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四平市 > 招商项目
四平市氯氟化工产业园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3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四平市氯氟化工产业园建设项目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项目建设氯氟化工产业园,主要以氯苯酚、邻氯苯酚、有机氟系列、三氯氧磷、三氯化磷、四氯化钛、三氯化铝、四氯乙烯、环保型制冷剂、特种工程塑料等氯氟化工产品为主,重点发展氯化工和氟化工,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新兴产业基地。初步建成吉林省内链条相对完整、产品结构科学、上下游配套紧密的氯氟化工产业链,进而发展成为区域性化工产业基地。

1.1.2市场前景

1.产业链

氟化工泛指一切生产含氟产品的工业。氟化工产业链上游主要材料是由萤石粉和浓硫酸反应制备而成的氢氟酸,中游产品分为有机氟化物和无机氟化物;下游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橡胶涂料、家电汽车、轨道交通、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

2.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氟化工市场规模

《基加利修正案》等国际公约的生效和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氟化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氟化工行业将进一步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球氟化工行业形成了以日本大金、3M公司、霍尼韦尔、艾杰旭、科慕、索尔维等企业为主的竞争格局。2017年全球氟化工市场规模达35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700亿美元。

  (2)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

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我国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2021年达到约394.4万吨,预计2023年我国氟化工产品产量可达402.8万吨。

图表1 2017-2023年中国氟化工产品产量预测趋势图

  (3)含氟高分子材料产能情况

含氟高分子材料种类众多、特性各异,在汽车、化工、电子电气、工程、医疗等领域均可找到适用的材料。目前PTFE、PVDF、FEP是含氟高分子材料最主要的产品。2021年全球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产能约30.90万吨/年,其中中国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产能约18.80万吨/年,占全球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产能的60.84%。国内企业PTFE产能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4)含氟制冷剂产能情况

氟制冷剂因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广泛应用于冰箱、家用空调、汽车空调、商用空调、商用冷冻冷藏等消费领域,占据了制冷剂市场的主导地位。氟制冷剂目前包括CFCs、HCFCs、HFCs、HFOs等四代产品,现处于迭代升级阶段。2021年末,三代制冷剂的主流产品R32、R125、R134a产能合计达到113万吨,较2017年增长了60%。

图表3 2021年中国第三代制冷剂(HFCs)产能情况统计

  (5)六氟磷酸锂需求量

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最重要的溶质且能与各种正负极材料匹配,考虑到电池成本、安全性能等因素,六氟磷酸锂仍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溶质。作为电解液的核心物质,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将带动电解液以及六氟磷酸锂需求的快速上升。2021年锂离子电池所需的六氟磷酸锂约3.2万吨,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10.4万吨。

图表4 2019-2025年中国锂电池用六氟磷酸锂需求量预测趋势图

  (6)行业主要企业

根据中国氟化工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统计,中国十大氟化工上市公司分别是巨化股份、东岳集团、天赐材料、多氟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永太科技、新宙邦、联创股份。

3.氟化工行业发展前景

考虑到氟化工下游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对于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材料的需求大幅提升,且含氟制冷剂的进出口总额有所上升,且行业处于成长初期,故未来几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较好,因此假设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021-2026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26年中国氟化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3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发布《关于对拟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公示的通知》,拟在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和《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平片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四平市示范区产业承接布局、产业承接重点、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等内容。在产业承接布局上,四平双辽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化工、绿色载能和新能源、玻璃生产及深加工等产业。在承接产业重点上,化工产业,主要承接发展高端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及新型建材等产业和氯、氢等产业链项目转移,推动形成以氯碱化工为主的基础化工全产业链。制定战略发展定位,将四平打造成重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特色装备制造基地、绿色转型发展承载区。计划到2025年,100亿级产业集群达到5个以上,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35年,承接发展形成一批规模和水平居东北地区前列的产业集群,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列,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跃升。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

《重点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提出将光学级氟树脂、燃料电池全氟质子膜、含氟特种气体、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及滤料等列为鼓励类。

  (2)土地优势

2023年度双辽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为156.55公顷,其中商服用地为11.61公顷,占总量的7.42%;工矿仓储用地为95.45公顷,占总量的60.97%;住宅用地为11.6公顷,占总量的7.4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20.79公顷,占总量的13.28%;交通运输用地为13.1公顷,占总量的8.37%;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4公顷,占总量的2.56%。

