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正积极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旨在优化能源结构并减少碳排放。乾安县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为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了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并提升新能源的使用效率,乾安县提出了建设一个集风能、太阳能制绿氢与合成氢一体化的示范项目。
1.1.2 市场前景
(1)市场现状
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的核心工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而利用该电能分解水分子,产生氢气。随后,氢气与氮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成氨反应生成氨气。这一过程不仅充分利用了风能和水资源,还将其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氨气。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水作为原料制氢合成氨,该工艺实现了碳中和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被认为是绿色能源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氨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农药、肥料、塑料等多种产品。目前,全球对氨气的需求量巨大,但传统氨气生产过程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存在能源消耗大和碳排放高的问题。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的出现,为氨气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氨气也可作为氢能的储存和运输介质,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除了应用领域的广泛性,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还具有显著的环境优势。该技术利用风能和水资源产生氢气和氨气,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影响。与传统氨气生产技术相比,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的能源消耗更低,大幅减少了能源浪费。此外,该技术还能实现氨气的可持续生产和利用,减少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缓解能源供应压力。
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环境优势的技术。通过利用风能和水资源,转化为高价值的氨气,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将在化工、能源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性的创新技术。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实现氨气的可持续生产和利用,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解决催化剂、反应效率等技术难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这项技术的支持和投资,推动其产业化和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的实现贡献力量。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是一项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的重要技术,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将在化工、能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来制备氢气,而氢气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氢气的燃烧只产生水蒸气,不产生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可再生性和丰富性,赋予了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风光制氢合成氨技术主要依赖的原材料是水资源,而水资源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资源之一。通过充分利用水资源,我们能够实现氨气的可持续生产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和其他有限资源的依赖。此外,该技术还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有价值的氨产品,将废弃物处理与能源生产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市场前景
氢产能主要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绿氢是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制得,实现了真正的零碳排放。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产能国,但大部分产能属于灰氢。灰氢和蓝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煤炭、石油、炼厂气、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并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本项目所采用的绿电制氢技术,指的是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极低。与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火力发电相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绿色电力更加环保和可持续,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氨主要作为氢的载体被应用,它可以用作发电燃料和船用燃料。在可持续发展的预测情景下,预计到2050年,氨燃料在全球船运燃料消费总量中的比例约为25%,全球煤电厂氨煤混烧发电用氨量将达到6000万吨/年,相当于14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情景下,氨燃料的比例将上升至45%,混烧发电用氨量将达到8500万吨/年。氨作为氢载体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高,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多个国家正在针对绿氨合成和氨能利用领域的瓶颈问题进行持续研究,以期早日实现绿氨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和氨直接燃烧/氨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应用。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如果采用并网式制氢,由于电网过网费用高昂,导致制氢成本显著增加。而离网式制氢虽然电力成本较低,但面临新能源电力不稳定的问题。例如,西北某新能源消纳基地的绿电加权综合电价为0.3209元/(千瓦时),电解水制氢价格为1.761元/立方米,比传统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1.4元/立方米高出25.8%。未来5至10年,随着光伏和风电的规模化发展,绿电成本也将逐年下降,氢气的制备成本有望接近化石能源制氢的成本。PEM电解水制氢的未来降本空间主要来自于电价和能耗的降低、寿命延长以及设备折旧的减少,预计到2035年和2050年,PEM电解水制氢的平均降本空间将分别达到22%和30%,同时更大的降本空间将来自于规模效应。此外,氨化工品已被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这些因素都将推动绿氢治氨产业在市场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绿氢治氨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政府和企业正致力于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通过优化电解水制氢工艺,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耗;同时,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降低电解过程中的电耗。此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政策和对绿氢治氨产业的税收优惠,也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应用方面,绿氢治氨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工业领域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还能为交通运输、建筑供暖等多个领域提供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绿氢治氨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加深,绿氢治氨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日益重视,绿氢治氨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一趋势在多个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在工业领域,尤其是化肥、化工等行业,对绿氢的需求正迅速攀升。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污染和高成本问题日益凸显,而绿氢作为一种环保且经济的替代品,正逐渐成为企业的首选。企业主们纷纷表示,引入绿氢技术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在交通运输领域,绿氢的应用前景同样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氢燃料电池车因其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等优势,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少汽车制造商已开始布局氢能产业链,力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可以预见,未来绿氢将在交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绿氢在建筑供暖、电力储能等领域的应用也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巨大,绿氢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燃煤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在电力储能方面,绿氢技术有望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绿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关注并投入到这一领域。这不仅为绿氢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绿氢市场需求正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化的特点,其旺盛的发展势头预示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绿氢产业有望在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
