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梅河口市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1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梅河口开发区工业新城。医药产业已成为梅河口市最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大量医药企业落户梅河口市,形成集聚效应。本项目凭借梅河口市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建设医疗器械生产产业园项目,年产医疗器械规模25万套。

1.1.2市场前景

(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自1895年伦琴率先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医学影像X光机后,全球医疗器械技术不断革新,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并已成为国家经济和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带来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扩大,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市场的扩张。据Eshare医械汇测算,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529亿美元,同比增长5.87%。2020年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爆发,使得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和医学影像业务的便携彩超、移动DR(移动数字化X线机)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全球各国对医用防护用品、核酸检测盒、ECMO等医疗器械订单量激增,销售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部分医疗器械持续脱销。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577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500亿美元。

图表1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从区域来看,美国、欧洲地区国家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较早,医疗器械行业知名企业较多,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据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最主要的市场和制造国是美国,约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45%;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和制造地区是欧洲,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30%;而日本的医疗器械产业也具有较大优势。

(2)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分析

相较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起步较晚。医疗器械的整体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国建国到1978年,1952年诞生了第一台X光机,X光机的诞生奠定了医疗器械成为大健康领域里的一个分支,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2000年,医疗器械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处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到现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从仿制发展到个别产品市场技术逐渐超越,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数量已达163家。其中,2022年新增23家。

“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组织修复与可再生材料、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人工器官与生命支持设备,健康监测装备这五大方面。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463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45%。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从4435亿元增长至10503.4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11月26日发布的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长期来看,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叠加政策引导支持力度的加大,医疗器械市场终端需求将持续释放,市场前景广阔。

图表2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市场规模最大的是医疗设备市场,市场规模为5,500亿元,同比增长21.44%;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1,500亿元,同比增长12.03%;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21.09%%;体外诊断(IVD)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19.73%。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不断更新,产业链发展也日趋成熟,整个行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图表3 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预计未来我国医疗设备市场供给将维持12%左右的年增长速度,高端医疗设备数据需求增速在14%左右,金额增速或将达到20%以上,家用医疗设备及部分低端常用产品增长率达到25%以上。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5%,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今天发布的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预计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观念的增强,卫生、消毒、抗菌、健康的消费理念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近几年以来,病毒流感和传染病事件频发,对世界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生命安全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扰和危害。中国的抗菌、消毒和卫生预防医学事业在“流感市场”的催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也将愈加紧密,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营销网络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从以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向拓展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市场转变,拥有高精尖技术的高端产品将逐步主导市场。

目前,梅河口市已被确定为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引进落户了四环制药、步长制药、国药集团、康美药业等国内排名前列的医药企业集团,医药工业产值约占吉林省的15%。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群集聚效应,具有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的基础。综上所述,梅河口市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一步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在政策层面给予行业大力扶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加快创新做大做强。《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提出要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2016年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中,高性能医疗器械为五大工程中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中11个重点领域之一。更是说明了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成为政府的发力点。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要加快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落实健康中国和制造强国战略。

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两部委颁发的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中国制造202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都将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质量升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战略的位置。

《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中强调,抓好医疗器械与医用健康材料产业作为医药健康产业最具后发优势的潜力增长点。依托本省光学、精密仪器、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优势,以丰富产品线为重点,推进体外诊断、先进医学影像、智能监测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等医疗器械研发,以及骨科植入物、牙种植体等高端医用健康材料产品开发,完善药用包材和辅料产业链条。加快产品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领导小组印发《吉林省“十四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要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坚持立足优势、差异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升级,坚持示范引领、集聚发展,坚持开放融合、协同共进。要明确“五大发展目标”,即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到2025年末,吉林省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32%;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要突破10项以上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形成核心发明专利50项以上,新增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00个以上,新增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000个以上;产业集聚效果明显,要建成1个百亿级医疗器械集聚区、1个50亿级医疗器械示范园区和多个特色园区;产业链条更趋完备,要初步形成原材料、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医疗器械审评能力、检验检测能力、临床试验能力、第三方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2)产业优势

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吉林省梅河口市实现“建设实力梅河口”构想的四大主攻产业之首,一个新兴的医药城市正在发展壮大。梅河口市制定了产业发展意见,设立了2亿元的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提出了到2020年医药工业产值翻一番,达到600亿元以上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产业定位科学,目标明确,路径精准。梅河口地处长白山门户,是长白山中药材的集散地,丰富的资源为全市医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区位交通优势

梅河口市区域中心优势突出,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处于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圈的区位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环绕着吉辽两省10多个大中城市,辐射人口400多万人。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道202线、303线贯穿全境,与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沈吉、营松、营梅、集双过境高速公路,构成接轨长吉图、沟通渤海湾、连接长白山的综合交通体系。

梅河口市距省会长春271公里,距通化市区120公里,位于沈吉、长通两线的交汇点,是吉林省东南部交通要道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煤炭生产集聚地,同时也是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为80,000平方米,年生产医疗器械规模为250,000套。

1.2.2项目建设内容

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购设备57台(套)。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50,000万元,其中建设资产投资100,000万元。

图表4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20,000万元,利润30,78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

图表5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医疗器械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社会效益角度,中国都必须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和突破。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他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梅河口市开发区工业新城。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梅河口市康美大街555号

2.2概况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支点城市、吉林省东南部门户城市。全市幅员2174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2万人,城区常住人口30万人,城镇化率63%。2013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平安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和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佳“美丽中国·最美城镇”等荣誉称号,经济综合发展水平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3年保持全省县市第1位。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9%,比全省增幅高2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42.3亿元、增长11.6%,地方级财政收入30.5亿元、增长8.6%,总量稳居全省县市第1位,地方级财政收入排名市州本级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85亿元、增加值170亿元,均增长10%,总量排名全省县市第1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增长13%,增速居全省市州和县市第1位,经济运行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梅河口市产业发展优势明显,重点打造医药健康、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巨大,引进了康美药业、四环医药、步长制药、国药集团等国内排名前列的企业集团,医药工业产值占工业经济的43%,总量占全省的14.3%。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玉米、果仁、绿优米深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是亚洲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食用酒精生产地、中国最大的肥肝生产地。商贸物流产业建设了全省一流的建材、汽贸、农贸等八大专业批发市场,是吉林省东南部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现代服务业与社会事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全力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梅河口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副县级建制,主要职能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被评为“深港企业投资潜力城市”、“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2008年12月,开发区与中科院共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工作站。开发区规划面积8.54平方公里,区内企业已达236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户。现有生物医药、果仁食品、轻工机械、冶金化工、商贸物流5个产业区。有世界最大的树生果仁生产加工集散地、亚洲最大的玉米转化优级食用酒精生产地、全国最大的鹅鸭肝生产地、全国最大的油田抽油泵管生产地、东北重要的海绵钛生产地、吉林省东南部绿优米生产加工集散地、吉林省东南部最大的能源生产集聚地、吉林省东南部中医药和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区域内鑫利达汽车农用车交易市场居东北第二,长白山建材城居吉林省第二,金铎农贸批发市场是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百强市场。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玉宝

电话:+86-0435-4326686

邮箱:mhkhyb@163.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系人:穆占垣

电话:+86-0435-4326686

      +86-15643552255

邮箱:4965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