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辽源市 > 招商项目
辽源市光伏发电、风能开发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8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光伏是一种利用太阳光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光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具有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安全可靠、模块化设计与灵活性、长期投资回报高、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多领域应用潜力大等特点。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排放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友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建设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风力发电指的是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广义地说,风能也是太阳能,所以也可以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电机。

辽源市光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项目利用矿区未利用地块,适宜发展光伏发电和风能开发项目。

1.1.2市场前景

(1)风能市场

我国在风电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不断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制造国家。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38921万千瓦,同比增长13.7%;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299万千瓦,同比增加1005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逐渐复苏。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主要以陆上风电为主,2022年累计装机量占比达92.2%。受限于成本问题,整体规模较小。各地方政策相继出台推动海上风电,渗透率持续走高,2022年达到7.8%左右,目前整体装机量仍较低。

近年来,我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逐年增长。2022年底,我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达3.6亿千瓦,同比增长19.21%。截至2023年6月底,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58亿千瓦,未来陆上风电开发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

整体来看,我国风力发电量逐年增长,已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同时,随着风电行业的迅速发展,风电市场也会进一步向大型开发商集中,加之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明显扩大,整个行业正在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

(2)光伏市场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驱动下,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之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诸多优势,是我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预计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23年4月,我国累计光伏装机总量已达到440.35GW,同比增长37%,光伏产业在国家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对光伏产业进行了前期规划,2002年进行“送电到乡”,以推动光伏产业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实现了光伏年装机量从kW级到MW级的转变。2009年“金太阳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持续出台,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保障。2020年,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光伏作为我国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产业,其发展受到更进一步重视。国家在“十四五”期间首次将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定义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对其发展采取了强有力的支持措施。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392.61GW,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仅为19GW,2013-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达41.47%。

图表5 2013-2022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及增速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及2021年光伏装机量大幅回升。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54.88GW,同比增长13.86%。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达到87.41GW,同比增长59.27%。这一数据在2013年仅为12.92GW,2013-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达32.37%。

图表6 2013-2022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综合风能市场和光伏市场的发展现状,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东辽县年日照时数为2504.2小时,年日照率为57%,并且风能资源丰富,具备充足的资源来发展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政策扶持上,吉林省和辽源市都出台了众多政策来鼓励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已初具规模。2022年辽源市全市完成全社会用电量27.91亿千瓦时,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用电量4.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辽源市用电需求不断上升,因此辽源市开展光伏发电、风能开发项目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1.1.3技术分析

(1)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原子内部的库仑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电流便从P型一边流向N型一边,形成电流。

(2)风能发电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塔筒三部分。(大型风力发电站基本上没有尾舵,一般只有小型(包括家用型)才会拥有尾舵)

图表7 风能发电示意图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吉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到202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650万千瓦,新增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为140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20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以上,风电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800万千瓦以上,新增装机规模为46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生物质装机容量达到160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为80万千瓦。

《辽源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促进新能源多元协同发展。以新能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双优化为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风光产业平稳升级。加快推动EOD项目中20万千瓦农风光互补光伏、辽矿配售电5.455万千瓦光伏、东丰县2.3万千瓦风电项目、东辽县3万千瓦风电等风光项目、东辽县2.35万千瓦乡村振兴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新能源消纳指标,规划建设100万千瓦辽源绿电产业园。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建设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统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实现多种新能源协同发展。积极争取整县光伏试点,组织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

(2)资源优势

辽源市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资源,辽源市部分地区100m高度年均风速为6.40m/s,适合开发风电项目;太阳能资源,据气象局监测辽源市2020年全年日照小时数为2,171.8小时。

(3)产业优势

辽源市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产业已初具规模。“十三五”期间,东丰县大阳丰盛光伏电站、辽源矿业(集团)配售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4兆瓦)、(6兆瓦)项目分别建成投产。白泉青龙、仁爱分散式风电场项目和东丰沙河镇庆余、盈仓风电项目共得到省能源局分散式风力发电指标5.3万千瓦,并完成省发改委项目核准。电网供电能力和网架结构进一步加强,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22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105万千伏安,线路长度329.5公里;66千伏公用变电站38座,变电容量94.43万千伏安,线路长度706.12公里。持续推进“气化辽源”天然气利用工程,已建有LNG、CNG双气源天然气场站、CNG/LNG合建站、天然气接收门站、调压站各1座,高压、次高压、中低压燃气管线累计228公里,市区内已形成环状天然气管网布局。

(4)区位优势

辽源区位条件较好,交通十分便捷。国道303线、四梅铁路贯穿全境,已经建成的辽西铁路、长辽高速、营梅高速、吉草高速,在建的辽西高速和即将开工的辽长铁路、四松铁路,将构成综合交通体系,提升辽源的区位优势,进而形成东北腹地入海进关的新通道。目前,城市二环路已经建成,一环路全线贯通,城市三环路规划在未来三年建成交付使用,届时“三环四纵六横”路网体系将全面形成。

(5)人才优势

辽源市委、市政府建立硕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2022年以来一次性招聘硕博人才713人。同时,聚焦产业发展短板,组织开展星期天工程师兼职计划等技术对接活动,全市63家企事业单位与吉大等23家高校院所合作,“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92人。

辽源市积极搭建平台载体,持续开展服务“五个一线”活动。2021年以来,共选派144名大学生人才到经济项目、改革发展、城市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服务。同时组织开展入校招聘,采取“事业招聘、服务企业”的方式,选派26名企业急需紧缺的专业硕博人才赴企业服务,实现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双赢”。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集中式光伏项目预在平岗镇工矿区拆迁地块为试点建设,占地约5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约4MW。风电开发项目,以甲山、建安等乡镇为试点,风能利用转换达到3,000小时以上,建设容量为2.35万千瓦风电项目,选用全新、技术成熟、单台风电机组不低于5,000千瓦的国内主流机型,共安装5台风电机组。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6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利润1,864万元,投资回收期7.9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5.5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光伏、风能电站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光伏、风能电站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可促进地区相关产业,如建材、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对扩大就业和发展第三产业将起到显著作用,从而带动和促进地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光伏、风能电厂的相继开发、建设和运营,光伏、风能发电将成为地区又一大产业,为地方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点,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5合作方式

合作、合资。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技术。

1.7项目建设地点

东辽县

1.8项目进展情况

征地、土地规划已经完成。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东辽县商务局

地址:辽源市东辽县东辽大街26号

2.2单位概况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区,幅员面积2,18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35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是国家级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国家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专项支持县,国家级文化建设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满族剪纸)之乡,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东辽县土地肥沃,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左右,平原主要为河谷平原沿东辽河两岸分布。受低山丘陵影响,平原时宽时窄,呈枝状分布。全县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0%,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总面积2,19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928.033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842.6068平方千米。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土壤种类共有10个土类,22个亚类,36个土属,99个土种。主要土类有石质土、石灰岩土、灰棕土、棕壤、白浆土、冲积土、水稻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其中白浆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宜种植玉米、大豆、杂粮作物。灰棕土属于地带性森林土壤,其特性土层薄、偏酸性、肥力低,适于种植林木。冲积土土质肥力较高,保水保肥,适于种植水稻。水稻土分布广,具有黑土层厚,结构良好,肥力充足,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东辽县商务局

联 系 人:董海地

电话:+86-437-6993629

邮箱:593404642@qq.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辽源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李国栋

电话:+86-437-3528822

邮箱:lyjhjxm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