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通化市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简称,其基本特征是将基础化工原料进行深加工并制取特定功能、特定用途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投资利润高等经济特性。精细化学品是指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制造和应用的化学品,是基础化学品进一步深加工的产物。

精细化工行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多个子行业和细分领域。目前,中国精细化学品大体可以分成:农药、染料、颜料、试剂和化学药品(原料药)等在内的十一类细分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精细化工的开发和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新的门类将会不断增加。

精细化工产业园‌是指以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为导向,具备明确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通化市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入驻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环保涂料等产品,促进化工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

1.1.2市场前景

(1)精细化工行业产业链

精细化工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主要涉及化工原料的供应,包括无机化工原料(如硫酸、纯碱等)和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等)。这些原料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基础材料。

中游:是精细化工品生产的核心部分,包括化学中间体和化工制剂两大细分领域。前者包含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后者包含精细化学品制剂和专用化学品制剂。

下游:应用市场广泛,涉及农业、食品、医药、纺织、新能源和电子制造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高端领域,如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

2)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历程

精细化工是石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精细化工行业起步较晚,“八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九五”规划确立精细化学品为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精细化工行业应积极技术创新,大力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以求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十三五”期间,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主题变成围绕石化工业转型升级,依据各省市原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以建设国家战略性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油气加工、乙烯生产、新型煤化工等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石油化工与煤化工产业耦合发展;“十四五”期间,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上狠下功夫,在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上狠下功夫,继续把精细化工作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

(3)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作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行业,我国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环境的持续复苏,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精细化工行业提供了较强的市场需求。

我国的精细化工市场规模呈现稳步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约为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5%,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7%。2023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复苏和精细化工产品需求增加,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总产值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45%,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4.2%。预计2025年将达到6.6万亿元。我国计划到2025年将精细化工率提高到55%,这一目标体现了对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视和预期。

(4)精细化工行业细分市场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主要包括医药原药、农药原药、染料颜料、食品添加剂、涂料等五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医药原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我国近三年化学药品原药产量逐年增加,2022年我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达到362.6万吨,增长16%。

农药原药指化工厂合成的未经加工的高含量农药。2016年至2019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由377.8万吨下降至211.8万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2020年至2022年逐渐出现回暖,2022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49.7万吨。

染料颜料指能将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分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染料行业属于污染行业,染料的生产以苯、萘等石油化工及煤化工产品为基础原料,并经历多个苯系、萘系中间体的生产环节,最终得到产成品。近年来,我国染料产量总体呈下滑趋势,由2017年的99.2万吨降至2021年的83.5万吨。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近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从1056万吨增长到1611万吨。

涂料是一种涂覆在物体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材料。2023年,全球涂料市场规模约1855亿美元,建筑、工业涂料需求量占比分别为41%、59%。2023年,中国涂料市场规模约4660亿元,需求量约3566万吨,建筑、工业涂料占比分别为52%、48%。预计到2030年,中国涂料总需求量将达到4107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0%,工业涂料比重将超过建筑涂料。预计建筑涂料需求增长缓慢,增量主要来自重涂;工业涂料需求增长较快,增量主要来自船舶、汽车、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5)项目市场分析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领导者。2022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8500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约有400多家,占比不足1.5%。2023年,受国家“双碳”目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我国精细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至27000家左右,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约有350多家,占比不足1.3%。

从细分市场来看,医药原药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30%,其中以新和成、华海药业、海正药业等为代表;农药原药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20%,其中以联化科技、华东医药、南京化纤等为代表;染料颜料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以齐翔腾达、天赐材料、永太科技等为代表;食品添加剂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不足10%,其中以福建海峡、大连化物、巨化股份等为代表;涂料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以赛威科技、嘉宝莉、美国涂料等为代表。

化工园区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安全统一监管、环境集中治理、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精细化工行业的主要发展阵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00多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40多家。

通化市化工园区的建设谋划始于2017 年初,由工信局牵头,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最终将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区选址于通化内陆港务区柳南乡,并交由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2020 10 月,通化市人民政府同意《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总体规划(20182035 年)》,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和化工产业,主要包括临港制造业、临港商贸物流业、旅游业、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

精细化工行业作为石化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正处于由初、中级阶段向精细化工过渡时期,传统大宗通用级产品占比将逐渐下降,发展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是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益增长的社会责任的压力下,绿色化、清洁化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集聚化经营也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产业集聚,从基础化工原料将产业链延长至各种精细化工产品,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信息共享、协同创新等优势,促进产业协同耦合、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次利用,提高行业的效率和效益。同时,通过产业集聚,也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统一规范,降低行业的风险和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精细化工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而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作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需要通过持续创新来推动其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在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之合格要求的基础上,满足精细化工行业建设标准要求,建设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符合通风、防爆、防雷电、流散、防水浸、防渗漏技术要求。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相关部门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9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在产品供给方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一批关键产品,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技术攻关方面,突破一批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能效水平显著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在企业培育方面,培育5家以上创新引领和协同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集聚发展方面,创建20家以上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

2023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本项目为示范区七大承接产业中的石油化工产业项目。

2)产业优势

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区依托长白山药物、山珍等资源优势,依托冶金、医药、机械加工制造等产业优势,向上游发展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重点发展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

3)区位优势

通化市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以集锡线(303国道)、鹤大线(201国道)、黑大线(202国道)、营扶线为主的连接东北三省和进关出海的公路网络,通化至梅河口一级公路已通车。沈吉线、梅集线、鸭大线铁路纵横交错,有直达北京、青岛、沈阳、长春、大连、白河等地的旅客列车。

4)人才优势

目前通化市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县级职教中心全部通过省重点校验收进入全省百强校行列,是全省首个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入省级重点校行列的地区。近年来,通过科学布局,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探索多元办学新路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的地方特色开始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化市政府已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通化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通化市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给予企业助力,大力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持续为企业招引高校毕业生。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32000㎡。项目主要建设4栋标准化厂房(层高6米,层数3层),建设变电站、污水处理站、VOCS监测及处理设施消防设施门岗及道路等基础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12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0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6.7%。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顺应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带来多方面的社会综合效益:一是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和地方资源,创造公平协调的发展机会,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

1.5 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 项目建设地点

通化市化工产业园。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陆港经开区化工园区管理局

地址:吉林省通化县303国道北侧

2.2概况

吉林通化陆港经济开发区原名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位于通化市北部,区域幅员面积266.9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79.65平方公里。自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以来,区域带动能力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港务区作为吉林省实施向南开放的重要载体,承载和发挥了公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物流园区、化工产业园区等功能作用,正努力建设成为集保税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区。

港务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优势突出,交通物流便利。沿边近海,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背靠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腹地;域内有五高二铁和通化机场,已建成公路集装箱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园区等现代化物流平台。区内已建成商贸加工创业园、化工产业园,正在建设东北亚国际农林产品交易中心。“十四五”时期,港务区以通化市“一四五”总体思路为统领,以建设“一港两园”为布局,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为主线,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商贸加工创业产业园、通化市医药化工产业园、东北亚农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持续优化基础配套能力,完善园区承载功能,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东北东部商贸物流和产业集聚中心。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陆港经开区化工园区管理局

联 系 人:孙艳娜

联系电话:+86-18504353555

电子邮箱:gwqhgyqglj@163.com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联 系 人:王良臣 

联系电话:+86-435-3199017  

          +86-18643036783

电子邮箱:thsswjtc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