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松原市 > 经济与发展 > 经济动态
前郭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走笔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28日    来源:吉林日报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千万条大垄、数十台大型播种机,在科技的组合下,构成一幅现代化田间耕作图。这是近日记者在前郭现代农业示范区看到的情景。在这个春天里,在这片沃野上,前郭迈出了向现代农业进军的坚实步伐。

  “一年投入三年收益,三年投入十年发展。”这是前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创新举措。作为农业大省的农业大县,前郭在牢牢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不断探索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三化”统筹战略,使前郭县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加快了脚步。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实地调研、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以王府站镇2.25万亩土地为试点,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将示范区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实施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从2010年10月开始规划,到2011年4月中旬全面播种,不到7个月时间里,示范区580万元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全部到位,总投资4690万元的滴灌工程投入使用。

  据测算,项目区每亩可增产350公斤,年增产粮食近8000吨,增收1200万元。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可增产40%、节肥50%、节水60%,又可以帮助农民规避自然灾害和粮价波动风险,让农民得实惠。目前,全县加入土地集约经营的乡镇达到8个,总面积近16万亩,可解放劳动力1万余人。

  集约土地涉及农民根本利益。为此,前郭县十分严谨细致地开展此项工作。成立了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生产联合体专业合作社,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形成项目所需规模。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解决项目所需人才、技术和管理问题。企业预先支付土地租用金,给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此外,引进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大、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为宽范的企业,就地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

  在多方考察、对比论证的基础上,前郭县将目标锁定在全国优秀农垦集团企业甘肃农垦集团。在一波三折的洽谈中,甘肃农垦集团被前郭一心为民的诚意所感动,终于在2010年11月与王府站镇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意了每公顷7500元的土地流转价格,比农民自己耕种可多得1020元。同时,每公顷1700元的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留给农户,示范区农户可旱涝保收1万元左右。

  甘肃农垦集团总经理何宗仁说:“项目建设技术要求是四化六统一,即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必须通过大规模专业化集约化来做。2.25万亩土地,只需二十几个工人进行田间管理,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为有效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郭县结合招商引资和城镇化建设,积极拓展域内外就业岗位,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进城务工、发展棚膜经济、参与手工编织等方式实现多元增收。结合全省“春风行动”,一次性输送近千名农民工到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以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务工。同时,引进30万套汽车坐垫手工编织项目,落户王府项目区,并免费培训2000人。仅此一项,每人年可增收1.5万元。此外,投资1000万元,为不愿外出打工的农民建设50栋高效日光温室大棚,发展棚膜经济。

  在项目区社会保障方面,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全力支持,先后建设了“老年之家”公寓,改造了中心医院,设立了公安分局,在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创造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