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本项目充分发挥吉林省的玉米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目标产品是一种创新的、环保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可再生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出色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这些优点使得该产品在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以及价格和性能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项目采用尖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建设规模既适度又合理,并且预留了扩展空间。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优越,水、电和原材料的供应都有保障。此外,本项目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也有突出表现。
1.1.2 市场前景
(1)市场现状
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是一种新兴的、环保的高分子材料,以其可再生、生物降解等特性,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实现了快速发展。预计未来,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将逐步取代部分传统石油基聚酰胺材料。因此,凭借其环境友好性、可持续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独特优势,生物基新材料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材料发展方向。
生物基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医疗器械、组织工程、药物传递、口腔医学、食品包装和农业保护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医疗器械领域,生物基材料如心脏支架、人造关节和人造心脏瓣膜等的应用日益普及。这种广泛的应用需求为生物基材料项目开辟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物基材料产量达到189.4万吨,同比增长28.5%;销量为152.4万吨,同比增长17.2%。2023年我国生物基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1.23亿元,同比增长16.1%。
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国政府也在积极促进生物基材料的发展。通过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增加投资、制定相关法规以及推广生物基材料应用等措施,政府为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2022年,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生物能源要稳步发展,重点发展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学原料、生物工艺替代传统化学工艺,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酵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完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评价标准和标识制度,扩大市场应用空间。”2023年,国家《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将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石油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这些规划、方案和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不仅为生物基材料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其实现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基材料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例如,生物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因其出色的保鲜性能和环保特性,正逐渐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为生物基材料项目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市场前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物质环保原料的开发和应用正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例如,通过生物技术将粮食或非粮食生物质转化为生物基单体,这些生物基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即生物基聚酰胺。生物基聚酰胺的原料来源广泛,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生产聚酰胺产品开辟了新的道路。
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主要受到环保和可持续性需求的推动。
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环保和可持续性需求:生物基聚酰胺(PA)由生物质原料制成,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有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环保标准。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生物基PA的需求持续上升。
高性能应用需求:生物基PA在汽车、海洋和电子工业等领域表现出色,它具备轻质、柔韧性好、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高性能应用。
政策支持:全球范围内,生物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例如美国和欧盟的生物经济计划。
市场需求的具体应用领域:
纺织业:生物基PA在纺织业的应用稳步增长,得益于其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汽车行业:生物基PA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有助于减轻车辆总重量和降低燃料消耗。
运动装备和汽车内饰:生物基PA纤维在运动装备和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也显著增长。
市场规模和预测:
全球生物基聚酰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生物基聚酰胺市场规模达到3.3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以6.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此外,全球生物基聚酰胺纤维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1亿元,未来六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
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增长点:
技术创新:生物基PA的研发不断推进,涉及生物基材料的开发、纤维性能优化和生产过程的环保化。
市场扩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生物基PA在纺织、汽车、运动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生物基材料的政策支持将推动市场发展。
