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梅河口市绿色农特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平台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吉林省梅河口市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有“粮仓”之美誉,农作物原料丰富。本项目利用梅河口市的资源优势,以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试点全面启动为契机,结合我市食品加工产业,进行国际贸易合作,建设农特产品销售平台,产品展示、商品贸易、物流配送、食品加工车间及配套基础设施,生产出口型农特产品,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并努力把农业电子商务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

1.1.2市场前景

(1)现代农业市场情况

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的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有42个,其中省级35个,地市7个;各省委托的地市管理机构180个、县级管理机构840个,全国各级管理机构现有人员约2400人。全国共有绿色食品环境定点监测机构71家,产品定点检测机构38家,绿色食品专家队伍由覆盖全国各地、分布70多个专业的439名专家组成。

同时,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通过竞争和合作,相互协作和补充,形成学习和创新机制,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正是产业集群这种集聚、竞争、合作、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持续不断地创造了产业集群在绿色食品电子商务领域内的声誉,“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从而形成了绿色食品区域品牌。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达到88,34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0%,与2021年相比略微上升。2022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值98,005.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1,942亿元,林业总产值3,991.5亿元,牧业总产值26,709亿元,渔业总产值9,896.2亿元,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信息化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凸显,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乡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十四五”期间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管电子商务发展如此迅猛和新零售概念异军突起,至今,农批市场仍是不可逾越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70%的农产品如今仍首先需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限于我国农业分散和零散的产销环境。正是农产品需求与供应的分散以及单位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才产生了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而中间商对市场信息把握程度低,流通成本高,才促使了农批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传统农产品批发流通业的弊端,是由于流通渠道较为单一,生产端和消费端信息不对称,也容易造成农产品结构性生产过剩风险大等问题。

农批市场+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产业链上游(生产端),电商平台的优势在于生产端的聚合;产业链下游(消费端),电商平台的优势在于解决消费端需求分散的问题。而处于流通核心环节的农批市场,则聚集了大量的农产品生产端和消费端双方的需求,如果能够在农批市场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整合上下游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并将这些流通大数据挖掘并释放出来,将为农产品全产业链协作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可以考虑由农批市场出租或提供基础设施,与电商平台合作,共同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实体销售网络一体化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既减少了电商平台的线下基础设施建设,又缓解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电商平台的人才不足和投入巨大等难题。

(2)绿色农业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人们对高质量生活追求得以提高,消费理念随之改变,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受到更多的青睐。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绿色食品国内销售额近几年整体呈增长趋势,2021年达到5,218.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42.9亿元,同比增长2.82%。

图表1  2017-2021年中国绿色食品行业销售额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根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中国绿色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8年,绿色食品的销售额将达到1.2万亿元,占食品总销售额的比重将超过20%。

绿色食品的产品结构日趋多样化,涵盖了农作物、畜禽、水产、加工食品等各类食品。其中,农作物类产品占比最大,达到59.7%,其次是加工食品类产品,占比为25.4%,畜禽类产品占比为9.8%,水产类产品占比为5.1%。从产品品种来看,绿色食品的品种已达到38252个,其中,大米、面粉、大豆、水果、食用菌、机制糖、食用盐等产品占同类产品总量的5%-10%,部分产品市场份额超过25%。

图表2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单位:%)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追溯体系。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印发《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十四五”时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目标: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5万家,产品总数达到6.5万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00个;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禽、水产品及加工产品比重明显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绿色生态、品质营养特色更加突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品牌知晓率达到80%;产业效益显著提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区位交通优势

梅河口市区域中心优势突出,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处于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圈的区位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环绕着吉辽两省10多个大中城市,辐射人口400多万人。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道202线、303线贯穿全境,与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沈吉、营松、营梅、集双过境高速公路,构成接轨长吉图、沟通渤海湾、连接长白山的综合交通体系。

梅河口市距省会长春271公里,距通化市区120公里,位于沈吉、长通两线的交汇点,是吉林省东南部交通要冲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煤炭生产集聚地,同时也是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拟建设占地50亩的绿色农特产品种植、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30,000吨。

1.2.2项目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建筑面积20,000㎡,建设农特产品销售平台,产品展示、商品贸易、物流配送、食品加工车间及配套基础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建设资产投资9,000万元。

图表3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1,000万元,利润3,750万元,投资回收期5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5%。

图表4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1.4.2社会评价

项目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可带动梅河口及周边地区农特产品的种植和流通,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他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梅河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梅河口市康美大街555号

2.2概况

梅河口市,吉林省直管县级市,是吉林省中部和东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区的过渡地带。东以一统河下游新合镇双胜村与辉南县毗邻;南与东南以分水岭、新开岭、盘道岭、鸡冠砬子山与柳河县分界;西南白银河彼岸、杨树河上源及西部的山城镇桦树村与辽宁省清原县交界;西与西北和东丰县接壤;北与东北以亮子河与磐石市为邻。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东南部交通要冲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煤炭生产集聚地。

梅河口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十佳“美丽中国·最美城镇”、吉林省文明城市、吉林省直管县试点城市。

梅河口市行政区域面积为2,179平方千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梅河口市常住人口为509,336人,占吉林全省2.12%。2018年10月,梅河口市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

梅河口市产业发展优势明显,重点打造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巨大,引进了康美药业、四环医药、步长制药、国药集团等国内排名前列的企业集团,医药工业产值占工业经济的43%,总量占全省的14.3%。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玉米、果仁、绿优米深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是亚洲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地、中国最大的肥肝生产地。商贸物流产业建设了全省一流的建材、汽贸、农贸等八大专业批发市场,是吉林省东南部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现代服务业与社会事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全力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梅河口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副县级建制,主要职能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被评为“深港企业投资潜力城市”、“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2008年12月,开发区与中科院共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工作站。

开发区规划面积8.54平方公里,区内企业已达236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户。现有生物医药、果仁食品、轻工机械、冶金化工、商贸物流5个产业区。有世界最大的树生果仁生产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玉米转化优级食用酒精生产地、全国最大的鹅鸭肝生产地、全国最大的油田抽油泵管生产地、东北重要的海绵钛生产地、吉林省东南部绿优米生产加工集散地、吉林省东南部最大的能源生产集聚地、吉林省东南部中医药和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区域内鑫利达汽车农用车交易市场居东北第二,长白山建材城居吉林省第二,金铎农贸批发市场是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百强市场。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韩玉宝

电话:0435-4532255

邮箱:mhkhyb@163.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 系 人:穆占垣

电话:0435-4502233

邮箱:4965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