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结构,锂电池动力电池可分为三种类型:钴酸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和铁锂电池。
图表1 锂离子动力电池类型及应用

图表2 锂离子动力电池特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辽源市现有产业基础,通过与国内该领域大型企业合作,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可满足10万辆轿车使用需要。
1.1.2市场前景
(1)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保质期,因其高效性和有效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汽车领域。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695亿美元,亚太市场占比达55%,预测期内将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日本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激增,推动了亚太地区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其中中国为主要发展区域,占比达45%。北美为另一重要市场,美国主导了北美地区的锂离子电池市场。汽车和电动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激增以及手机对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等因素推动了北美地区锂离子电池市场的扩张和发展。
图表3 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分析(单位:亿美元)

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前10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韩国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等三家企业上榜,而日本仅松下一家进入TOP10。随着欧美本土的电池企业产能在2025年开始逐步投产,欧美电池配套本土车企比例上升,欧美锂电池份额在未来2-3年将有所提升。
2023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859.6GW·h,同比增长24.2%。相较2022年,市场前五仍然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松下、SK On,但具体排名有所变化,主要是比亚迪超越LG新能源,排名全球第二。其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76GW·h,占比超30%,继续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2)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
工信部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吉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在电池环节,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吉瓦时、675吉瓦时、185吉瓦时,锂电池装机量超过435吉瓦时。此外,在出口贸易上,产业也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457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3%。
图表4 2023年我国主要锂电池产量情况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03.3GW·h,同比增长33.7%。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与此同时,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其他电池销量及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已成为各大电池企业新的增长点。
图表5 2024年上半年不同材料类型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

图表6 2024年上半年不同类型车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

从车型来看,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居前三位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分别是纯电动乘用车、插混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分别占比66.6%、21.9%和10.4%,合计达到98.9%。不过从增速来看,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3%,远低于插混乘用车的88.8%,以及纯电动专用车的116.4%。而且,去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为76.55%,短短一年时间,其份额已下跌10个百分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纯电动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会继续被插混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所“吞噬”。
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其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占比超过20%;第二梯队企业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其市占率在1%-10%之间,第三梯队企业有多氟多、捷威动力等,其市占率在1%以下。
图表7 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竞争梯队

项目依托辽源市现有产业基础,通过与国内该领域大型企业合作,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前景良好。
1.1.3技术分析
项目拟与国内该领域大型企业合作,充分利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优越性,开发新型高功率聚合物LiFePO4动力电池产品。利用聚合物本身特有的安全性能使大容量高功率聚合物LiFePO4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多元化生产与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力争到2027年,动力锂电池运输的堵点卡点进一步打通,运输效率稳步提升,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输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保障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更好服务外贸“新三样”,全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指南》明确: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引领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服务行业巩固优势地位的作用持续增强。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突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我国锂电池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资源优势
近年来,辽源市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全面启动北方清洁能源供热示范市建设,开展“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改造项目47个,预计可减少用煤量折合标煤51万吨。此外,辽源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为绿色低碳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3)产业优势
为巩固拓展产业优势,壮大汽车产业集群,近年来,辽源市主动加强与一汽集团合作,科学制定了《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了《辽源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打造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东辽模具产业园两个平台。
近年来,辽源高新区精准规划定位,形成“双核驱动、一区四园”功能布局。“4+1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扩张,落户企业2111户。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规模迅猛扩张。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形成以鸿图锂电隔膜、中聚新能源、均胜电子、晟源新材料、锦程重工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体系,被省政府定为一汽战略合作伙伴,与一汽弗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4)人才优势
辽源市人力资源丰富,市区设有职业院校,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辽源市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距全国知名的“大学城”、“汽车城”长春仅115.13公里,人才需求可得到满足。
(5)区位交通优势
辽源区位优势明显,北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40公里,南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40公里,处在长春一小时经济圈和沈铁城市群的重要轴带上。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有2个省会城市和8个地级市,辐射人口近4000万。市区已建成“三环四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区域间公路、铁路交通发达,国道303线、四梅铁路贯穿全境,辽西、辽长铁路和长辽、营梅、吉草、辽西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辽源民用机场,构成进入东北腹地和入海进关的综合交通体系。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后,年产6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设生产车间、原料库房、成品库房、固体辅料库、维修车间、备品、备件库房、锅炉房、循环水泵房、循环水池、废渣棚、综合办公楼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
图表8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0000万元,利润1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4%。
图表9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满足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各类整车厂的市场需求,促进辽源市周边地区相关设备制造加工行业的升级,带动上下游生产企业的发展,提升吉林省汽车产业整体实力。同时,项目能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及城镇待业人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技术,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辽源市财富大路1633号
2.2概况
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2019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6.2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地处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区轴带,北距长春100公里,南距沈阳200公里,距离大连港500公里,国道303线和四梅、辽西、辽长铁路贯穿全境,与长辽、伊开、营梅、吉草高速构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吉林省向南开放门户的核心,在全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产业升级的引擎、招商引资的窗口、经济发展的龙头,辽源高新区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走特色发展、差异发展之路,推动创新创业、提高供给质量,开启产业集群化、链条化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被列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299
联 系 人:宋扬
电 话:+87-437-3292088
传 真:+87-437-3292088
电子邮箱:jllyjk@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辽源市商务局
联 系 人:艾晶
联系电话:+87-18643787709
电子邮箱:lyjhjxm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