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松原市 > 招商项目
松原市生物质(生活垃圾)气化制氢产业基地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时间:2025-03-19 12:07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生物质制氢技术主要涉及将生物质通过不同的预处理过程,进而采用化学或生物手段来生产氢气。相较于其他制氢技术,生物质制氢不仅能够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丰富的氢能资源,还能够高效地处理多种农业和生活废弃物,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宝贵资源。

扶余经济开发区计划建设一个以生物质(生活垃圾)气化制氢为核心的产业基地。该基地的目标是将废弃物转化为高纯度的氢气,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

1.1.2 市场前景

1)项目建设背景

吉林省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地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体现了该省在氢能领域的宏伟蓝图。通过深度挖掘省内各地的资源潜力,并结合研发、生产及应用等多个环节,吉林省立志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氢能产业的关键省份。

生物质以多种形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包括陆生生物质、水生生物质、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弃物、林业残留物、工业废料等。生物质资源不仅来源多样,而且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例如,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秸秆高达7亿吨,若能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转化为油品,将能够满足国内所有汽柴油的需求。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许多副产品或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其中大部分是有机成分,经过处理可以产生氢气,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燃料。干垃圾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厨余垃圾,且不易降解,填埋后对环境危害较大。如果能够将其能源化利用,这将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的绝佳例证。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进,对于干垃圾进行制氢等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加速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生态强省建设,确保全省“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在国家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强调了加强氢能等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并要求加速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在地方层面,《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为氢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指导,扶余市作为吉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积极回应并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吉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吉林省在氢能领域的发展目标,为扶余市建设生物质(生活垃圾)气化制氢产业基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吉林省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氢能生产、应用、储运、装备、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条,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建设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保的双重效益:

项目聚焦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农作物废弃物、林业残余物以及城市有机垃圾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宝贵资源。通过先进的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废弃物得以高效利用,不仅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化利用。

生物质气化制氢技术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被生物质自身的光合作用所吸收,形成了良性的碳循环,展现了显著的环保和减排优势。同时,项目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水等废弃物也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和处理,确保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项目建设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过程本身将带来大量投资,这将直接刺激当地建筑、材料、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包括建筑工人、工程师、设计师、管理人员等。

项目完成后,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运营和维护同样需要人力资源的持续投入,这将进一步为当地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产业园的运转,会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为地方政府带来税收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在短期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更会在长期内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这将有力地推动扶余市乃至整个吉林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仅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更展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保双重效益,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项目比较分析

在项目比较分析方面,除了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保双重效益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显著优势外,补充以下几点更为详尽的比较分析: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本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生物质(生活垃圾)气化制氢技术,将原本被视为负担的生物质和生活垃圾转化为具有高市场价值的氢气产品。这一转化过程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还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经济回报率。与传统化石能源项目相比,本项目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大幅减少了碳排放,还通过高效的能源利用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外,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包括氢气储存、运输、应用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进一步放大经济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涵盖了从基础建设到高端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还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通过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本项目为当地居民营造了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随着产业园的稳步运转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也将随之完善,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维度分析,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具备显著的短期效益,更蕴含着深远的长远价值。它不仅紧密契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还积极顺应了全球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通过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延伸,本项目将为扶余市乃至整个吉林西部地区的经济持续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和绿色转型的典范。

4)项目市场前景

在垃圾制氢市场中,固废垃圾处理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生物质气化制氢的主要原料提供者。这些企业通过收集、分类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将其转化为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原料,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位于试点城市的固废垃圾处理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机遇。为了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垃圾制氢的可能性,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

转型至垃圾制氢对于固废垃圾处理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能源的回收。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垃圾制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未来,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政策的支持,固废垃圾处理企业将有望在垃圾制氢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垃圾制氢市场的需求侧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船舶等)和化工领域(如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精炼等)。

随着氢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乘用车、商用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已成为垃圾制氢的主要需求方。目前,垃圾制氢企业通过管道或车运方式,将氢气稳定输送到就近的加氢站,为氢能源汽车提供便捷的加氢服务。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加氢站保有量国家,已建成351座加氢站,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0座。这一发展趋势不仅为垃圾制氢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交通领域对氢气需求的持续增长。

