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四平市 > 经济与发展 > 经济动态
公主岭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5月03日    来源:四平日报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公主岭市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土地集约经营园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来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看,全市今年可实现土地有序流转4200公顷,比2010年增加40%。

  快速发展的农业农村经济为土地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市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已经超过60%以上,仅畜牧业产值就占农业总产值的51.7%。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这个市劳务输出人数达35.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7%。农业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67%。这些有利条件为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公主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土地规模经营定格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略,提出土地规模经营这一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他们先后多次召开有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推广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专门研究和部署土地规模经营工作,并带领相关乡镇领导学习考察山东、辽宁、昌图等地的先进经验。目前,全市上下已经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通过培育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初步探索了三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围绕主导产业成立合作社,形成“生产在户,服务在社”的规模经营发展模式。黑林子镇林西村有5个自然组,245公顷土地,分地户数234户,分地人口821人,是全镇最小的村。今年,这个村成立了黑林子镇林西众营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村组会议的宣传发动,全村有203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占全村分地户数的90%,入社土地面积达220公顷,占全村土地面积的90%。据计算,通过采取宽窄行等保护性耕作技术,仅此一项每公顷土地可节省机耕费600元,为村民节省12万多元。刘房子街道万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刘房子山前村流转土地130公顷,其中2组和8组共流转75公顷,基本实现了整组流转。大岭镇宏图农机合作社以土地托管形式在永兴村2组试行土地流转,户数为26户,土地面积35公顷。二是专业大户模式。这是当前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通过积极引导农村的科技户、种田能手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自然人,通过租赁和转包的方式流转出让的土地,开展规模经营。环岭街道村民魏刚,通过租赁的形式成功规模经营土地100公顷以上,目前已整整3年;刘房子街道刘房子村4组农民谭瑞,自成立华艺苗木繁育基地后,先后租用田园村6组、刘房子村两个组的耕地80公顷。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办基地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租赁方式流转农户承包地,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吉林祥裕食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农科院、长春先正达有限公司以租赁方式,在范家屯镇的平顶山村、郜家村、四马架村、香山村、十家子村共流转土地486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