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经济与发展 > 经济动态
通化市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29日    来源:通化日报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打造品牌、提高质量,全力推进通化市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旅游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区13家、星级酒店26家、经济型酒店32家、旅行社3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2万人。截至2010年末,全市接待游客400.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7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6.29%。

  大项目强力拉动,提高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通化市制定了《通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以《通化市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保护规划》、《集安高句丽文化旅游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罗通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为代表的各级重点景区规划编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按照四星级标准建设的通化宾馆、东方假日酒店等一批星级宾馆纷纷竣工,提高了通化市旅游住宿、餐饮接待能力;4A级景区靖宇陵园成为全国30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4A级景区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地、辉南龙湾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白鸡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享誉中外;滨江景观带、欧亚购物中心、通化关东文化产品交易市场、中国人参文化展览馆及人参(野山参)博物馆等为游客游览和购买旅游纪念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辉南龙湾后河漂流、通化县东来乡漂流等项目先后竣工,填补了通化市景区娱乐功能不足的空白。

  全力打造品牌,提升通化旅游知名度。近年来,通化市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方式日趋成熟完善。一是立足央视高端媒体,突出重点宣传。着力培育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辉南龙湾火山口湖群两大精品及打造文物古迹游、边境风情游、生态观光游、冰雪体验游和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连续多年在央视主流媒体播放主题城市形象宣传片,在长春龙嘉机场设置户外宣传广告牌,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开展冬季冰雪节、杜鹃花卉节、高句丽国际文化旅游节、金秋枫叶旅游节四季旅游节庆活动。三是利用国内外旅交会、展洽会、商贸博览会平台,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在北京、上海、大连、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地以及瑞典、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拓展市场,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今年,通化市旅游产业牢固树立大旅游、大战略、大跨越理念,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谋划一批大项目,续建一批大项目,启动一批大项目;在旅游商品开发上实现新突破,推出以松花御砚旅游商品为代表的五大系列旅游商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年内有5个亿元以上旅游项目落地、开工,提高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预计到2011年末,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49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实现旅游总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32%。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成为通化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