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煤炭储备物流是指将煤炭从生产地或储备地通过物流运输设施运往使用地或销售地的过程,包括煤炭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煤炭物流可以分为铁路物流、公路物流、海运物流和管道物流等。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煤炭物流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等。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辽源市西安区,依托辽源矿业原有铁路运输专用线,建设“铁港”联运煤炭储备物流基地。
1.1.2市场前景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其需求受宏观经济、工业生产和季节性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
2017-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突破40亿吨,2023年达到46.60亿吨,较2022年增长了2.9%。2024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共生产14.80亿吨原煤,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3.5%。

2010年以来,全国煤炭消费量持续增长,2022年突破30亿吨标准煤,2023年达到31.63亿吨标准煤。从全国能源消费总体情况来看,煤炭仍是主要的消费能源,但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69.2%降至2023年的55.3%。

煤炭物流是指从煤炭生产所需物料进入企业开始,直至把商品煤运达客户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广义的讲,煤炭物流包括煤炭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原煤开采、洗选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以及矿岩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诸多环节。狭义的讲,煤炭物流是指以原煤开采为起点,经过销售、运输、中间商配煤加工并中转等程序和环节,最后交付终端用户消费而终止的流通过程,即描述了煤炭产品在煤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实体流动。具体而言,煤炭综合物流主要包括煤炭生产物流、煤炭销售物流和煤炭回收物流三部分。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超50%。同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煤炭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煤炭消费地则集中在华东、华南等工业聚集区,煤炭供需之间存在错配,由此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煤炭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及水路运输,短途运输以公路为主,省际运输则以铁路及水路为主。
铁路运输具有运能大、运距长、速度快、运价低,且受天气因素影响小的特点,因此成为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三西”、蒙东(包括东北)、新疆等14个煤炭基地为核心,“三西”、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六大铁路煤炭外运通道为主骨架的煤炭运输网络。
(1)“三西”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
“三西”地区煤炭外调以铁路运输为主,以北方主要下水港口为中转节点,以公路为补充,主要承担晋陕蒙地区煤炭基地的煤炭外运任务,是全国煤炭运输的心脏。其中,“三西”煤炭铁路外运系统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通道,主要由大秦线、朔黄线、唐包线、瓦日线、浩吉线、侯月线、石太线、邯长线等铁路干线组成,承担着大部分全国铁路煤炭运输任务。“三西”煤炭外运下水港口主要包括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北方7港。
(2)东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
东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主要承担黑龙江、蒙东煤炭外运、关内煤炭调入和沿海港口集港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线路主要包括沈山线、哈大线、滨绥线、牧佳线、绥佳线、滨北线、滨洲线、平齐线、通让线、通霍线、京通线和集通线等。
(3)华东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
华东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主要承担鲁西和两淮煤炭基地的煤炭调运、“三西”地区煤炭调入及港口煤炭运输。华东地区铁路煤炭运输线路主要包括京沪线、京九线、石德线、邯济线、新石线、陇海线、宁西线、武九线、浙赣线等。其中,京沪线主要担负“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最主要通道之一;京九线主要担负接运朔黄线、石德线、新石线的煤炭外运任务。
(4)中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
中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主要承担河南基地煤炭调运、“三西”地区和云贵地区煤炭的调入。中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线路主要包括京广线、宁西线、焦柳线、襄渝线、湘黔线、黔桂线、昆贵线和南昆线等。
(5)西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
西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主要承担新疆煤炭外运功能,又称为新疆煤炭外运通道。西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线路主要包括兰新线、陇海线、包兰线、兰青线、兰渝线、干武线、哈额线和格尔木至敦煌线等。当前新疆煤炭外运通道运力富余,但由于距离主要煤炭消费地过远,运输成本过高,疆煤外运一直处于低运量水平。
(6)西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通道
西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线路主要承担云、贵、川、渝地区煤炭向外省的运输和部分煤炭的调入。西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线路主要包括湘黔线、黔桂线、南昆线、内昆线、西康线、襄渝-汉丹线、渝怀线、黎湛线等,与相邻地区拥有相互重合的铁路通道。当前西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地处偏僻,铁水联运衔接不通畅,铁路干线标准低,能力小,多数线路利用率已饱和,至今尚无煤运重载铁路。
