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水上儿童乐园是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主题公园,它向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水上游乐设施,如水上滑梯、游乐池、水疗中心等等,可以满足孩子们的游乐需求,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游乐时光。具有如下特点:
图表1儿童水上乐园特点

五奎山风景名胜区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园林绿化美化为主体,重点突出寺院宗教特色,兼有旅游、观光、度假、游艺、民俗风情、商贸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风景名胜区。项目依托五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打造儿童水世界,提升五奎山度假区文旅产业配套服务水平。
1.1.2市场前景
(1)我国儿童乐园市场情况
我国儿童消费市场规模将近4.5万亿元,其中儿童娱乐消费市场的规模已突破4600亿元。与其他行业形态有所区别的是,儿童业态具备“能够带动全家消费”的特性,“亲子消费”、“陪同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人口数量为2.54亿人,所占比重为18%。
图表2我国儿童占比情况(单位:%)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全面放开三胎,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预计未来随着三胎的全面放开,我国儿童数量将快速增长,这将为我国儿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基础和前进动力。
儿童乐园是专为儿童设计和建造的娱乐和游玩场所,旨在提供儿童在安全、有趣和教育性的环境中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儿童乐园通常包括各种游乐设施、游戏区域、教育展示和其他娱乐元素,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儿童乐园可以分为室内儿童乐园和室外儿童乐园。2019年中国儿童乐园数量10000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起中国儿童乐园数量增速明显放缓,截止2022年末中国儿童乐园数量约为10603家左右,其中,室内较大儿童乐园约占21.63%,儿童主题乐园约占0.50%。
图表3我国儿童乐园数量(单位:家,%)

图表4我国儿童乐园结构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可以看出,2023年中国居民出游意愿强烈,儿童乐园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预计2023年中国儿童乐园行业营收规模有望突破120亿元。
图表5我国儿童乐园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单位:亿元,%)

市场调查表显示,83.6%的家长认为孩子重要学习形式是游戏,说明儿童游戏+教育结合,儿童乐园行业以幼儿为主体等观念已普遍被家长认同和接受,这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大进步。因此,儿童游乐园的未来受众人群也将越来越广,儿童乐园行业市场也更广阔。
在商业体大规模开发和电商强力的冲击下,“体验”成为商业项目的重头戏,对于儿童乐园的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同时,对儿童的活动空间和游玩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并不断将新技术融入儿童乐园建设中,为孩子们带来多场景沉浸式的游乐体验,延长儿童在乐园停留的时间和游玩频次实现长期盈利。
水上乐园以独有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以及强大的娱乐功能,成为当下都市旅游产品中最热门的选择。水上乐园行业也逐渐进入新一轮稳健发展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人们对休闲娱乐的更高需求,水上乐园项目的投资将会更趋理性、游乐设备产品将会更加丰富多元,水上乐园行业将会更加成熟壮大。
项目依托五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建设儿童水世界,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特色旅游产业转移,为游客提供全年均可进行水上娱乐的场所,市场前景广阔。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和规划,明确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业方面,制定出台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
2023年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发布《关于对拟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行公示的通知》,通知拟在吉林省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示范区将承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绿色载能、现代化工、现代纺织、文化旅游七大产业。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
2023年1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并制定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在全国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县域统筹规划、资源配置作用,推动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改革创新,探索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在体制机制、发展举措、产业导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梅河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通过提升文旅产品供给品质,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构建“一城引领—两翼齐飞—三带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文化旅游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设立旅游产业专项基金,全域规划旅游产业,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开发文旅产品,创新品牌销售,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开发一批文旅产品、创建一批旅游品牌。突出“生态、文化、养生、体验、度假”五大主题,持续培育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区域领先的休闲养老产业园。力争“十四五”末创建2个国家5A级景区。将梅河口打造为东北区域文旅高地。
(2)资源优势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是享誉东北的产业新城,近年来,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将文旅行业作为全市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紧紧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发扬以奋斗文化为核心的七种“梅河口精神”,打造海龙湖、东北不夜城、梅小野星光花海、知北村、第五世界旅游度假区等景观景点,全力打造啤酒城、海鲜城、美食城、不夜城、全域景区城。2020年12月被国家文旅部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先后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最美中国旅游城市”,东北不夜城连续摘得“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两项国家桂冠。
五奎山风景区位于梅河口市东北部5公里处,中部为山地、森林,南部为水田、旱田、水塘,北部地势平缓。五奎山境内山峦起伏,五峰耸立,状如龙飞凤舞。山有洞穴嶙峋,泉眼处处,流水淙淙,东起第二峰为最高峰,海拔444米,峰顶矗立着八角九层内梯外廊佛教楼阁式观赏塔──祥云塔,第三峰南坡,背风向阳,视野广阔,群山环抱,坡内东有龙泉,西有凤眼。恢宏、壮观、金碧辉煌的龙泉寺屹立在山坡上,旅游资源丰富。
(3)区位交通优势
梅河口区位优势突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与长春、吉林、四平3座城市构成全省4个重要节点,与吉辽两省10多个县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辐射带动周边400多万人口。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28000m²,主要建设儿童水世界。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26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100万元,流动资金3900万元。
图表6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8500万元,利润44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7%。
图表7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将丰富五奎山风景名胜区文旅产业配套品类,带动并促进梅河口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推进梅河口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项目的实施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梅河口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康美大道555号
2.2概况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省辖市,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2013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赋予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成为省辖市。2020年1月,被赋予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定位,全面赋予地级市管理权限。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梅河新区;7月,中编办正式批复梅河新区为正厅级开发区;9月8日,梅河新区正式揭牌。
“十三五”以来,梅河口高新区秉持“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质量招商、精细化建设、全链条服务、产业化经营,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紫鑫药业、天衡医药、鲁南制药、正大集团、泸州老窖、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辖区存量企业持续增资扩能,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现有各类企业1214户,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5.7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18.3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增长10%。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5000
联 系 人:穆占垣
电话:+86-15643552255
+86-435-4326686
邮箱:4965278@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系人:穆占垣
电话:+86-15643552255
+86-435-4326686
邮箱:4965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