记鹿茸炸茸技艺”保护项目,现已被吉林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东丰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梅花鹿产业化发展,始终把梅花鹿养殖业作为东丰县经济发展中的重点支柱产业,并一直致力于将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做强、做优。近年来,东丰县立足县情,超常举措,把鹿业作为我县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抓,使全县的梅花鹿产业走上了产业化道路。目前,全县梅花鹿已发展到14.5万只,全县养鹿户(场)已达6500户。三合淋漉公司鹿存栏4000只,成为全国最大梅花鹿养殖基地。东丰药业鹿场鹿存栏2000只,已经成为吉林省大型民营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