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辽源市 > 招商项目
辽源市大青山关东神鹿谷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文化旅游

辽源市大青山关东神鹿谷建设项目

 
时间:2025-03-21 13:06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辽源市是鹿文化之乡,大青山是一座集夏季康养、冬季滑雪、观景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胜地。项目依托梅花鹿产业基础,在西安区打造集梅花鹿驯养展示、梅花鹿产品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青山关东神鹿谷。

1.1.2市场前景

1)农旅融合发展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则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强调,“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根据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于202494日发布的《2024年旅行与旅游经济影响:全球趋势》报告,中国已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其强劲复苏速度引人瞩目。同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在第三季度发布会上宣布,我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到339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399个,重点镇19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处。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42.37亿,同比增长15.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产品体系的日益完善。

图表1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单位:家//处)

旺盛的客流并未必然转化为强劲的现金流。一些上市景区公司的半年财报显示,尽管游客数量增加,但部分景区仍面临盈利压力。例如,九华旅游净利润达1.1亿元,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夜游非遗展演、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国风花朝节等为九华山带来了相对乐观的财务表现;然而拥有大唐芙蓉园景区、大唐不夜城、西安城墙等网红打卡景区的曲江文旅,却亏损高达1.87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张家界在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116.3万元,同比减少49.13%

图表2  2024年上半年部分省份景区上市公司业绩统计

这些现象反映出景区同质化、服务质量不足、组织管理不完善、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导致“人旺财不旺”的局面。虽然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随着游客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理性化,尤其是乡村旅游的兴起,旅游业需围绕特色化、性价比、可持续性等方面做出深层次探索。

在此背景下,提出“农业产业文旅”这一全新概念正当其时。农业产业文旅的本质是旅游,主体是农业产业,灵魂是文化。具体而言,一产与文旅融合,即农文旅或乡村旅游,主要以体验农业生产和感受乡村风貌为主;二产与文旅融合,依托初级农产品加工场所,如农食工厂、农食博物馆观光旅游;三产与文旅融合,则涉及农业非遗展览等。这一概念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将农业产业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通过体验设计,形成包含参观、品鉴、体验、购买等服务的全新旅游业态。

2)梅花鹿产业发展情况

梅花鹿产业是支持吉林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引擎。经过人工驯养培育的梅花鹿药用价值很高,被加工成为各类保健品和药品,长期以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家养梅花鹿在吉林省已有300余年历史。为了鼓励和支持梅花鹿产业高质量发展,吉林省委、省政府发布多项政策文件,例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梅花鹿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保护野生梅花鹿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提出要合理利用梅花鹿资源,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此外,还有诸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措施,旨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吉林省的梅花鹿产业可谓是发展迅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作为支持吉林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梅花鹿产业凭借其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辽源市梅花鹿产业主要以东丰县为主,养殖量约占全市的98%,以东丰药业养殖基地、江城琳漉公司、文福鹿场、鑫利达鹿场为依托,以大阳镇、横道河镇、沙河镇、小四平镇、南屯基镇、二龙山乡、黄河镇、东丰镇等8个乡镇为梅花鹿产业生产基地,辐射引领梅花鹿养殖生产,形成了较好的养殖优势。辽源市有5户涉鹿深加工企业,分别为强身药业(吉林)有限公司、吉林省东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丰县鹿乡土特产有限公司、吉林省孝贤鹿源梅花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涉鹿产品共157个品种,药品类28种(20个国药准字,8个中药饮片类);保健品类1种;食品类128种(12个初加工类产品、15个酒类产品、52个普通食品类产品、32个压片糖果类产品、17个固体饮料类产品)。深加工占总量的20-30%。为弘扬东丰梅花鹿历史文化,促进梅花鹿产业融合发展,采取以企业投资为主体,政府资金扶持为辅的建设模式,建成亚洲最大梅花鹿主题的“皇家鹿苑博物馆”,建筑面积469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充分展示东丰梅花鹿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成果,已对游人开放;同时,投资2177万元,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国内首创梅花鹿主题的“养鹿官山园”,投入观赏梅花鹿,对游人开放,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看鹿、赏鹿互动平台。

3)辽源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源市将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上新文旅产品,文旅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为辽源市转型发展、率先突破注入了新动能、塑造了新优势。2023年以来,辽源文旅市场加快复苏,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悦动辽源欢乐荟”“天陆山滑雪场”等文旅产业链不断壮大,重点围绕新旅游和辽源的发展需求谋划项目。打造“旅游+”,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项目、“沉浸式”体验的项目,持续深化文旅产品供给,做活文旅消费场景,形成了以辽河源头、养鹿官山园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游;以朝阳村、永治村、大良村等为代表的欢乐乡村游;以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辽源矿工墓陈列馆、解方将军纪念馆等为代表的红色研学游;以东丰农民画馆、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东辽民俗馆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以顾大烤羊、东辽黑猪、东丰鹿肉为代表的美味乡村游的五大乡村旅游业态。2023年,全年辽源市来辽源旅游人数1217.74万人,比上年增长154.1%,旅游收入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9%