综上所述,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受到环保和可持续性需求的推动,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扶余市作为国家黑土地保护的重点县市,从“十四五”规划的起点开始,就以创建“中国农业之都”为契机,致力于打造玉米产业集群。到2025年,计划将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稳定在240万吨。扶余市将巩固、提升和拓展全市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引导玉米精深加工企业向扶余市工业园区聚集。当地丰富的玉米淀粉糖等生物基原料资源,为在此地建设年产2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标产品也符合当前社会对低碳可再生环保材料的需求。通过将生物技术与环保型制作工艺相结合,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生物基聚酰胺新材料。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预计采用糖合成法生产。
糖含有立体结构和多官能团,不仅能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聚合物,也是生物基聚酰胺的合成原料之一。
糖的衍生物可以直接与二胺缩聚得到不同性能的生物基聚酰胺,如葡萄糖二酸、半乳糖二酸;果糖或葡萄糖经脱水、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再与线性二胺、脂肪环二胺或者芳香族二胺缩聚,制得生物基聚酰胺。在不同的缩聚条件下,利用2,5-呋喃二甲酸与不同的二元胺单体反应,制得生物基聚酰胺Mr为4300~7000。以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和辛二胺为原料,在酶催化条件下共聚得到聚酰胺8F。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该规划强调了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推动生物基材料发展的目标。聚酰胺PA66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强调了生物基材料的发展,包括生物基聚酰胺等,旨在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2)产业优势
扶余有丰富的资源。扶余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五强县(市)之一。扶余市的玉米产量不仅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年产量稳定在数亿公斤以上。这得益于该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扶余市的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降水适宜,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此外,当地农民和农业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种植和管理方法,确保了玉米的高产和优质。因此,扶余市的玉米不仅能够满足本地的加工需求,还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支持。扶余市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和项目开发地。
(3)区位优势
扶余市地处松嫩平原,位于吉林省北部、松原市东北部,地处嫩江、松花江的冲击平原上。扶余市南、西隔松花江与德惠市、农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北以松花江为界与黑龙江省肇源县相对,东北隔拉林河与黑龙江省双城区相望,东以会塘沟为界与榆树市接壤,西与松原市宁江区连接。
扶余市交通便利,拥有多条铁路和公路。京哈铁路、哈大高铁和松陶铁路等3条铁路从境内穿过;京哈高速、正在规划建设的五右高速、国道102线、科铁公路等4条国省干道纵贯全境;水运上行可到达吉林市,下行可与哈尔滨市和俄罗斯通航。
(4)人才优势
松原市与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7所省内院校建立了11所产业学院、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和助力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这些合作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松原科研学习工作生活,建立了“人才之家·项目专班”,对接了126个产业项目和83个人才项目,通过产才融合平台,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可为项目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在人力资源方面,扶余市拥有众多的农业和工业技术人才,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能够为项目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同时,扶余市政府积极推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新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283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750平方米。新建年产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2条,配套建设变电站、换热站、给水及消防泵房、污水处理站、循环水池、消防水池等公用工程及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95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7519万元,利润23255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环保效益: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主要原料来自可再生生物质,如生物基内酰胺、生物基二元酸、生物基二元胺等,这些原料来源于植物性原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与传统石油基聚酰胺相比,生物基聚酰胺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碳排放量更低,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经济效益: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纺织、电子、汽车、工程材料等,能够替代部分传统石油基聚酰胺材料。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生物基聚酰胺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并带动了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企业不断探索更高效、环境友好的生产方法,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耐用性。例如,通过纳米技术提升纤维的性能和耐用性,利用数字化渠道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教育,促进市场进一步渗透。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扶余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扶余市商务局
地址:扶余市春华路789号
2.2单位概况
扶余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东部。全市辖12个镇、5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营农场、2个灌区,2个省级工业集中区、2个市级工业园区、1个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全市辖区4658平方公里,共383个行政村。近年来,扶余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加速实施“做大新型工业市、做强现代农业市,建设区域中等城市,打造文化旅游新城”发展战略,努力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扶余人文底蕴深厚,现在的国、省级多位领导干部出自扶余,文化界、娱乐界也活跃着一大批扶余籍人士。人文古迹有大金得胜陀颂碑、万善石桥、石头城子遗址、萧振瀛故居、慈云寺等。扶余有便利的交通。扶余是连接吉黑两省的节点城市,距哈尔滨市区92公里,距太平国际机场130公里;距长春市区123公里,距龙嘉机场165公里。京哈电气化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松陶铁路等3条铁路从境内穿过,同三高速公路、国道102线、科铁公路等3条国、省干道纵贯全境,松花江干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等江河三面环抱。水运上行可到达吉林市,下行可与哈尔滨市、俄罗斯通航。
