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双碳”背景下,氢能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之一,将在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碳减排等诸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氢能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在前郭县,年产15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吉林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新能源技术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1.2市场前景
(1)氢能市场情况
国际市场车载供氢系统广泛使用70MPa的IV型车载储氢瓶。国外对70MPa氢气瓶的研究起步较早,应用相对成熟,主要研发、生产企业包括挪威HexagonComposites、美国Quantum、日本丰田、韩国ILJINComposite等,其产品以IV型瓶为主,储氢密度均在5.0%左右,已在重卡和乘用车领域得到应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汽车必备的部件之一,一般一台燃料电池汽车匹配一套车载供氢系统。从全球每年新增的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数据来看,2015—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年新增销量的复合增长率为65.46%,预计到2030年依然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从我国现状来看,国内目前已经实现35MPa的III型瓶的规模化应用和70MPa的III型瓶的示范应用,受限于我国技术储备现状,IV型车载储氢瓶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我国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在技术水平尚落后于海外市场。
基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燃料电池汽车或将与电动汽车共同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续驶里程更长、动力能量密度要求更高的中型和重型卡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相较于电动汽车具备明显的优势。
2016—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年新增销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氢能政策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政策落地,2021年新增销量突破1500辆。根据《氢能中长期产业规划(2021-2035)》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显示,预计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万辆,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80万~100万辆。
(2)氢能行业发展趋势
①用氢方面: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储氢压力提升,车载储氢瓶由“III型”过渡至“IV型”
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供氢系统以气态储氢为主,且主要搭载III型铝内胆35MPa储氢瓶。2020年7月21日,涉及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两项国标修改后正式实施,均将原范围中的工作压力不超过35MPa修改为70MPa。2021年3月9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GB/T26779-2021)最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新国标增加了70MPa加氢口尺寸及耐臭氧老化、耐盐雾腐蚀、耐温度循环和兼容性测试等多项技术条目,因此制约70MPa储氢瓶发展的政策条件已经消除。伴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为满足进一步长续驶里程的需求,未来车载储氢瓶规格有望由III型35MPa向III型70MPa或IV型70MPa过渡,逐步与国际技术水平接轨。
②用氢方面:加氢站数量将快速增长,由“纯氢站”向“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转变
当前制约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关键限制因素之一在于加氢站的覆盖程度和供氢有效范围不足。加氢站是中国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以及加氢站建设成本的下降,加氢站的投建将进入加速期。
当前,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相对有限,建立纯加注氢气的加氢站短期内难以实现良好的经济回报。从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加氢站的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未来“油氢共建站”“气氢共建站”“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将成为加氢站建设的主流模式。
③储、输氢方面:由“气态储氢”升级到“液态储氢”
氢气具有体积能量密度低、扩散系数大、燃点低、爆炸极限宽等物理特性,因此气氢储运技术路线天然存在一定的瓶颈,而液氢储运技术可有效提高氢能储运效率、降低氢能储运成本,是未来氢能储运技术的发展重点。在储、输氢环节,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氢气运输工具是搭载20MPa工业储氢瓶的长管拖车、槽车,尚无规模化的液氢储运方案。与液氢储运技术路线相配套的是液氢工厂的氢液化技术,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由发行人参与制定的《氢能汽车用燃料液氢》《液氢生产系统技术规范》《液氢贮存和运输安全技术要求》三项国家标准已经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全国氢能示范城市的政策落地和产业规模化发展,预计液氢储运的市场需求有望提升、商业化应用进程将加快,通过液氢储运、多式联运将有效提升氢的运输效率,降低氢运输成本。
④制氢方面:“绿氢”将成为未来主流氢气来源
根据氢能生产来源和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情况,不同制氢技术制得的氢气分别被命名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指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煤气化技术制取氢气,蓝氢指蒸汽甲烷重整或煤气化加上碳捕捉和贮存(CCUS)制氢,绿氢指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全程无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到2030、2040、2050、2060年,我国电解水制氢占比将逐渐提升到10%、25%、45%、70%。根据“双碳”目标要求,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绿氢”由于零碳排放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制氢技术路线。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潜力。以下是氢能在工业领域应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减少碳排放。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使用可以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氢能的能量密度很高,可以在工业生产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采用氢能作为工业能源的企业可以提升其环保形象,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氢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形式,其应用推广可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因此,在工业领域应用氢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建设,可以促进环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是符合市场趋势的。
1.1.3技术分析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发展目标,要“坚持整车与零部件技术创新并重,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
(2)区位优势
前郭县位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结合部,是联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8市14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白铁路南北方向贯穿全境,乌图(乌兰浩特—图们)、明沈(黑龙江明水县—辽宁省沈阳市)、等国省干线公路与乡级公路交织纵横,可直达长春、白城、大连、齐齐哈尔、乌兰浩特等城市。
(3)人才优势
松原市是全省的蓝领培训基地。另外,国内、省内闻名的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等三十多所院校每年都有大批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方面人才,为本项目提供大量新鲜血液。
(4)项目条件优势
项目位于前郭县长山工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好,交通、通信都极为便利。项目建设所需各种原材料可就近在周边解决,材料供应有保障,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施工用水、用电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年产15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
项目占地面积40000㎡,建筑面积24377.51㎡,其中:厂房建筑面积16835.58平方米,研发楼建筑面积3894.05平方米,氢气车棚建筑面积586.54平方米,车辆试验场地面积2840平方米,门卫建筑面积(含地下室)221.34平方米。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26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208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2529.4万元,利润10734.7万元,投资回收期6.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4%。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由于使用化石能源会带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形成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氢能作为高密度、无污染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佳载体。
二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氢能产业是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涉及新材料、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诸多高端制造领域,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催生新产业链。当前在世界经济低迷,缺乏强有力带动产业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把氢能作为未来产业进行规划和发展,以期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
三是推动科技革命的需要。能源科技革命是历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氢能产业包括氢气的制取、储存、运输、燃料电池的研发等,需要科技的重大突破和进展,这会极大地促进带动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设各项外部条件完备,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项目建设地点
前郭县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前郭县招商服务中心
地址:松原市前郭县乌兰大街995号
2.2概况
前郭县隶属吉林省松原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南部,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幅员面积6,98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县城与松原市共处一城。中石油东北油气分公司、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中化集团长山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长山热电厂、中石油管道长春输油气分公司等5户中直企业坐落境内。
生态环境优良。前郭县境内有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查干湖,松花江和嫩江在境内流经75公里,湿地面积77万亩;林地面积97.6万亩,森林覆盖率11.4%。前郭县具有吉林省西部草原湖泊湿地的典型地域特征,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吉林省生态建设示范县。
矿产资源丰富。前郭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3.2亿吨,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油母页岩、膨润土、紫砂陶等储量十分可观。
农业优势突出。前郭县地处黄金玉米带腹地,境内有全国大型灌区之一的前郭灌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县耕地面积483万亩,粮食产量一直居全国产粮大县前十位。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条件得天独厚,年产优质牧草12万吨,是国家级草原建设基地县。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前郭县招商服务中心
联 系 人:李晓春
电话:0438-5098098
邮箱:zsjxmk2209905@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人:
联系单位:松原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
联 系 人:王喜悦
电话:183438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