据吉林省文旅厅反馈,2024年“十一”假期,辽源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52.2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花费3.54亿元。经每日调度各县区及景区景点统计:悦动辽源欢乐荟接待游客9.97万人次;那兔乐园接待游客3.34万人次;田雨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3.1万人次;朝阳休闲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

在超级ONE篮球主题公园连续3天上演辽源市首部大型舞台剧《辽水琶音乐古今》,在悦动辽源欢乐荟开展了游乐国庆NPC定点主题活动,在辽源市动植物园举办了菊花展;在辽源大剧院举办了交响乐音乐会,在因特拉根广场举办了粉色漫游计划活动,市文旅局举办了辽源市旅游摄影大赛,进一步丰富广大市民游客的文化旅游生活。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举办了“欢度国庆,共筑辉煌”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品味辽源文化,共享假日时光”活动,共接待“逛馆”游客2.6万余人次。

综上,项目依托西安区现有产业基础,建设大青山关东神鹿谷项目,发展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11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五大基本原则,七项重点任务,强调旅游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新阶段应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迎合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规划》,在服从疫情防控前提下适时启动入境游促进行动。

20211119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共835节,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冰雪经济强省成效显著,为建设文化强省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的量化指标。作为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的总纲要、总抓手,《规划》集成了吉林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统性思维、创新性理念、导向性路径和针对性举措,其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构建“五大体系”上,即:构建起全面提升的“目标体系”、创新引领的“产业体系”、支撑充分的“工程体系”、极具潜力的“项目体系”、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规划》提出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力争用510年时间,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将长白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突破90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到100家等;建设冰雪经济强省,努力打造12家冰雪主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力争冬季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亿,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利用510年时间,建设成为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20239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展览+旅游”等业态。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建设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主题旅游推广活动。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示范。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2)产业优势

文化旅游是西安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区内拥有大量待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国家矿山湿地公园、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和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遗址已成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3)人才优势

辽源市实施了“新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冰雪)旅游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对辽源市文旅企业从业人员和有意愿从事冰雪旅游、避暑休闲、乡村旅游、研学旅行、民宿运营、旅游商品研发等新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的从业者、创业者,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辽源市旅游人才职业技能,强化旅游人才支撑,不断提高旅游人才供给能力。

4)区位交通优势

西安区作为辽源市的北出口,毗邻沈阳、长春两大城市,铁路干线贯穿全境,公路网络纵横交错,是众多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的中心枢纽。内通外联的交通优势,使西安区成为了南到京津沈、北联长吉图的重要门户。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大型梅花鹿驯养及展示中心、大型游客接待中心、梅花鹿产品国际贸易中心。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0万元,流动资金6000万元。

图表3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0000万元,利润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6.7%

图表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有效促进辽源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促进辽源市梅花鹿养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同时,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就业,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辽源市西安区商务局

地址:辽源市西安区人民大街6171

2.2概况

近年来,西安区紧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契机,全力实施转型升级核心区、经济合作首选区、民生改善主城区、环境恢复示范区、社会治理先导区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快建设转型、和谐、美丽、活力、幸福“五个西安”的奋斗目标。经过精心培育扶持,逐步形成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健康食品、新材料、文化旅游、汽贸物流为主导的“4+2”产业发展新格局。

吉林省机械装备制造、辽源市重型实业、隆盛源机械、聚源重型、长江胶管、东岳工矿等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和“龙泉春酒”、“梅香曲酒”、“御泉大米”、“苦口婆心﹒蒲公英”、“两只母鸡”蚯蚓蛋等多个老字号品牌成为了西安经济腾飞的中流砥柱;石墨及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碳纤维毡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汽贸物流异军突起,建成全省第二大二手车交易市场,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交易二手车3万辆,成交额近10亿元,仙城物流园区位列全省第三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首批绿色认证市场;凯旋王国梦幻水世界、湿地公园﹒凤鸣湖、紫梦香谷葡萄酒庄园、矿山博物馆、辽源矿工墓、辽源日军高级战俘营成为经典旅游热线;国家级少儿乒乓球培训基地、西安泥塑、艺翔曲艺、安家衍纸画等特色文化品牌发展迅速,西安区被省文联授予吉林“曲艺之乡”荣誉称号。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699

  人:宋文博 

   话:+86-15143722888

电子邮箱:lyxajh@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辽源市商务局

  人:艾晶

联系电话:+86-18643787709

电子邮箱:lyjhjxmc@163.com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