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1 2021年我国国民睡眠问题类型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人会关注睡眠质量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助眠产品市场是巨大的蓝海市场。睡眠保健品发展初露端倪,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央视财经栏目报道,2020年我国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4000多亿元,2030年将突破万亿元。
中国睡眠经济规模庞大,市场总量常年稳步增长。分类来看,家居硬件中的床上用品等消费产品竞争激烈,已是红海市场,只有近年来新兴的智能电子设备等科技属性较强的产品成长前景较好;药物保健类产品虽然渗透率较低,但其年平均增长率可达15%,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助眠APP虽然渗透率更低,但是由于其尚未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且容易面临互联网大平台等头部玩家的竞争,目前成长前景仍然不稳定。综上所述,睡眠经济中药品保健类产品属于成长前景较为确定的蓝海市场,有望更多受益于国人日益庞大的睡眠需求。
(2)保健品和助眠药品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市场接受度逐渐上升,加上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989亿元,同比增长10.38%,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势态。
图表2 2017-202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及增速

根据医药经济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样本医院催眠/镇静药销售额为16.41亿元,全国公立医院购药金额为54.81亿元。过去5年数据显示,2017-2019年的年销售额均呈两位数的增长,2021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达最大值,同比增长8.46%。
图表3 2017-2021年国内安神补脑类药物样本医院销售金额及增速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加大、周围环境变化加快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助眠类药物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对酸枣参苓助眠汤剂功能验证试验表明,通过对小鼠改善睡眠疗效进行考察,酸枣参苓助眠汤能够显著地改善小鼠睡眠症状。项目以酸枣仁、人参、茯苓等为基源,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制备高生物利用度的助眠咀嚼片发展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拟采用国际先进的中药材深加工技术,选用国内领先成套生产线设备,进行清洗、筛选、加工、包装等生产程序,采用机械操作并辅以手工操作,整个生产过程保持各种原有营养成分,项目生产工艺技术完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1年12月,《“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对中药产业给予极高的激励和高度认可,强化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
吉林省先后出台《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于2022年9月共同下发《关于支持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链条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提出进一步加快人参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和成果转化;扩大人参申请新食品原料的范围,积极助力人参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以林下山参为处方成分开展中药新药研制、生产和临床使用。
吉林省在《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中,决定全面加强“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将通化打造成国家医药名城。引导人才、科研等各类要素向走廊地区集聚,把“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承载区、创新成果的集聚区、创新服务的密集区、引领发展的示范区。
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本项目为示范区七大承接产业中的医疗健康行业项目。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
《通化医药高新区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若干政策》中提出鼓励固定资产投资 ,对不同投资额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给予不同建设补助,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给予优惠。
通化医药高新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投资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35项涵盖创新环境、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设立了额度为2.5亿元医药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2)资源优势
通化市药物资源丰富,有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已经查明的药物资源252科、596属、1133种,主要有人参、天麻、贝母、五味子、红景天等。人参等道地药材特产是吉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长期来,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白山区位于世界人参分布的核心区域,是人参最适宜生长的地区。长白山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为农田土壤的5-20倍,是大自然赋予吉林省的优越生态环境,这是其它人参产区所无法比拟的。长白山区是人参的主产区,人参产量占全国人参总产量的85%,占世界人参总产量的70%以上。
(3)产业优势
通化民营经济活跃,产业特色鲜明,形成医药、食品、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和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通化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是全国第一个“中国医药城”、国内著名的“葡萄酒城”和东北重要的“钢铁城”。全市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发展到108户,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109.6亿元,总量和效益占全省的55%以上,通化制药企业数量、上市制药企业数量、国家级医药技术中心数量和制药企业销售人员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均排第1位。
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高新区之一,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通讯、电力、供水、供热、燃气供应能力较强,保障充足,拥有通化市最大的产业孵化器——通化医药高新区医药健康创业园,园区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20万㎡。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培育示范作用明显,重点孵化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企业。通化医药高新区现有医药企业43户,万通药业、修正药业等7户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公司,通化东宝、通化金马药业为上市公司,9户医药企业被重新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企业获得省级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其中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4)交通优势
近年来,通化市实施了交通快速化战略,提出打造“六路一场一港”的构想,重点谋划了通化至沈阳、通化至丹东、通化至长春、通化至集安、通化至靖宇等高速公路,以及通化至丹东铁路、通化机场、通化陆港等快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提升区位优势。目前,通化至沈阳、通化至丹东、通化至长春等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已建成通车。通集、通靖、辉白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通化机场已正式通航。“六路一场一港”项目全部建成后,通化将“通边达海”,实现了“1小时域内”、“2小时省会”、“3小时出海”的目标。2024 年北京-沈阳-二道白河高铁开通,北京到通化市只需3个小时,沈阳到通化市只需40分钟。“十四五”期间,通化将建成连接腹地、通边达海的综合交通网络,建成东北东部区域交通中心,将更加紧密地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东北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5)人才优势
目前通化市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县级职教中心全部通过省重点校验收进入全省百强校行列,是全省首个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入省级重点校行列的地区。近年来,通过科学布局,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探索多元办学新路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建设,通化市现有吉林省服务县域振兴示范性职教中心1所,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职学校3所,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职学校特色专业(群)3个。区域办学优势开始显现,职业教育的地方特色开始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化市政府已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通化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通化市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给予企业助力,大力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持续为企业招引高校毕业生。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年产4亿粒(200粒/瓶)酸枣参苓助眠咀嚼片生产项目。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25亩,总建筑面积16000㎡。主要建设2座标准化工业生产车间、标准原料库房、成品库房、办公综合楼、职工宿舍及配电房、门卫室、环保处理站。安装酸枣参苓助眠咀嚼片生产线3条,购置设备76台(套)。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9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图表4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1000万元,利润3200万元,投资回收期4.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30.0%。
图表5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项目的建设是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对通化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通化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能为地方增加税源,带动建材、商业服务、交通运输等有关行业经济的发展,符合通化医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对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效益显著。
1.5 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进行专家调研论证并编制项目建议书。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务局
地址:通化市经开环路1568号
2.2 概况
通化医药高新区于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区划面积6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现有工业企业442户,2019全年科技研发投入资金4700余万元,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和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医药产业集聚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随着通化“大交通”战略的实施,通沈、通丹、通长、通集、梅沈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通化机场、通化陆港等“六路一场一港”工程的陆续建成,将直接把通化融入环渤海“2小时经济圈”,特别是辽宁、吉林两省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通丹经济带”的实施,将使通化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联络带,通化医药高新区具有极强的后发优势。
2.3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4000
联 系 人:陈奎宏 崔峰
电话:+86-435-3265515
+86-13944545515
+86-435-3322595
+86-13732858668
邮箱:thyygxq@126.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联系人:王良臣
电话:+86-435-3199017
+86-18643036783
邮箱:thsswjtc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