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果实为接近球形,酥脆可口,自带清香。榛子与核桃、杏仁、腰果并称“四大干果之一”,其果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除此之外,榛子还是重要的医用原料。在食品领域,榛子既可单食,也可做成榛仁巧克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


1.1.2市场前景
(1)坚果行业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干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主力消费人群的更迭,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安全以及高品质干果的需求持续攀升。干果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性,行业处在消费升级阶段,市场仍处在上升期。2022干果行业的需求量为869.5万吨,同比增长3.43%,产量为883.2万吨,同比增长3.34%。另外行业的高景气吸引众多参与者进入,行业较低的集中度和较高的同质化程度导致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产品价格增长势力微弱。2022年中国干果市场价格为24.12元每千克。
图表1 2018-2022年中国干果供需情况及均价

干果属于快速消费品,其销售会受到国民经济整体景气程度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中小城市消费需求的兴盛,我国干果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势头,品种逐渐多样化。2022年中国干果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32.2亿元,同比增长5.17%。其中葵花籽和烘焙花生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分别占到14.48%和25.9%。
图表2 2018-2022年中国干果行业市场规模

干果食品行业是一个夹杂农产品初加工、食品深加工与销售贸易的产业,涵盖了食品加工的上游和下游环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干果制品市场前景广阔。
(2)榛子行业市场分析
①世界榛子产业概况
世界榛子产业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据FAO数据,2021年世界榛子总产量为112.5万吨,其中亚洲91.1万吨,占81%;欧洲13.9万吨,占12%;美洲7.5万吨,占7%。2019年世界生产榛子的国家有31个,产量前10位生产国依次是土耳其、意大利、阿塞拜疆、美国、智利、中国、格鲁吉亚、伊朗、西班牙和法国,这10个国家的总产量达10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7.5%。
②中国榛子产业发展概况
2022年,继《榛子产业发展指南》(2020年10月)、《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0年11月)、《全国经济林发展规划(2021-2030)》(2021年8月)之后,榛子树种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沙产业发展指南》(2022年1月),《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2022年2月)。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等科学论断。2022年9月,国家林草局提出“南油茶,北榛子,中西部核桃、仁用杏,西南油橄榄”的生产布局;榛子作为五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亮相中国农民丰收节。榛子树种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林草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榛,是我国惟一形成完整种植、仓储、加工具备完整产业发展链条特色优势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平欧杂种榛栽培面积约184万亩, 其中:辽宁55万亩、黑龙江45万亩、吉林35万亩、山东16万亩、内蒙古8.5万亩、河北8.0万亩、新疆5.0万亩、宁夏4.0万亩、山西3.2万亩、北京1.0万亩、江苏1.0万亩、安徽6000亩、河南5000亩、陕西5000亩、甘肃5000亩,天津、湖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累计约2000亩。尽管受连续3年疫情影响,全国平欧杂种榛栽培面积仍稳中有增。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榛子进口数量为4596.1吨,出口量仅为3吨;据FAO统计,2010-2021年,我国带壳榛的进口量从1241吨增长到16954吨,增长了12.7倍;榛仁的进口量从480吨增长到3162吨,增长了5.6倍。目前,我国进口棒子对象国是土耳其、美国和格鲁吉亚。
2022年,榛子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烤制榛子、原味和风味榛子仁、榛子蛋白饮品、榛子油、榛子酱、榛子粉、榛子挂面、榛子糖、榛子酒等,新研发的榛果咖啡、榛子吲哚钛和榛仁月饼等产品进入试生产阶段,风味榛子仁、榛子油、榛子乳饮品等产品在配方和工艺上进行了调整,产品类型将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者口味需求。大型加工企业、榛子产业联盟、专业合作社等,根据《榛坚果收购等级》统一收购榛坚果,各类产品专利技术保护日趋完善,企业生产标准日益规范,榛子生产形成良性循环,榛子产业链条向纵深化发展。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3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发布《关于对拟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公示的通知》,拟在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和《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平片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四平市示范区产业承接布局、产业承接重点、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等内容。在产业承接布局上,四平伊通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在承接产业重点上,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主要承接发达地区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项目。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林下及林特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方案》提出,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培育核桃、文冠果、榛子等乡土优势树种,加快建立吉林省特色木本油料产业体系。
《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省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林分面积由当前的10万公顷增加到25万公顷。其中经济林品种榛子新增规模为1500万公顷。
(2)资源优势
伊通县地处榛子种植黄金地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县榛子种植面积已达850公顷,农户200户,榛子年产量30.8吨。伊通还借助退耕还林之机,在退耕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平欧榛子种植,主要种植品种有达维B21、达维226和玉坠,依托吉林省德盛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全县大榛子种植规模达到了8000余亩,年产榛子1900吨,产值5700万元。加工产品主要有榛子油,榛子酱、榛子茶及熟制榛子。