  (3)产业优势

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工园区占地4.74平方公里,以四平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链集群。双辽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占地1.48平方公里,以双辽昊华为龙头,重点发展氯碱化工产业链集群。目前,两大化工园区均已通过园区认定工作,并在安全风险等级评定中全部达到C级水平。两大化工园区的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且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速度在进一步加快,配套服务能力在进一步全面提升,集聚产业发展效应初步显现,正在向着东北地区最具有竞争力的化工产业基地目标迈进。

目前,四平市化工行业规上企业有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双辽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四平立白日化有限公司、抚顺隆烨化工有限公司梨树公司等12户,主要分布在铁东区(3家)、梨树县(5家)和双辽市(4家)。2022年,全市化工行业规上企业产值为14亿元,同比增长84.7%;2023年1-8月,全市化工行业规上企业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5.6%。

依托四平新开区和双辽经开区两大化工园区,四平市不断延伸现有产业链,以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推动氯碱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化工园区。氯碱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以双辽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为载体,一是依托双辽昊华烧碱、液氯产品,进一步完善氯碱主业,推进昊华达产达效,适时推动昊华扩能至30万吨;二是依托绿电园区风、光、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总量政策电价优势,以天威电化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电石移地技术改造项目为重点,引进绿电消纳类、高耗能类项目,形成绿色循环效益、产业协作链。

  (4)人才优势

四平市汇集了科研、工程技术、勘察设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人才,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工程学院、四平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四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体系。

全市现有高职院校1所、成人高校2所、职业学校22所,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

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5)区位交通优势

双辽区位优势显著,处于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中心地带,在《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规划》中,已把双辽定位为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双辽是东北地区西部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境内有双辽至大虎山、四平至齐齐哈尔两条铁路通过;大庆至广州、长春至深圳、集安至锡林浩特、嫩江至丹东、双辽至白城等多条高速公路在双辽交汇,是吉林省唯一一个拥有多条高速公路节点、9个高速公路出口的城市;沈阳至明水、集安至锡林浩特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G231嫩双线贯穿南北;长春至双辽省级干线公路横跨东西。双辽距离通辽机场50分钟车程,距离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均150分钟车程。双辽将融入长春1小时经济圈、沈阳2小时经济圈。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建设氯氟化工产业园,园区分为生产区、环保区和公共服务区三大区域,其中生产区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办公及辅助附属设施等。环保处理区主要承载废水、废气、废渣(三废)处理领域环保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主要包括技术研发中心、试验检测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3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2000万元,流动资金38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720000万元,利润72500万元,投资回收期10年(税后,含建设期3年),投资利润率16.1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本项目以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化工企业集聚发展,对带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十分必要。

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同时带动本地就业,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双辽市支柱产业进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双辽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双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辽河路4878号

2.2概况

吉林双辽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省双辽市东西两翼,于2005年10月经省政府开发办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一区四园”(辽东园区、辽西园区、化工园区、玻璃建材产业园区)。辽东经济园区,规划面积11.72平方公里,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园区;辽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9.25平方公里,是以食品工业加工、机械加工、玻璃建材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化工园区,规划面积为1.93平方公里。玻璃建材产业园区是全省唯一一个玻璃特色产业园区。

2022年经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全部实现“七通一平”,企业14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户,形成了以迎新玻璃、金垦玻璃为龙头的玻璃建材产业;昊华烧碱、星月化工为龙头的基础化工产业;双药集团、金梓源科技为龙头的食品健康产业;郑家屯酒业、天元润土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四海物流、四合公铁联运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

区内企业沃亿佳生态农业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现已开工建设;星月化工有限公司的对酮及间羟基苯甲生产项目即将投产,其产品孟烷二氨填补了国内空白,4-硝基乙苯填补了省内空白,金梓源生物科技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工作,于2019年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通过审核,正在等待上市,填补了双辽市没有上市公司的空白。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000

联 系 人:王鹏

电话:+86-18843450015

电子邮箱:slswjzsk@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四平市经济合作局

联 系 人:温大成

联系电话:0434-3260536

电子邮箱:spjhjjh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