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医药中间体是指在化学药物合成过程中制成的中间化学品,属精细化工产品。本项目主产品为对甲苯磺酰氯(磺酸)、对甲苯磺酰胺、对甲砜基甲苯、对甲苯磺酰脲、氯胺-T等,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GB/T4754-2017)中第27类,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14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属化工园区内新建新增产能项目。
1.1.2 市场前景
(1)全球医药中间体产业发展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起步较早,但随着全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欧美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专注于创新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使医药中间体产业正加快转移到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以我国为例,凭借成熟的石化产业链、丰富的基础资源,为生产医药中间体所需的各类主要原辅材料提供重要保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依托国内完善的工业体系,使国内企业在生产设备、建筑施工等方面的成本和质量具有竞争优势,加快了产品的投产;加之我国的企业、科研院所已在医药、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培养了大量一流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确保医药中间体生产线能够顺利运行,生产工艺能够不断进步。
因此,在国际分工体系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医药中间体产业的重心有望进一步从欧美地区向亚洲地区转移,我国的医药中间体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形成以亚洲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不仅满足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需求,更能为全球原料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厂商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促进世界医药工业的发展。
(2)我国医药中间体产业发展现状
从总体市场上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全球医药消费支出不断提升。医药中间体的使用与最终药品成本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伴随全球医药消费支出不断提升,对医药中间体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过去我国药品的市场规模始终维持较大增速带动我国医药中间体规模稳步增长,随着国内政策趋向医药中间体高质量发展,叠加整体医药需求波动,我国在2018年整体医药中间体规模出现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国内医药需求增长,整体医药中间体规模开始回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为3946.8亿元。
图表1 2015-2022年中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变动

医药中间体行业在我国经过30余年的稳步发展后,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合成技术复杂的高端中间体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目前有许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体医药中间体产量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中间体产量达2884.36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下降。
图表2 2015-2022年中国化学制药中间体产量变动

(3)医药中间体产业发展前景
当前医药中间体的建设普遍存在规模小、工艺落后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危险废弃物,严重制约了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比如对甲苯磺酰氯,目前国内的单个装置大多在一万吨以下,没有上下游的衔接,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稀硫酸,不仅造成了生产成本高,而且污染处置费用严重偏高,与当前我国寻求绿色发展的思路严重背离。因此寻求新工艺、新生产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绿色化生产医药中间体的建设项目是必要的,常见的制药污染防治措施有以下几项:
1)采用绿色生产工艺
绿色生产工艺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最为理想的污染防治方法。绿色生产工艺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和组分,重新设计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工艺,并通过改进操作方法、优化工艺操作参数等措施,实现制药厂制药过程的节能、降耗、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循环套用
药物合成反应往往不能进行得十分完全,且大多存在副反应,产物也不可能从反应混合物中完全分离出来,因此分离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未反应原料、副产物和产物。在某些药物合成中,通过工艺设计人员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可实现反应母液的循环套用或经适当处理后套用,这不仅降低了原辅料的消耗,提高了产品收率,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
3)综合利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制药厂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是一种“资源”,能否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从排放的废弃物中回收有价值的物料,开展综合利用,是控制污染的一个积极措施。
4)改进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管理
改进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管理是药品生产中控制污染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设备的选型是否合理、设计是否恰当,与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有很大关系。例如,甲苯磺化反应中,用连续式自动脱水器代替人工操作的间歇式脱水器,可显著提高甲苯的转化率,减少污染物的数量。又如,在直接冷凝器中用水直接冷凝含有机物的废气,会产生大量的低浓度废水。若改用间壁式冷凝器用水进行间接冷却,则可显著减少废水量,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也显著提高。数量少而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水有利于回收处理。再如,用水吸收含氯化氢的废气可获得一定浓度的盐酸,但水吸收塔的排出尾气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际设计时常在水吸收塔后再增加一座碱液吸收塔,可使尾气中的氯化氢含量降至4mg/m3以下,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展望未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地区,不仅受益于国内医药市场的发展,还受益于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国内乃至全球药品研发生产有望持续增长,医药中间体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一方面新冠疫苗生产需求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相关药品的市场需求也将有所增长,这将带动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2023年进入“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将会更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26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900亿元。
图表3 2021-2026年中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积极选用国内先进的高效节能设备,生产设备尽量采用生产流水线,以达到用人少、效率高、产品质量高和节能效果好的目的。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强医药技术创新,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专利药、中药新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治疗重大疾病的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发展专业医药园区,支持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跨入世界制药强国行列。
吉林省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升医药健康产业的优势。做强中药,推进大品种、新剂型、新给药途径、新适应症状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培育发展化药高端制剂,建设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建设高端绿色制药研发平台、国家第三方中药质量检测(北方)中心。《关于加快医药强省建设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依托吉林特色资源优势,以“大品种、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聚区”为抓手,加快形成产业布局优、集聚程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把吉林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北药基地。到2025年,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计划实现总经营规模3,000亿元,比“十三五”末翻一番。同时,对有突出表现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给予奖励。
(2)资源优势
2022年上半年四平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8582亩,其中梨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050亩,伊通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4000亩,铁东区中药材种植面积532亩。
目前四平市中药材种植品种覆盖金莲花、黄芩、射干、苍术、蒲公英等几十种,其中梨树县种植品种主要为板蓝根、黄芩、苍术、射干等30多个品种;伊通县种植品种主要为桔梗、黄芪、玉竹、百合等40多个品种;铁东区种植品种主要为五味子、白鲜皮、白芍等品种,满足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3)产业优势
医药健康产业是四平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基本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制药为主,鹿产品深加工为辅的医药产品格局。四平市已建成以吉春制药、大清鹿苑、一正药业为龙头的现代中药及康养体系,以精细化学品、益民堂药业为龙头的化学制药体系;以拓华生物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板块;吉春制药、一正药业、精细化学品、益民堂药业等重点企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
(4)区位交通优势
四平市梨树县区位优势显著。交通四通八达,“京哈”“四梅”“哈大”铁路、“长大”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主动脉均从县内通过。境内有火车站3 处,年吞吐货物量在300万吨以上。全县公路总里程1,000余公里,县城距东北交通枢纽四平市仅10公里,距省城长春100公里,距大连港560公里,是辽宁以北东北地区出海最近的县份。
(5)人才优势
四平市汇集了科研、工程技术、勘察设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人才,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工程学院、四平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四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体系。四平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图表4 项目产品明细及规模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SO3、对甲苯磺酰氯(磺酸)、氯磺酸等18类主要产品所需生产车间及生产线装置;建设科研楼、营销中心、综合楼等相关公共设施;建设仓库、罐区(总容积约4,800m3)、配电、消防、废气焚烧炉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并购置炉前风机、沸腾炉、硫铁矿制酸余热锅炉、电除尘器动力波洗涤器等设施设备。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36,73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6,000万元。
图表5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17,000万元,利润73,730万元,投资回收期4.2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53.92%。
图表6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当地部分上下游原辅材料加工、运输企业的发展,优化当地市场竞争结构,提高当地的经济影响力。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四平市梨树县。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梨树县商务局
地址:梨树县梨树镇向阳街2号
2.2单位概况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原名奉化县,古称韩州。全县幅员面积3,5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万亩,辖21个乡镇,3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总人口74.2万,其中农业人口54.9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梨树县立足优势,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国家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绿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国家级农民工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国第三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全省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动能培育试验区”和“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梨树县商务局
联 系 人:林功涛
联系电话:+86-434-5234290
邮箱:lsxzsfwzx@126.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四平市经济合作局
联 系 人:温大成
联系电话:0434-3260536
电子邮箱:spjhjjh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