通过实施生物质(生活垃圾)气化制氢技术,扶余市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将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清洁的氢气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因为本技术在制氢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相比传统化石能源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生物质气化制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实现零排放,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实施生物质气化制氢项目,将生活垃圾作为生物质原料进行转化,不仅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升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从而显著减轻了环境负担;而且本项目还极大地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1.3技术分析

生物质制氢技术主要通过化学法和生物法来实现,化学法可细分为气化法、热解重整法、超临界水转化法及钢渣促进蒸汽重整等方法。生物法则可分为光发酵制氢法、暗发酵制氢法、光暗耦合发酵法等方法。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项目符合国家十四五和2035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 2035)》及《吉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氢动吉林”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要求,此外,吉林省还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氢自消纳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并在项目立项、节能审查等方面提供支持‌。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并加强热力、燃气管网及氢能供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网互联互通,就近接纳更多非电可再生能源

2)产业优势

扶余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质资源优势,这些资源为生物质气化制氢产业基地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具体来说,扶余市的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

生活垃圾: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扶余市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逐年攀升。这些垃圾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物质,经过分类和预处理后,可以成为生物质气化制氢的优质原料。

农业废弃物:扶余市作为农业大市,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加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通过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氢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区位优势

扶余市地处松嫩平原,位于吉林省北部、松原市东北部,地处嫩江、松花江的冲击平原上。扶余市南、西隔松花江与德惠市、农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北以松花江为界与黑龙江省肇源县相对,东北隔拉林河与黑龙江省双城市相望,东以会塘沟为界与榆树市接壤,西与松原市宁江区连接。

扶余市交通便利,拥有多条铁路和公路。京哈铁路、哈大高铁和松陶铁路等3条铁路从境内穿过;京哈高速、正在规划建设的五右高速、国道102线、科铁公路等4条国省干道纵贯全境;水运上行可到达吉林市,下行可与哈尔滨市和俄罗斯通航

4)人才优势

松原市与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7所省内院校建立了11所产业学院、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和助力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这些合作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松原科研学习工作生活,建立了“人才之家·项目专班”,对接了126个产业项目和83个人才项目,通过产才融合平台,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可为项目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在人力资源方面,扶余市拥有众多的农业和工业技术人才,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能够为项目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同时,扶余市政府积极推行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5336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建筑面积42360平方米,辅助生产设施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公用工程建筑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办公及生活设施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项目主要产出的产品为高纯度氢气。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0000万元。

1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5000万元,利润28000万元,投资回收期5.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4%

2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环境保护‌:生物质气化制氢项目通过将生活垃圾转化为氢气,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资源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制氢项目能够将城市生活垃圾转化为氢气,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这种循环利用模式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有效解决了当地氢能规模化供应不足及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了绿色氢能的规模化产出。此外,制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液体二氧化碳和硫磺等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技术创新和示范效应‌:推动了垃圾处理和氢能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模式有望在其他城市推广,进一步推动垃圾处理和氢能产业的发展。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扶余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扶余市商务局

地址:扶余市春华路789

2.2单位概况

扶余市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扶余工业集中区、扶余弓棚子工业集中区、陶赖昭工业园区和蔡家沟工业园区,于2020327日正式整合晋升为吉林扶余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规划总面积为14.78平方公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扶余工业集中区‌: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以503国道为中心,南至扶余市建成区边缘,北至北环路向北200—500米,东至三岔河镇老当铺村和腰六号村村界处,西至哈大高铁西1800米。

扶余弓棚子工业集中区‌:面积为1.38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地块,东侧地块以503国道为中心,西至弓棚子镇建成区边缘,南至503国道以南200—350米,北至503国道北300—420米;西侧地块东至143县道,南至301省道南570米,西至143县道西200—480米,北至301省道北1400米。

陶赖昭工业园区‌:面积为6.7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西至同三高速公路陶赖昭镇出口,东至102国道,北至榆陶铁路,南至榆陶铁路南650—1800米。

蔡家沟工业园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西至京哈铁路东600米,东至汇塘沟,北至冀东1号路北1200米,南至冀东1号路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人:

联系单位:松原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

联 系 人:于莉莉

联系电话:+86-1800438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