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参芪片以人参为主要功能成分,辅以黄芪、天麻、当归、熟地黄、泽泻、决明子、菟丝子、鹿角、枸杞子、细辛,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制剂,主要功效为补益元气。具体功效如下:
(1)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供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滋润身体,改善体质,增加人体的能量和活力;
(3)促进脑部血管的扩张,提高大脑的氧气供应,从而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4)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皮肤老化,保持健康、年轻的皮肤状态;
总之,参芪片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广泛,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极为重要的保健和疾病预防作用,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
1.1.2市场前景
(1)中医药制造市场
中成药是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品。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成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以及用现代制药方法制成的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还包括药酒。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近几年得益于中医药传承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医药为疫情防控救治作出了重要贡献,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从2017年673亿元增至798亿元。

(2)中药饮片市场
在细分来看,中药配方颗粒归属于中药饮片产业。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炮制的饮片。
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中药饮片行业获得发展契机;同时药食同源观念深入人心,中药饮片行业特别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饮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中药饮片法规标准体系的日趋完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以及药品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饮片质量日益提升,也推动了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843.4亿元增至3441.5亿元。

(3)中药饮片市场供需情况
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且中药饮片在治疗、养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增加,这意味着慢性病和健康问题的增加,从而推动了中药饮片作为一种天然疗法的需求。消费者对健康和自然治疗的兴趣增加,中药饮片作为一种天然、传统疗法受到青睐。生活方式变化,如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导致了一些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问题,中药饮片在这些问题的治疗和调理中有一定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中药饮片行业产量约为368万吨,需求量约为369.35万吨。从市场结构来看,中药丸占比最重,占比为38%,其次为颗粒中药丸,占比26%。


项目依托通化地区丰富的道地药材,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人参系列参芪片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项目拟采用参芪片生产的专利技术,先将人参、细辛及1/4黄茂和当归粉碎成细粉,鹿角锯成小块,高压煎煮20小时,然后鹿角砸碎,与煎煮液和剩余诸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55-60°C),喷雾干燥,然后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人参等四味细粉和蔗糖混合均匀,制粒,干燥。该技术在国内规模化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市场化应用率较高。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3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发布《关于对拟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公示的通知》,通知拟在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将承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绿色载能、现代化工、现代纺织、文化旅游七大产业。其中通化片区将重点承接医药健康、清洁能源、特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促进病体康复等,同时也对健康的居民发挥预防和保健作用。从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规划政策来看,“十四五”时期大健康政策的利好将有利于保健品产业发展。
2021年2月《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2021年第22号)的发布,正式宣告长达20多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彻底结束,所有符合条件的中药企业只需备案即可生产中药配方颗粒,不再需要申请批准。由此也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正式结束。
2022年12月7日,吉林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等10个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推进吉林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吉林省163个中药配方颗粒地方标准已经进入公示期。
通化医药高新区招商环境优越,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投资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35项涵盖创新环境、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设立了额度为2.5亿元医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通化医药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若干政策》提出:利用西区医药健康科创园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出台了《医药健康科创园、健康食品产业园入驻细则》,研究制定了《关于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企业科技研发给予资金等要素支持。
(2)产业优势
作为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通化市人参的产量、质量、市场规模位列省内行业前茅。全国A股上市的3户人参题材企业全部落户通化市,人参Re单体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人参产品研发纳入人参产业发展重点核心。通化市在全国率先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配套技术,全面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造就出世界公认的优质人参主产区,人参产业发展迸发出强大活力。
借助人参药食同源的契机,通化市开辟出了人参全产业链,并加强企业与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特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沟通衔接,不断转化新的科技成果,制定了野山参、移山参、蜜制人参等团体标准17项,开发了人参产品近千种,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人参终端产品开发力度;开展人参提取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升精深加工增值空间。
目前,通化市人参加工企业发展到450余户,人参产品涵盖了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5大系列800多种。2022年末,通化市人参产业实现产值317.4亿元,同比增长5.8%。
(3)基础配套优势
通化医药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通讯、电力、供水、供热、燃气供应能力较强,保障充足,拥有通化市最大的产业孵化器——通化医药高新区医药健康创业园,园区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培育示范作用明显,重点孵化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企业。
(4)资源优势
通化市是全国“五大药库”之一;具有适宜人参种植基地建设及开展人参深加工业务的先天条件。通化市是全国中药的人参生产基地之一,通化市种植的人参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现已形成集种植、加工、科研、销售、流通、品牌、文化“七位一体”的人参产业集群,在全国率先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配套技术,人参标准化种植率达到70%。集安市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人参)优势区,柳河县被命名为“中国野山参之乡”,累计创建“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90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位。长期以来,通化市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区位交通优势
通化区位独特,开放空间巨大。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核心区,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我国最东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陆海联通互动的重要联接带,是东北东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拥有公路、铁路国家级口岸各一处;途经通化的高速公路7条;运营铁路467公里;开通通化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台州、大连等航班。沈白客专、集桓高速公路和通化机场扩建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公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运营,保税物流中心主体完工,年吞吐量预计达到900万吨。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省级边合区,集安公路口岸正式开通。正在按照“北拓、南展、东进、西联、中优”的空间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
(6)人才优势
通化市有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两所高等院校。通化师范学院是一所涵盖文学、理学、法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的省属本科院校。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是由通化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吉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技术转移中心均落户在通化医药高新区。在高新区的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内,还建有张伯礼院士工作站、药学会通化服务站、通化吉大生物技术转化中试中心等。成功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检验检测平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检测平台两个国家级检测平台。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后,年产参芪片8000万袋。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32000m²,建筑面积34000m²,主要建设联合厂房、原料库、成品库、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并建设5条生产线。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7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000万元,流动资金7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5500万元,利润5100万元,投资回收期6.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3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发挥当地人参等道地药材的药用价值,促进人参医药产业的纵深发展,提升人参药用价值的深度和广度,带动通化市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当地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务局
地址:通化市经开环路1568号
2.2概况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国家高新区。区划面积6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医药产业集聚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全国现代中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被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载体,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0亿元,同比增长4.50%;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30亿元,同比增长8.53%;固定资产投资18.86亿元,同比增长0.05%;实际使用内资40亿元,同比增长30%。全区现有企业1381户,“四上”企业68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8户、规上服务业企业5户、限上商贸企业22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户,从业人数达到1.29万人。高新区确立了“一体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定位,即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协调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等产业。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4000
联 系 人:陈奎宏
电话:+86-13944545515
+86-435-3265515
传真:+86-0435-3653797
邮箱:thyygxq@126.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联 系 人:王良臣
电话:+86-435-3199017
+86-18643036783
邮箱:thsswjtc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