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梅河口市现代生态农业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项目在梅河口市湾龙镇、曙光镇、黑山头、李炉乡等市区周边乡镇,扶持水稻、玉米优势产业,培育经济作物等新兴产业,全面开展关键技术应用的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服务,建设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科技、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

1.1.2 市场前景

(1)生态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022年生态农业市场规模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生态农业市场规模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生态农业行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经营渠道多样化、经营产品特色化、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生态化,成了集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休闲型果园、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园,生态农业城市消费者或者团队活动的周末农场,是名副其实的新型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在疫情席卷全球时,我国的农业遭受了大的损失,在接下来修复农业市场的损失中,我们探寻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强大的物流体系,将乡村与城市连接,同时补全了农业销售端渠道单一,散户销售困难的问题,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农业,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农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体系,为新农业注入新的力量。

农业生产追求效率,生态农业的最终产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产品,另一种是服务,两者都需要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从生产环节来看,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是在生产传统肉、蛋、奶、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的同时,重视粮食安全,降低能源消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因此,有必要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污染,不用或少用相应的化学品,使最终产品绿色、有机、安全、无污染。从销售环节来看,生态农业需要科学管理、先进技术和新颖理念。此外,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与第三产业的关系更为密切。生态农业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对其配套设施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保证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根本。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和生产规模最终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因此,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并积极采用相关高新技术,以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和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态农业也需要投资现代科技产品,关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当这些考虑成熟时,生态农业设施的建设已经成功了一半。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主要集中在生态文化建设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需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能落后。这就要求农业发展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发展人文氛围浓厚、底蕴深厚的农业生态文化。相应的措施包括: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向平衡,努力打造品牌等。

(2)生态农业前景分析

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复合体系。它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保持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现代生态农业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切实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农业旅游地的旅游资源都是原生态自然资源,人为改造的成分较小并且破坏性不大。农业旅游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再加之人为融入浓厚的乡村文化,使其更具有农业生态旅游更具人为性。

人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参与者,达到了农业资源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使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人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分析者,要达到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必须以人的实际现实需要为前提;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创造者,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在人类不断向正确的方向改造农业生态的同时,还要融合人文知识、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等人为元素,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已形成规模,“十三五”时期,吉林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超过了1.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98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全省旅游业平均增速2倍以上。2023年,乡村旅游更是逆势而上、创新突破,成为正增长的先锋军。乡村旅游发展涵盖吉林广大农村地区,囊括农、林、牧、副、渔等各种涉农业态,形成了城市依托、景区带动、农业观光、特色民俗等发展类型,产品包含温泉养生、田园观光、农家体验、基地教育、采摘垂钓、滑雪运动、素质拓展等种类。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开展以生态农业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29日,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生态农场被定义为,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农村部出台这份指导意见,大力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目的就是要在生态农场全程推广应用标准化生态农业技术,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使其成为落实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排头兵、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头羊、加快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的典型样板。

在《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加上去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中,党中央对推进我国农业发展为生态农业转型的决心中可以看出,未来生态农业必定前景非常广阔的。

(2)产业基础优势

梅河口产业特色鲜明。梅河口市地处世界白金水稻带中央,降水适中,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优质水稻生长。全市绿优水稻种植面积45万亩,主要种植秋田小町、吉粳816、通院香518等优质米品种,由于生态优良,栽培技术先进,米质优于其它产地,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皇粮御米之乡”称号。

(3)区位优势

梅河口区位优势突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与长春、吉林、四平3座城市构成全省4个重要节点,与吉辽两省10多个县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辐射带动周边400多万人口。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在湾龙镇、曙光镇、黑山头、李炉乡等市区周边交通便利的乡镇流转土地3万亩。项目拟建设水稻、玉米、蔬菜三大生产基地,加工基地、观景区、采摘体验区、科技示范区、种苗培育区及相关办公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92764万元,利润30630万元,投资回收期5.9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0.45%。

1.4.2 社会评价

生态农业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它不单纯着眼于单年的产量,单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社会效益良好。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设计、建设及整体运营

1.7 项目建设地点

梅河口市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康美大道555号

2.2 概况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我省中部和东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全市辖区2174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0万人。2013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十佳“美丽中国·最美城镇”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梅河口市产业发展优势明显,重点打造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巨大,引进了康美药业、四环医药、步长制药、国药集团等国内排名前列的企业集团。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玉米、果仁、绿优米深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是亚洲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地、中国最大的肥肝生产地。商贸物流产业建设了全省一流的建材、汽贸、农贸等八大专业批发市场,是吉林省东南部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现代服务业与社会事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全力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梅河口高新区)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9年12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9.82平方公里,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2020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二。梅河口高新区坚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引领,以升促建,全面提升各项建设水平,现规划形成“五区五园一城一中心”新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先后荣获“国家火炬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梅河口高新区秉持“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质量招商、精细化建设、全链条服务、产业化经营,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紫鑫药业、天衡医药、鲁南制药、正大集团、泸州老窖、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辖区存量企业持续增资扩能,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现有各类企业1214户,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5.7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18.3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增长10%

2.3联系方式: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 系 人:穆占垣

话:+86-156435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