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经济与发展 > 经济动态
集安打造人参产业航母助推特色经济发展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5月04日    来源:通化日报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集安市是吉林省人参主产区之一,是全国边条参惟一产区,人参产业已成为集安市特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集安市立足“培育企业,壮大产业”,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人参加工企业培育,特别是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不断增强人参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人参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用人参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跃升。

  坚持发展科学化,高起点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集安市坚持规划为先,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全省人参产业的发展目标,编制“人参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三带”、“三区”工程,打造园参、西洋参和林下参3条产业带,建设人参标准化生产、新开河边条参生产和人参产品精深加工3个示范区,推动人参种植业、加工业、流通业以及人参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发展。力争到2015年,集安人参种植要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人参加工企业(中药饮片)要全部达到GMP标准,人参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

  坚持加工精深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目前,集安市从事人参加工的企业和个体业户共有162户,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少精深加工产品。因此,该市把人参加工业的重点放在创新产品、做强骨干企业上,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跃升。重点抓好康美药业吉林人参产业园项目、益盛药业扩能改造项目、长青参业和大地高丽参等中小企业提升项目。

  坚持销售品牌化,全面加强人参流通网络建设。清河人参交易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北较大的人参交易市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林下山参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在12亿元以上。2011年,集安市将继续实施清河人参交易市场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交易大厅、精品市场管理厅、蓄水池和停车场等。预计到2015年,清河人参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开河人参营销力度,全力塑造“国参”形象,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可以和韩国高丽参抗衡的国际品牌。继续扩大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及其它人参加工企业销售网络覆盖面,鼓励人参加工企业统一使用“新开河”品牌,统一加工工艺,统一标准质量,统一销售价格,统一销售网络,统一包装标识,统一销售政策,切实把以“新开河”品牌为代表的集安人参产品和人参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坚持产品高端化,大力推进人参科技创新。集安市以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开展科技研发,不断推进人参科技创新。人参采光增产措施和人参化学、药理成分等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山参栽培技术、人参加工产品等方面,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其中,新开河模压红参“防潮造型加工机理”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益盛药业开发的间体RE、人参二醇组、心悦胶囊被列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新开河”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是我国惟一的人参知名品牌,“新开河参”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集安市将以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等企业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为基础,对国家1、5、6类新药以及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进行重点研发,努力推出5-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打造人参产业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