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打捆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将农作物秸秆、牧草、废纸箱等物料进行打包捆扎的机械设备。通过执行农作物打捆作业,它能够革新传统的收获、运输和储存方法,同时促进能源市场的发展。
本项目研发的玉米茎穗兼收打捆机、青黄储饲料打捆机、青储裹膜一体机等产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在饲料储存、保鲜、提高利用率以及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展现出的显著优势。
1.1.2 市场前景
(1)市场现状
玉米茎穗兼收打捆机市场现状:
玉米茎穗兼收打捆机项目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秸秆处理和资源回收方面。这种设备不仅能够同时收获玉米茎穗,还能对收获后的秸秆进行有效的打捆处理,从而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玉米茎穗兼收打捆机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现代打捆机正朝着大型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大规模作业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工干预。
多功能性:除了基本的收获和打捆功能,现代打捆机还具备秸秆回收和再利用的功能,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农业资源。
技术替代:大型化、智能化、高效率的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收获和打捆技术,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损失。
青黄储饲料打捆机市场现状: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多项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机装备制造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向规范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为打捆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发展机遇。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粮改饲”等政策的推进,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打捆机的需求。2023年,青黄储饲料打捆机的总销量达到2531台,总货值超过6.12亿元,平均价格约为24.19万元。2024年1-8月,青黄储饲料打捆机的总销量为428台,货值超过1.3亿元,平均价格约为31.5万元。这些数据表明,青黄储饲料打捆机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青储裹膜一体机的市场现状:
青贮塑料薄膜是一种用于包装青贮饲料的塑料薄膜。青贮饲料指的是在植物生长期内采摘的、含有高水分的植物,如玉米、草等。青贮塑料薄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防止其受到氧化、发酵和霉变等不利影响。青贮塑料薄膜通常由聚乙烯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在农业生产中,青贮塑料薄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等领域。
现代青储裹膜一体机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例如PLC控制系统、变频电机等,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这些技术进步使得设备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政策支持对青储裹膜一体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政策促进了青储裹膜一体机的发展和应用。
(2)市场前景分析
经过多年的演进,国外打捆机技术在结构和功能上已达到较高成熟度,并正朝着大型化、智能化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依托先进的制造业,这些技术不断生产出性能更优的产品。同时,随着“互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这些先进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打捆机械。
国内的科研院所和行业规模企业也开始加大对打捆机械的研发力度,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国家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和秸秆资源开发的背景下,国内打捆机械正朝着大型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操作简化和实时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加,打捆机械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打捆机行业正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打捆机行业的持续有力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持续推行:
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政策,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的重要扶持措施。补贴政策拉动了农业机械销售、提升了购置积极性,并引导了行业供需。自2004年政策出台以来,支持强度逐渐加大,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2024年6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实施了《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旨在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领农机研、产、推、用全链协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我国农机补贴预算创历史新高,从2004年的0.8亿元提升至246亿元。
市场需求预测:
(1)劳动力市场变化:随着农民工再次涌向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应减少,这促进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包括使用打捆机来替代人工劳动。
(2)环保政策:国家持续推行绿色发展战略,其中禁止燃烧农作物残留物如秸秆,促进了对打捆机等设备的需求,以便对这些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3)畜牧业支持政策:政府继续支持畜牧业的发展,这涉及到扩大草料生产规模,并增加对将粮食作物转为饲料作物的支持,这些都是打捆机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
(4)养殖业周期性复苏:经历了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低迷后,预计养殖业将在2025年期间恢复,这将增加对饲草的需求,并进一步刺激打捆机市场的增长。
青储裹膜一体机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环保和智能化的特点。
青储裹膜一体机主要用于青贮饲料的包装,通过将青贮饲料打捆并立即包裹薄膜,可以有效防止饲料氧化、发酵和霉变,从而保持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这种设备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青贮饲料的生产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青贮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青储裹膜一体机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青贮饲料,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政策也为青储裹膜一体机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青储裹膜一体机将更加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便捷性。环保法规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青储裹膜一体机能够有效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综上所述,青储裹膜一体机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其高效、环保和智能化的特点将使其在畜牧业和养殖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1.1.3技术分析
打捆机主要用于将散装的物料(如农作物秸秆、牧草、废纸等)进行压缩和捆扎。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通过机械或液压方式将物料压缩成紧密的形状,然后使用绳子、铁丝或塑料带等材料进行捆扎。
