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动力电池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动力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部件,被称作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动力电池通常由电池盖、电池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有机电解液等构成,依据不同的生产材料,动力电池可以分为三元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等。
动力电池工艺技术要求高,技术壁垒较高。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进程。当下,在我国“双碳”发展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快速发展,为动力电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
项目建设适逢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汽集团扩大汽车零部件产能、南资北移三重机遇,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结合长春一汽排产、产能、配套、结算、人才、创新“六个回归”,实现整车带动、配套跟进、协同发展。项目计划年产8万套新能源动力电池,主要产品有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1.1.2 市场前景
(1)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分析
随着全球电动化进程的推进,得益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动力电池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需求亦不断扩大。欧洲各国持续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加码,2020年后更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连续出台重磅补贴政策,推动终端销量大幅上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18GWh。2023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237.6GWh ,同比增长52.3%。预计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突破700GWh。

(2)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分析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程加快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逐步上升,从而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据数据显示,2019-2022 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从71GWh增长至 48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9.1%。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突破1300GWh,2022年—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9.4%。
2020—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预测趋势图

(3)动力电池回收发展现状
随着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正极、负极、电解液等电池材料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电池回收是电池材料来源的途径之一,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电池拆解回收技术不断进步、渠道逐步拓展,动力电池退役及回收将成为电池材料的重要来源。《“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为重点行动之一。欧盟也修订新法案,对所有电池设定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旨在促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零污染目标。
国内动力电池报废后通常由消费者直接返还电池给4S店或回收网店,部分与电池回收企业有合作的网店将电池销售给合作的电池回收企业用于拆解回收或梯次利用。梯次利用属于轻度报废,当动力电池性能下降到原来的70%—80%后,经过拆解、测试、分类、重组等工序后重新分档使用在对电池性能要求低的领域。梯次利用的核心工序主要包括退役电池包拆解、电池剩余寿命评估和电池模组系统集成等。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测算,2014年投产上市的动力电池在2019年已经开始进入批量报废期,废旧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2021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43亿元左右。到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或将超400亿元。为了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市场的发展,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利好政策,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一片蓝海。
(4)动力电池市场需求
一是政策需求,政策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进行了政策支持,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我国为例,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免征车辆购置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等。这些政策的出台直接拉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市场需求。
二是消费需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市场需求还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市场需求也逐渐得到了增长。
此外,由于动力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其性能对车辆的性能和续航里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时,也会更加注重动力电池包的品质和性能。这也直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需求还将持续释放。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量也快速地增长。
(5)行业发展前景
受益于新能源车在续航里程、便利补能等方面综合优势提升、终端渠道扩展及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等因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提升。在国内市场,新能源车的普及从接受度较高的一二线城市逐步扩展到三四线城市,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普遍提升,带动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近年来,基于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动力电池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高度契合。随着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和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家对动力电池的扶持力度和行业标准不断提高,相继推出了多项鼓励政策和行业规范文件支持产业发展。
我国属于新能源电池方面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全世界电池市场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源电池,除了能够促使我国相关汽车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前提保障,还能为新能源各种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等提供更多的先导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新能源电池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很好,尤其是在技术、经济、市场和政策等几个方面都受到了国家和市场的支持。只要国家和消费者在新能源电池技术上继续加大投入,新能源电池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1.3技术分析
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包含匀浆、涂布、烘烤、辊压、分切、卷绕/叠片、装配、注液、封装、化成、分容等过程。技术来源为合作研发。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层面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新能源电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2)资源优势
用气方面。全县已探明天然气储量825.7 亿立方米,现有天然气井 179 口,日产天然气 114 万立方米,年产气 4.1 亿立方米。预计到 2025 年,年地产气量可达 10 亿立方米以上。总输气量 380 亿立方米的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从长岭县过境,预留有 4 个分输阀室,年最大通气量 34 亿立方米。中石油投资 16.2 亿元,建设双坨子储气库项目,总库容 11.2 亿立方米,现已注气 2.2 亿立方米。另外,长岭县谋划建设巨宝山镇到永久镇天然气长输管线,全长 40 公里,覆盖 4 个乡镇,可保证园区企业用气需求。
用电方面。220 千伏长岭一次变电线路从园区穿过,66 千伏变电站已投入使用,10 千伏供电线路已引到园区,工业用电价格在每度电 0.6 元左右,可充分满足企业用电需求。
用地方面。园区土地平整,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目前已征土地 48万平方米,工业用地每平方米 131 元,使用年限50 年。另外,长岭将在项目用地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3)产业优势
新能源电池政策对市场影响重大并且深远,相关政策扩大了新能源电池市场需求的释放和增长,也让新能源电池市场更加规范化,促进新能源电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创新。
新能源电池行业政策环境显示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当前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整车成本中占比40%以上。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电池装机规模增势显著,未来将持续爆发式增长。
(4)区位优势
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位于长岭县东南10公里的永久镇,背靠长春、毗邻一汽,不但可以接受省会长春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带动和辐射,又可以融入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不仅是松原、四平、白城、长春的重要物流节点,也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大城市连线的核心部位,是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实行科学配置的最佳区域。南接辽宁省及整个渤海湾区域,北连黑龙江及整个东北亚地域,具有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园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长太高速公路和国道334线从园区中间穿过,并设有服务区。通过334线到长春市西外环高速公路可直达一汽汽车产业城,距离长春汽车产业园区仅50公里。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区位优势。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加工车间、技术车间、质量检测车间、后续处理车间、标准化厂房、材料车间,建设研发中心、热成形车间、机加车间、成品库、原料库、水泵房、办公楼、仓库等其他附属设施。年产8万套新能源动力电池,产品有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2400万元,利润55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1%。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新能源动力电池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制造、运营过程也不会产生排放物,与传统能源相比,更为环保。同时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长岭县汽车产业园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岭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地址:长岭县岭城西路1111号
2.2单位概况
长岭县隶属于松原市,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科尔沁草原东部。长岭交通便利。铁路平齐线、通让线在太平川镇交汇,大广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过,国道203线纵贯南北,省道长白西线横跨全境,乡乡通油路并与国省级干线形成交通网络。长岭县资源丰富。硅砂储量4亿吨以上;油母页岩储量1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储量825.7亿立方米;石油储量12.4亿吨以上。风能开发潜力较大,年有效风时2000小时以上,年发电近9亿度。此外,粘土、膨润土、泥炭土、建筑用沙等资源储量都很大。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岭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项目联系人:金曼
电话:13843870991
邮箱:413272640@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人:
联系单位:松原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
联 系 人:王喜悦
电话:183438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