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梅河口市年产30万吨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及单细胞蛋白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是指利用生物质纤维中的多糖成分,通过酶解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消化的多糖形式。这种多糖不仅具有较高的消化率,还能在畜禽养殖中替代部分传统饲料成分,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并提高饲料效率。

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又称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是利用各种工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其他养分对细菌、酵母、微藻等单细胞生物以及霉菌等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生物进行大规模培养得到的蛋白质资源,可直接作为人和动物的蛋白质来源添加到人类食动物饲料中。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生产有以下特点:生产原料丰富,能变废为宝,如各种有机垃圾、酿造业和淀粉加工业的废液、纸浆、糖蜜等都可作为原料;生产设备比较简单,生产周期快,效率高,如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一小时、酵母三小时、微型藻六小时即可增殖一倍。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梅河口市,以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作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及单细胞蛋白,实现综合循环利用,降低饲料企业成本。

1.1.2市场前景

(1)我国工业饲料市场情况

我国饲料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根据饲料协会统计,2018年至2023年,我国饲料总产量由23763万吨增长至32162.7万吨。

受生猪产能优化调整和畜产品消费暂未恢复到预期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饲料产量高位回调。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4539万吨,同比下降4.1%。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0%、10.8%、0.7%。

饲料行业生产饲料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玉米、大豆、鱼粉等大宗商品,且为饲料产品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游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成本具有较大影响。

2024年上半年,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回调。饲料企业玉米、豆粕采购均价分别为2524元/吨、3680元/吨,同比分别下降13.2%、17.0%。在粕类比价效应带动下,棉粕、菜粕价格分别为3746元/吨、2841元/吨,同比分别下降10.1%、14.6%。受2023年秘鲁捕捞暂停影响,进口鱼粉价格延续高位,上半年采购均价14697元/吨,同比上涨8.6%。氨基酸市场以涨为主,维生素、矿物元素弱势运行。

(2)我国秸秆饲料化市场

中国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国,也是饲料粮需求第一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既要保证口粮安全,也要保证饲料粮安全。近年来,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价格持续上涨,我国饲料粮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谷物食用消费逐渐递减,但是对肉蛋奶的消费逐年增加。我国目前口粮基本安全,粮食安全根本在饲料粮安全。目前养殖端的主要饲料原料为玉米和豆粕,每年进口的玉米和大豆90%以上用作饲料。当玉米和豆粕供给不足导致价格过高时就会使用小麦、稻谷等谷物替代,对口粮造成威胁。因此,保障饲料粮的安全是确保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关键。

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但粮食饲用量占比较大。2023年我国粮食饲用消费量3.95亿吨,占粮食消费总量的48%,明显高于33%的口粮消费和17%的工业消费。按2035年肉蛋奶消费需求预测,我国2035年主要用于饲料的玉米和大豆需求分别增至3.44亿吨和1.38亿吨,饲料供给缺口高达7600多万吨。受限于我国国情和资源禀赋,国产玉米、大豆因耕地面积、品种单产等因素影响,无法满足需要。为了应对我国养殖业对进口大豆、玉米依存度高这一粮食安全风险,农业农村部提出了畜禽养殖的“低蛋白饲粮”和“玉米、豆粕的减量替代”的行动方案。

作为一个粮经作物种植生产大国,我国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秸秆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纤维、粗蛋白等营养物质,是牛羊等草食动物良好的粗饲料资源。比如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9.1%—82.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7.2%—47.1%,粗蛋白含量4.9%—8.7%,粗脂肪含量1.4%—1.7%,都是牛羊不可或缺的“五谷杂粮”,如果经过科学的技术加工,提高其营养品质,甚至有望替代优质饲草成为草食动物的“主粮”。

秸秆饲料化已成为重要的秸秆农用方式,在弥补优质饲草缺口、保障畜产品供给、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高效结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全国秸秆产生量10.5亿吨,可收集量为7.37亿吨,秸秆饲料化年利用量为1.86亿吨,占总利用量的20.7%