裹膜机则是一种专门用于将物品进行包装的设备。它通过传送带或机械臂将物品送入包装材料(如纸张、塑料膜等),并通过热封或黏合等方式将包装材料紧密地包裹在物品表面。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和秸秆利用。这些政策包括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流转、秸秆利用等,有力推动了打捆机行业的发展,为吉林省的打捆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2)产业优势
吉林省的打捆机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还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研发中心,围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研发。例如,吉林天朗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重点研究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机设备,形成了集研究、试验、开发、引进和技术转化为一体的研发平台。
(3)区位优势
四平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与辽宁、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通向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交通设施也非常完善。作为交通枢纽城市,四平拥有便捷的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网络。铁路方面,四平是哈大铁路和长图铁路的交汇点,连接了东北的主要城市和港口。公路方面,四平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如京哈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方便了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此外,四平市还在规划建设机场,进一步提升其航空运输能力。
这些交通设施和地理位置使得四平市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运输枢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流、物流的便捷流通。
(4)人才优势
四平拥有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平职业大学以及正在组建的红嘴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四平医学高等专科、四平广播电视大学等多所大学。其中,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302人,研究生1844人,留学生336人,成人教育学生15131人,每年可向社会培养数千名高等人才。周边长春、哈尔滨、大庆等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年可提供50多万高等人才。这些人才可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平市经济开发区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和良好的人才引进政策。近年来,四平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通过实施“人才攻坚计划”和“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成功引进硕、博人才500多人、大学毕业生11200多人。四平市经济开发区还注重校企合作,通过“靶向”就业精准对接,实现院校人才培养成果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盘活吉林省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区,项目占地23000平方米,建设年产1000台玉米茎穗兼收打捆机、500台自走式青黄储饲料打捆机和200台青储裹膜一体机项目。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700万元,利润19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打捆机和裹膜机的生产和使用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打捆机在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打捆机和裹膜机的使用能够高效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打捆机和裹膜机的生产项目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打捆机和裹膜机的生产项目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打捆机和裹膜机的使用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四平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四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平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大路1699号
2.2单位概况
四平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71.41平方公里,主要培育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大健康)、汽车及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三大主导产业。现有工商注册企业 951户。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 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12 个,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6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3 个,省级著名商标 5 个,省级名牌产品 7 个 , 获得发明专利 100 余项。
开发区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四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医药食品、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方面产业基础扎实,中航工业、君乐宝、大窑、白象等国内知名企业已在区投资。基础设施完备。水、电、气、暖、热、通讯等投资要素供给充足,并在全省均处于低价位标准。人才储备充足。辖区内2所高等院校可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各职业学校可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续航保障。
四平经开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12345”产业空间布局。全力创建四平高端服务业的引领区、新型工业的核心区、动能转换的先行区、全面开放的重要承载区,成为四平市城区东部商贸物流经济中心和四平中心城区东部增长极。
“一核带动”——以开发区大路、紫气大路、开运街、万达商圈等区域为核心,布局商贸、金融、创客、总部等现代服务产业,打造四平的中央商务核心区、城市面貌展示区。
“两翼集聚”——南侧以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区为载体,布局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北侧以医药绿色食品孵化器为载体,布局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两翼齐飞、集聚发展。
“三大板块”——全力打造汽车及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三个发展板块,筑牢经开区的发展“脊梁”。
“四区联动”——坚持“工业立区、商贸兴区、改革活区、科技强区”的融合联动理念,强力推动经济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
“五园支撑”——以规划面积11.16平方公里的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1.43平方公里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54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园区、规划面积5.11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配套园区、规划面积2.49平方公里的产学康养示范园区的五大园区作为产业链载体,同时,建有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三个孵化平台,承接项目落地。
秉承“产业配套、设施完备、政策扶持、服务至上”的原则,以项目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开发区项目建设载体功能,以3种模式满足企业实际投资需求。一是自投自建。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形成固定资产投入。二是轻资产投入。以租赁方式入驻孵化平台,满足企业快速投产、达效的需求。三是飞地经济。以区域经济合作方式,以资金、技术和项目迁移,实现资源互补,税收共享。
2.3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联系人:四平经济开发区经济运行服务局
联系人: 吴磊
联系电话:+86-13844403550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四平市经合局
联 系 人:温大成
联系电话:+86-434-3260536
电子邮箱:spjhjjh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