(3)产业优势
目前,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榛子种植和精加工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伊通县龙头企业吉林省德盛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600亩,年生产干果榛子500万斤。公司采用“基地+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榛子产业,与国内外各大科研机构、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公司下辖榛子研究所及合作社55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9人,管理人员57人,带动社员2000余户。榛子示范园区包括:榛子繁育区50亩,栽植示范区325亩,栽植总面积10万亩。
(4)土地优势
为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伊通凭借交通动脉重要点位,在原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上,集中强化规划布局、资金土地、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要素配置,打造了城北新区和长伊、景台、新兴三个开发区片区。城北新区规划设计初具雏形,着力构建集满族文化、商务科创,医疗康养特色街区,打造新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长伊片区目前征收土地约235公顷,现已通过了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景台片区3.45平方公里起步区土地收储工作现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编制中。正在着手总规扩展修编设计,由原来的8.71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新兴片区计划扩区到25平方公里。
(5)人才优势
四平市汇集了科研、工程技术、勘察设计、经营管理、咨询服务等各类人才,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工程学院、四平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四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体系。
全市现有高职院校1所、成人高校2所、职业学校22所,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
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熟练技工所占比例在东北城市群中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正值红利期,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可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6)区位交通优势
长春都市圈一小时环线高速,将伊通城环纳其中,设计规划中的长春——辽源——通化高铁,伊通被列入七站之一,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有效辐射东北三省一区,能够大幅缩减产品运输半径、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应效率。在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伊通处于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长春四平一体化协同发展等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随着长春南扩、伊通北融,与长春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集聚,是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焦点区域。
伊通距长春最近仅17.2公里,县城距省会长春市区48公里,仅需30分钟车程,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77公里,需1个小时车程。长白、长辽、长梅和环长春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吉林省中南部4个地区、16个市县通往长春的必经之地。辽长铁路伊通段于2016年建成通车,结束了伊通没有铁路的历史。长伊中线一级路建成后,伊通接受环长春经济圈辐射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大榛子观光采摘园区43万平方米,大榛子产品深加工园区及展示及交易园区(包含电子商务线上销售)占地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榛子蛋糕、榛子冰淇淋、榛子油、榛子饼干、榛子果酱等产品。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0万元,流动资金6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900万元,利润54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依托伊通县榛子种植资源开发榛子深加工产业,构建榛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收致富,更好地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同时榛子的综合加工,可带动周边就业市场人数的增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伊通满族自治县
地址:伊通满族自治县
2.2概况
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幅员2527.1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87个行政村(1个回族村,1个朝鲜族村),1209个自然屯(5个民族屯,其中3个朝鲜族屯,2个回族屯)。全县总人口45.6万,其中农村人口37.7万,有满、汉、回、朝、蒙古等27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17.3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8%。
伊通满族自治县作为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和聚集地之一,有柳条边、御围场等众多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和满族民俗,是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特色旅游名县、中国生态魅力县。
伊通致力于软硬环境建设,全力为客商打造无顾虑投资、无干扰建设、无障碍发展,审批环节最少、办结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服务质量最好、投资环境最佳的“三无五最”县份。全县本着“必须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开放活,可管可不管的一律不管”的服务理念,做到企业办到哪里,项目建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外商和投资者,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6000
联 系 人:杨明
电话:+86-18643489888
邮箱:jlytswj@126.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四平市经济合作局
联 系 人:温大成
联系电话:0434-3260536
电子邮箱:spjhjjh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