扶余有丰富的资源。一是粮食资源。扶余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五强县(市)之一。1988年,荣获“全国产粮第一县”称号,多年连续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目前已形成以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杂粮为主导作物的种植基地。扶余特产“四粒红”花生、“增盛永”小米等绿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全市有耕地34万公顷,粮食产量稳定在330万吨左右。二是畜牧资源。扶余市拥有草原2万公顷,秸秆300万吨。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和小区240个。良好的饲养基础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为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畜牧加工业提供了良好基础。雨润集团、正邦集团、禾丰牧业等企业都已投资建厂。三是矿产资源。扶余地下资源主要有石油、油母页岩和天然气,还有玻璃砂、耐火土等矿产资源。目前,已经探明石油储量1亿吨,可开采储量8000万吨以上。油母页岩储量十分可观,总储量452亿吨,有开采价值的242亿吨,可提炼页岩油26.17亿吨,如开采回采率按照75%、回收率(干馏法)按80%估算,可采页岩油8.41亿吨,约46亿桶,约为大庆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1.5倍,约为我省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5.3倍。为发展石油化工及配套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水利资源。松花江、拉林河流经扶余市干流总长度262公里。年平均入境水量4.04亿立方米,境内有较大支流2条,较大湖泡14个,总水面243平方公里。五是风能资源。扶余位于大兴安岭与长白山脉之间的西南气流通道上,地势平坦,年有效发电时间为2234小时,每平方米风功率密度为304瓦,可开发风电场500平方公里,风能比较丰富,极具开发前景。
扶余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是农畜产品加工业。扶余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促进了农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雨润集团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正邦集团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禾丰集团养殖及饲料加工项目、东瑞食品加工项目、隆华食品花生加工等项目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利用花生资源建设油脂加工、饮品生产、食品加工项目,利用杂粮、杂豆资源和畜牧资源,深度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是扶余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二是建材业。冀东水泥、北方水泥、吉林森工集团、鹏鸿木业、鹏鸿地板、奥丽威建材、宏原实木、鑫龙宜门窗、东远铝材、六环水泥制品、磊泰水泥制品、龙禹水泥制品和弓棚子工业集中区木材加工项目群构筑了强大的建材产业,依托产业集群,开发建设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节能复合门窗、板式家具、实木家具、新型管材制造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大有可为。三是制造业。扶余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化肥制造、汽车部件制造、玻璃制造等优势产业。史丹利、新洋丰、中盐红四方等化肥企业相继开工建设,投产后,扶余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化肥制造基地。以盛宝玻璃、合众玻璃为龙头,扶余已成为东北重要的玻璃制造基地之一。另外,扶余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紧紧围绕一汽集团、吉林油田、大庆油田等大企业,建设汽车零部件、油田配套项目,前景看好。四是新能源产业。扶余的新能源类项目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春众诚油页岩开发项目、中节能绿碳环保公司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广东长青集团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顺泰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海成瑞风力发电等项目逐步确立了扶余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五是服务业。扶余历来是吉林、黑龙江两省主要商品集散地,商贸物流十分活跃。中国供销集团建设的扶余商贸城交易火爆,三井子杂粮杂豆批发市场已经成为东北最大的杂粮杂豆专业批发市场,三井子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已获批准。依靠扶余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扶余已经规划了大型仓储物流周转中心,直接为哈尔滨市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六是旅游业。扶余旅游业方兴未艾,大金碑湿地公园、珠尔山风景区、慈云寺、圆通观、江山旅游度假山庄已经成为我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大金碑湿地旅游区完成了整体规划,总规划面积41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34公顷,陆地面积180公顷。
扶余市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扶余工业集中区、扶余弓棚子工业集中区、陶赖昭工业园区和蔡家沟工业园区,于2020年3月27日正式整合晋升为吉林扶余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规划总面积为14.78平方公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扶余工业集中区: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以503国道为中心,南至扶余市建成区边缘,北至北环路向北200—500米,东至三岔河镇老当铺村和腰六号村村界处,西至哈大高铁西1800米。
扶余弓棚子工业集中区:面积为1.38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地块,东侧地块以503国道为中心,西至弓棚子镇建成区边缘,南至503国道以南200—350米,北至503国道北300—420米;西侧地块东至143县道,南至301省道南570米,西至143县道西200—480米,北至301省道北1400米。
陶赖昭工业园区:面积为6.7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西至同三高速公路陶赖昭镇出口,东至102国道,北至榆陶铁路,南至榆陶铁路南650—1800米。
蔡家沟工业园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西至京哈铁路东600米,东至汇塘沟,北至冀东1号路北1200米,南至冀东1号路。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人:
联系单位:松原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
联 系 人:于莉莉
联系电话:+86-1800438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