从目前煤炭产业市场来看,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煤炭物流这个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给煤炭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机会和挑战。随着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未来的煤炭物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运输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为更好服务于现代化工业企业需求,煤炭物流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煤炭产业链长,复杂度高,煤炭物流则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煤炭产品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实体流动。煤炭价值链中从供应到最终的用户各环节中,最为复杂的就是物流环节,煤炭价值链的重构,要求煤炭物流进行革命性的格局重塑,资源需求和降本增效一直在相互博弈,二者的相互拉扯,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行业进步。
综上,项目依托辽源矿业原有铁路运输专用线,建设“铁港”联运煤炭储备物流基地,市场前景广阔。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发改运行〔2024〕1345号)》提出:不断完善煤炭铁路运输网络,提高大中型煤炭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加快既有运煤铁路扩能改造,完善铁路集运站布局,加强集疏运铁路建设,充分释放重载煤运铁路大通道能力。改善区域煤炭运输公路网结构,加强重点区域路网运行监测、应急处置,保障便捷高效通行。优化煤炭港口布局,提升铁路集疏港能力。合理布局煤炭储备,在煤炭主产区有序建设煤炭产能储备,在主要消费地区和运输枢纽布局建设储煤基地。推动煤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融合发展,支持建设大型煤炭储配中心,鼓励精细化加工配送,促进储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煤炭物流领域的应用,推动煤炭物流标准化建设。发挥煤炭交易中心作用,鼓励产品创新和线上交易,持续深化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
(2)资源优势
吉林省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在全省46个市县中,有32个市县有煤。截至2024年6月30日,吉林现有建设煤矿8处,涉及产能240万吨/年,生产煤矿18处,涉及产能1488万吨/年。同比增加了114万吨/年。其中长春市5处,产能合计485万吨/年;吉林市3处,产能合计53万吨/年;辽源市4处,产能合计280万吨/年;白山市2处,产能合计100万吨/年;延边州3处,产能合计510万吨/年;梅河口市3处,产能合计60万吨/年。统配煤矿储量占全省的4/5以上,其中辽源、通化、舒兰、珲春4个矿务局分别占8%、26%、24%和23%,地方煤矿不足1/5。
辽源大块煤主要产于吉林省辽源市境内,是辽源市的重要煤炭资源之一。辽源大块煤的产地主要分布在辽源市西南部的大块山地区,该地区煤层丰富,储量较大,是吉林省较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3)产业优势
辽矿集团现有的煤炭铁路专线及站台,可与国内主干线连通,海运网络可到达天津港、丹东港、盘锦港、锦州港、营口港、大连港、朝鲜罗津港、俄罗斯扎鲁比诺港;铁路网路可到达铁道部下属的所有货运办理站。
(4)人才优势
辽源市人力资源丰富,市区设有职业院校,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辽源市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距全国知名的“大学城”、“汽车城”长春仅115.13公里,能够满足企业各类人才需求。
(5)区位交通优势
辽源区位优势明显,北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40公里,南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40公里,处在长春一小时经济圈和沈铁城市群的重要轴带上。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有2个省会城市和8个地级市,辐射人口近4000万。市区已建成“三环四纵六横”的交通网络。区域间公路、铁路交通发达,国道303线、四梅铁路贯穿全境,辽西、辽长铁路和长辽、营梅、吉草、辽西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辽源民用机场,构成进入东北腹地和入海进关的综合交通体系。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铁路煤炭卸载、配煤、储存(密封筒壳式储煤场)及配套设施;
(2)数字化配煤的物流信息平台;
(3)煤炭堆存设备、电气控制、计量和在线建设设备;
(4)铁路专用线及配套设施;
(5)配套建设洗煤厂。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700万元,利润1300万元,投资回收期8.7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辽矿集团货物到达量和发运量的增加,提高辽矿铁路专用线的利用率,推动辽矿集团的转型发展;煤炭储备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构建煤炭、电力及运输等多方面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辽源市西安区商务局
地址:辽源市西安区人民大街6171号
2.2概况
近年来,西安区紧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契机,全力实施转型升级核心区、经济合作首选区、民生改善主城区、环境恢复示范区、社会治理先导区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快建设转型、和谐、美丽、活力、幸福 “五个西安”的奋斗目标。经过精心培育扶持,逐步形成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健康食品、新材料、文化旅游、汽贸物流为主导的“4+2”产业发展新格局。
吉林省机械装备制造、辽源市重型实业、隆盛源机械、聚源重型、长江胶管、东岳工矿等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和 “龙泉春酒”、“梅香曲酒”、“御泉大米”、“苦口婆心﹒蒲公英”、“两只母鸡”蚯蚓蛋等多个老字号品牌成为了西安经济腾飞的中流砥柱;石墨及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碳纤维毡占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汽贸物流异军突起,建成全省第二大二手车交易市场,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交易二手车3万辆,成交额近10亿元,仙城物流园区位列全省第三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首批绿色认证市场;凯旋王国梦幻水世界、湿地公园﹒凤鸣湖、紫梦香谷葡萄酒庄园、矿山博物馆、辽源矿工墓、辽源日军高级战俘营成为经典旅游热线;国家级少儿乒乓球培训基地、西安泥塑、艺翔曲艺、安家衍纸画等特色文化品牌发展迅速,西安区被省文联授予吉林“曲艺之乡”荣誉称号。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699
联 系 人:宋文博
电 话:+86-437-3635345
+86-15143722888
电子邮箱:lyxajh@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辽源市商务局
联 系 人:艾晶
联系电话:+86-18643787709
电子邮箱:lyjhjxm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