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辽源市 > 招商项目
辽源市年产10万套汽车用塑料配件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汽车及零部件

辽源市年产10万套汽车用塑料配件项目

 
时间:2025-03-18 20:04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汽车塑料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塑料零件和塑料部件,统称为塑料汽车零部件。因为塑料具有轻量、耐用、成本效益和设计自由度高等特点,可以满足汽车制造的多种需求。

目前,应用在汽车上的塑料主要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酰胺(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醛(POM)等。

按照使用部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辽源市产业基础,采用复合材料生产汽车仪表盘、汽车座椅附属件、汽车内外饰件等汽车塑料配件。

1.1.2市场前景

(1)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前景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该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热管理、轻量化、电池盒等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同时,行业内企业自主开发设计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已有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崛起。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重庆、四川省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核心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为核心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集群。这六大产业集群区域的零部件产值占全行业的80%左右。这一布局有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逐步过渡到集中化、专业化的成熟市场阶段。其中,长三角零部件产值约占37%的份额,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值最大区域;上海为全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基地,产值占总产量的20%;浙江和江苏约占17%。从地域来看,江浙沪等地零部件企业发展基础雄厚,占比超过60%,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企业已经兴起。整体上,零部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企业数量占比超过20%,中西部零部件企业持续崛起。

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约为41953亿元,同比增长3.16%,2023年约为44086亿元。2024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进一步增长至46200亿元。

2022年和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分别增长7.31%和8.10%,达810.89亿元和876.61亿元。未来,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全球供应能力和国际产品认证等方面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出口市场依然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良好,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整体大而不强的局面并未彻底改变,与我国整车产业发展现状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与整车产值的比例约为1:1,远低于汽车产业成熟国家 1.7:1的比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有巨大发展潜力。

(2)汽车塑料配件市场前景

随着汽车轻量化、环保化趋势的发展,以塑代钢已成为汽车的发展趋势。改性塑料、高性能塑料等新型塑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塑料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2023年我国汽车塑料件产量614.0万吨;市场需求总量达568.9万吨;预计到2030年我国汽车塑料件产量890.1万吨;市场需求总量达817.8万吨。

在国内汽车制造业稳步发展、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稳步提升、单车塑料使用量增长、汽车保有量增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汽车塑料件需求将延续增长趋势。预计到2030年国内汽车塑料件市场规模为1741.91亿元,新车配套市场规模为1629.32亿元,更新维护市场规模为112.59亿元。

汽车塑料件行业将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轻量化与环保趋势明显、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加速发展、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趋势。这些趋势将为汽车塑料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项目依托辽源市产业基础,采用复合材料生产汽车仪表盘、汽车座椅附属件、汽车内外饰件等汽车塑料配件,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根据不同汽车塑料配件的产品特性通常会选用不同类型的成型加工方式,主要包括注塑、压塑、层压、吹塑、发泡、吸塑和搪塑等,技术成熟稳定,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吉林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70%,汽车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级。

2024年5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布局更加优化,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省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40%。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占比达到70%。

2023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全面构建,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构建以长春市汽车集群为核心,吉林、四平、辽源、松原、白城、延边、梅河口等地区专业化“配套集群”协同联动的新发展格局。一汽集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长春建成世界一流汽车城,引进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品牌、引育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创建一批创新平台、促进一批产教融合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搭建一批应用场景,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全国,并具有一定国际辐射能力。

2020年,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辽源市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实施办法(试行)》,提出;采取弹性年期、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应当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限原则上以10、20、30、40年为土地出让年期。允许企业在期间自愿选择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实施办法》在降低辽源市工业用地成本的同时,完善了辽源市土地供应体系。

(2)资源优势

近年来,辽源市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全面启动北方清洁能源供热示范市建设,开展“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改造项目47个,预计可减少用煤量折合标煤51万吨。此外,辽源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为绿色低碳项目建设提供支持。

(3)产业优势

近年来,吉林省全力推进“六个回归”,破除协同壁垒,凝聚各方力量,整合产业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日益成熟,努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吉林振兴优势。

辽源市有多家从事汽车塑料材料供应的企业,可提供聚氨酯、聚丙烯、PVC等原材料,有利于保证项目的原料供应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巩固拓展产业优势,壮大汽车产业集群,近年来,辽源市加强与一汽集团合作,科学制定了《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了《辽源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打造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东辽模具产业园两个平台。

此外,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出4平方公里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相关行业。

(4)人才优势

辽源市人力资源丰富,市区设有职业院校,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辽源市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距全国知名的“大学城”、“汽车城”长春仅115.13公里,能够满足企业各类人才需求。

(5)区位交通优势

辽源区位优势明显,北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40公里,南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40公里,处在长春一小时经济圈和沈铁城市群的重要轴带上。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有2个省会城市和8个地级市,辐射人口近4000万。市区已建成“三环四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区域间公路、铁路交通发达,国道303线、四梅铁路贯穿全境,辽西、辽长铁路和长辽、营梅、吉草、辽西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辽源民用机场,构成进入东北腹地和入海进关的综合交通体系。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0万套汽车仪表盘、汽车座椅附属件、汽车内外饰件等汽车塑料配件产能。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仓库、研发用房、设备用房等,并购置生产线。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1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700万元,流动资金63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8000万元,利润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4.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促进辽源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延长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并形成产业集聚;同时,可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当地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辽源市财富大路1633号

2.2概况

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2019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6.2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地处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区轴带,北距长春100公里,南距沈阳200公里,距离大连港500公里,国道303线和四梅、辽西、辽长铁路贯穿全境,与长辽、伊开、营梅、吉草高速构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吉林省向南开放门户的核心,在全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产业升级的引擎、招商引资的窗口、经济发展的龙头,辽源高新区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走特色发展、差异发展之路,推动创新创业、提高供给质量,开启产业集群化、链条化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被列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辽源高新区精准规划定位,形成“双核驱动、一区四园”功能布局, “4+1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扩张,落户企业2111户。纺织袜业独树一帜。撑起“中国棉袜之都”“中国袜业名城”美誉,棉袜产销量全国第一,先后成为国家级出口袜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精铝型材挤压技术世界领先。以启星铝业、巨晟轻合金、利源精制为龙头筑起北方高精铝加工基地,高速列车车体型材市场份额占国内近60%,轻量化产品跃入高端市场,与中车、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等世界500强企业成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医药健康产业优势明显。拥有药号176个,正在建设占地2.62平方公里医药精细化工园区。在博大制药、博大伟业、百康药业、银鹰药业等多家重点企业的带领下,抗肿瘤、抗病毒、保健品等研发体系日趋成熟,成为吉林省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规模迅猛扩张。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形成以鸿图锂电隔膜、中聚新能源、均胜电子、晟源新材料、锦程重工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体系,被省政府定为一汽战略合作伙伴,与一汽弗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代服务业推动产城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京东商城、云享智慧物流产业园、启星智选假日酒店、开元酒店、欧亚购物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水、电、气等生产性要素服务保障完备。筹划北江商业街,盘活茵特拉根广场,改造友谊大路商业街,全面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商贸等业态,吃喝玩乐购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299

联 系 人:宋扬 

电   话:+86-437-3292088

传   真:+86-437-3292088

电子邮箱:jllyjk@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辽源市商务局

联 系 人:艾晶

联系电话:+86-18643787709

电子邮箱:lyjhjxmc@163.com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