农作物秸秆中的粗纤维含量很高,一般在65%以上,其组成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淀粉类似,也是由葡萄糖、木糖等多种还原糖组成的多聚糖),这三种成分会绞连成为网状结构,从而抵抗自然微生物的降解。因此,秸秆中包含的还原糖很难被生物利用。

目前对于秸秆的利用基本都是通过物理粉碎成不同粒径大小,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作为原料使用,生物利用效率极低。在单胃动物中由于缺少木质纤维素酶系,基本不能被利用,只有少部分在后肠被微生物利用。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由于含有纤维素酶系,可以部分被利用。但由于秸秆致密的抗降解结构,即使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的降解效率也很低,一般不高于30%,生物利用率依然很低。

项目以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作为原料,采用生物质乙酶技术和高蛋白菌种选育及高固连续发酵技术,生产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及单细胞蛋白,可实现综合循环利用,降低饲料企业成本,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项目整合中科院天津所研发的生物质乙酶技术(秸秆结构酶解转化技术)和高蛋白菌种选育及高固连续发酵技术、通过爆收、酶解、发酵等预处置工艺,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利用难题,建立基于农林秸秆剩余物生产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及单细胞蛋白项目先进技术体系。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农用优先,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发挥好秸秆耕地保育和种养结合功能。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40亿吨左右,到2030年达到45亿吨左右。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重点下达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方案重点要求推进用谷物和杂粕对饲料中玉米豆粕实现减量替代,且明确了任务划分和进度安排,要求3月底前出配方,4月底前定推广目标。

2023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基本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的饲料配方结构,初步形成可利用饲料资源数据库体系、低蛋白高品质饲料标准体系、高效饲料加工应用技术体系、饲料节粮政策支持体系,畜禽养殖饲料转化效率明显提高,养殖业节粮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一降两增”。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工艺,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酶制剂等高效饲料添加剂,降低猪禽等配合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需求减少饲料蛋白消耗,有效提高饲料蛋白利用效率。

(2)区位交通优势

梅河口区位优势突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是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与长春、吉林、四平3座城市构成全省4个重要节点,与吉辽两省10多个县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辐射带动周边400多万人口。

(3)资源优势

“十四五”期间,梅河口在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产业发展等方面,赋予高新区更多自主权,允许先行先试。并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充裕的建设用地。

梅河口市粮食播种面积10.9万公顷,其中水稻2.82万公顷、玉米7.81万公顷、大豆0.2万公顷、土豆0.07万公顷。可为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此外,梅河口市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着力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构建和产业培育,推进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转化和利用,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4)产业优势

2023年,梅河口市畜禽发展总量874.47万头(只),其中:生猪出栏20.33万头,存栏13.71万头;禽类出栏621.45万只,存栏209.8万只;牛出栏3.59万头,存栏3.98万头;羊出栏0.76万头,存栏0.82万头。年末淡水养殖产量为5986吨,鱼苗产量39200万尾,本年度春片出塘442吨,秋片转入越冬池411吨。为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后,年产30万吨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及单细胞蛋白。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库房等,并购置相关生产设备。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38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400万元,流动资金76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4500万元,利润6300万元,投资回收期8.1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6.6%。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生产生物质纤维可消化多糖及单细胞蛋白,可有效替代玉米、豆粕,同时,增加了秸秆等农林剩余物循环利用的途径,是促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带动农民增收及就业方面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梅河口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康美大道555号

2.2概况

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2月的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占地5平方公里,2019年12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9.82平方公里。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2020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二,先后荣获“国家火炬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梅河口高新区深入落实“4+3”产业体系,规划“五园一城一中心”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了医药健康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特医食品城、东北亚果仁集散中心,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天衡医药、鲁南制药、泸州老窖、传化物流等行业领军企业。“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注册企业增加至3778户,先后荣获国家火炬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实力考评中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2位。2023年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103.3亿元,占全市的77.9%。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5000

联 系 人:张义珍 

电   话:+86-13630716007

电子邮箱:mhxqjhj@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系人:穆占垣

电话:+86-15643552255

      +86-435-4326686

邮箱:4965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