1.1.3技术分析
该项目由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顶尖技术团队共同支持,构建了从理论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多元化技术路线研究应用体系。项目的产品生产技术已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实际,该工艺与我国国情高度契合。从技术角度看,项目建设是完全可行的。项目公司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且拥有国内顶尖的技术团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一旦建成,将紧随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持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并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项目技术水平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项目符合国家十四五和2035发展规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及《吉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氢动吉林”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要求,此外,吉林省还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氢自消纳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并在项目立项、节能审查等方面提供支持。
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发布了《吉林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科技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优先支持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产业优势
乾安县石油已探明储量4.3亿吨,页岩油储量28亿吨,是吉林油田最大采油区块;天然气已探明储量706亿立方米,待探明储量预测58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已探明储量517亿立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866.6小时,太阳能资源属于二类资源区;年有效风能储量600-1000千瓦时/平方米,风力资源属于三类资源区,“十四五”末期风光发电装机将突破400万千瓦,清洁能源已成为乾安支柱产业。
(3)区位优势
乾安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京哈、京齐、长白、通让等铁路,京哈、长白、长哈等多条国省干线公路从县城通过或与县城相连。从县城出发90分钟可达长春或哈尔滨空港。距吉林省第一大内陆河港——松原港70公里,沿松花江水路可上溯吉林市,下至哈尔滨,入黑龙江直通俄罗斯伯力港。距大安港100公里,距营口港600公里。就区位优势而言,松原乾安已成为联结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8市14县,辐射3100万人口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4)人才优势
松原市与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7所省内院校建立了11所产业学院、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和助力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这些合作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松原科研学习工作生活,建立了“人才之家·项目专班”,对接了126个产业项目和83个人才项目,通过产才融合平台,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可为项目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60万平方米,按照电解水制取每立方米氢气耗电5kW计算,全运行小时耗电量约为373.2MW。为了维持合成氨连续24小时运行,实际配置新能源总发电量1000MW,其中风电900MW,光伏发电量100MW。900MW风电中的700MW用于制氢,剩余200MW上网,100MW的光伏全部用于制氢。新能源总装机容量1000MW,年产绿氢、合成氨30万吨。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84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40000万元。
表1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51162万元,利润195348万元,投资回收期5.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3%。
表2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减少碳排放: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通过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推动绿色能源发展:项目不仅促进了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还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发展。氢能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构建绿色氢能社会。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通过新能源资源转化利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项目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创新,形成了电-氢-氨全产业链,推动了化工、汽车、农业等支柱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生态效益: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推动清洁能源应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飞跃。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乾安县工业园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乾安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地址:宇宙大路1399
2.2单位概况
乾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西部。东南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大安市交界,西与通榆县毗邻,西南与长岭县为邻。境内辖区面积3616.6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场、街道),164个村、296个屯,总人口27万。
乾安是一座历史文化之城。早在辽金时期,这里是契丹人游牧的天堂、辽代皇帝春季行宫之地。美丽神奇的大布苏泥林,博物馆藏有2万多年前夫妻披毛犀和猛犸象化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素有“南有石林,北有泥林”美誉,把乾安县古老神秘的历史与文化相融,叫响了“千古神韵”“泥林幻境”的文化旅游品牌。1928年建县,因县城所在地位于八卦中的“乾”位,为祈求长治久“安”,定县名为“乾安”。按古代“井田制”的格局,把全县的土地纵横6.6里划成“井方”,择取《千字文》中268个吉利之字作每方名头,“井”字作为名尾,把一部《千字文》工工整整地写在361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乾安县全境被评价为“中国最奇特的乡村地名文化博览园”。
乾安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属松花江第二和第三级阶地,比周围邻县高5─10米,故有“乾安台地”之称。无霜期平均为146天,全年积温2884.5℃,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近100个自然闭流湖沼,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乾安灌区工程、河湖连通工程建成引水后,蓄水量可达11亿立方米,水面将达到1000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3,是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乾安交通便利,铁科高速、通让铁路、牙四公路贯穿全境,“两横一纵”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乾安是一座开放兴业之城。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实施“3412英才兴乾工程”,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以最大的诚意,礼遇八方英才,打造了“群英齐聚、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为提高行政审批和办事制度效率,破解利企便民服务中的堵点难点,在全县党政部门发起“一把手”换位“办事人”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活动,制定出台了《“一把手”走流程实施和考核办法》,对“谁来走”“走哪些”“怎样走”作出明确规定,倒逼树牢“人人都是软环境”意识。淳朴善良的乾安人民始终以其宽广的胸怀,敞开怀抱喜迎四海宾朋;谋求发展的县委、县政府始终以强烈的开放意识、有力的开放举措,倾力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诚邀八方来客到乾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2.3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邓晓禹
电 话:+86-438-8250023
邮 编:131400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人:
联系单位:松原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
联 系 人:于莉莉
联系电话:+86-1800438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