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通化市霸王潮国家级湿地公园及民宿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王潮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集安市西部霸王山脚下,总面积1047公顷,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拟在霸王潮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一区十景旅游设施,同时配套建设特色民宿,将特色民宿与湿地公园和乡村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1.1.2市场前景

1)我国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情况

乡村旅游行业产业链

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过市场探索发展,目前国内已存在生态观光型、民俗文化型、休闲度假型、农业体验型等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农林牧渔相关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旅游策划企业、建筑施工商等,负责为中游企业提供原材料供给、产品开发及旅游规划服务。中游是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掌握乡村旅游业的核心资源,占据产业链主体地位,主要包括休闲度假村、观光采摘园、民俗文化村、农家乐(民宿、餐馆)等。下游是连接核心企业和消费者的媒介,负责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的营销、宣传,主要包括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此外,在产业链运作过程中,相关配套服务企业为产业链提供相关支持性服务及发展保障,包括通信、金融服务、乡村旅游协会等。

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

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拓展了乡村产业空间,助力农民就业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保障。近年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产业融合水平不断提升,新业态方兴未艾,农业多功能性日益显现。2023年,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20241月至6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分批公布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共计已有1500个左右、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共计已有200个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前往乡村地区,体验不同于城市的自然风光、文化习俗和乡村生活,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态势,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新热点,其产业链条不断延展、综合带动作用日渐显著,逐渐形成了一大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精品线路、集聚区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据统计,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产值已从2016年的5169亿元增长至9079亿元以上。

乡村旅游消费情况

乡村旅游发展是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消费为市场,既扎根于“三农”,又对接城市需求和现代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城乡统筹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以上,年均增速超过20%。乡村旅游已成长为近万亿级收入规模的新兴产业,大幅提升了农村居民收入。据统计,2023年我国农民人均旅游产值达到1903元,同比增加1100元,较2021年增加870元。

乡村旅游业态逐渐多样化,从农家乐向休闲观光型、健康养生型转变。在乡村旅游产品的选择上,70.2%的游客选择生态风光型,65.8%的游客选择农家乐、蔬果采摘等形式的乡村体验型,54.9%的游客选择健康养生型。

近些年,中国乡村旅游进入新时代,个性化休闲时代到来。乡村旅游已超越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乡村旅游产品进入创意化、精致化发展新阶段。

2)民宿行业市场分析

民宿行业是一个以个性化住宿为核心的新兴领域,与传统酒店截然不同。它更注重通过独特的地域文化、设计风格以及温馨的服务,为旅客提供深度的旅行体验。民宿不仅是旅游住宿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游客深入了解地方文化、融入当地生活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中国民宿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民宿市场的整体规模约为145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者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在线预订平台的蓬勃发展。在20172019年期间,民宿行业的年均增长率接近20%,到2019年市场规模已增至约220亿元。在线平台如途家、Airbnb、小猪短租等的迅速扩展,不仅提升了市场的可见度,还推动了民宿行业的规范化和品牌化进程。

然而,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业整体受到了重创,民宿行业也不例外,市场规模出现明显下滑。受出行限制和旅游需求减少的影响,许多民宿经营者面临巨大经营压力,不少小型民宿被迫关闭。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松,2021年国内旅游市场开始复苏,民宿行业迅速回暖。尤其在周边游和乡村游的带动下,民宿成为众多消费者短途出行的首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民宿市场的规模反弹至约300亿元,同比增幅显著。

近年来,乡村民宿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受“乡村振兴”战略和政府政策支持的推动,许多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民宿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的乡村民宿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宿产业集群。同时,城市民宿市场在一线、二线城市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旅游资源丰富、消费能力较强的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民宿逐渐成为中短途旅游者的重要选择。城市民宿的兴起,不仅满足了差旅、短租等细分市场需求,还通过与当地文化、社区生活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023年,中国民宿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亿元,市场格局更加多元化、细分化。尽管传统的乡村民宿仍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但高端精品民宿、主题民宿等新兴业态也在逐步崛起,吸引了更多高端消费群体的关注。同时,行业的整合与标准化趋势愈加明显,品牌化、连锁化的民宿企业逐步涌现,大型平台通过并购整合不断增强市场影响力。整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民宿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在线预订平台为依托,乡村、城市民宿并行发展的市场结构,并且在未来几年内,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旅游体验的需求持续上升,民宿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07月,农业农村部编制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乡村休闲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

2021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挖掘、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将乡村旅游纳入县域相关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供给,推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打造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公布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

2023年一号文件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乡村民宿是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抓手,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的重要领域,是解决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要求。

2024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20182月,吉林省下发《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围绕农业现代化、三产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体系、民生保障、脱贫攻坚、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人才支撑等方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20216月,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2110号,旨在提升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资源价值兑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吉林乡村旅游“升级版”。

20238月,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构建双门户、打造双绿心,初步建设成为全国四季生态旅游强省、国际一流的避暑休闲与冰雪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

202310月,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2025年达到7200亿元,并力争5年内实现旅游万亿元级产业目标。

2023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

2)资源优势

王潮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集安市西部霸王山脚下,总面积1047公顷,公园区域由新开河与浑江交汇形成,该区域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等,是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系统,具有较高的湿地保护和宣教价值。公园区域内物种丰富,现查明共有野生动物206种,其中鸟类1640 131种。公园内水域、沼泽、滩涂等资源丰富,是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水獭、鸳鸯、黄嘴白鹭等鸟类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和迁徙停歇地,是水禽的庇护所及其生活的天堂。201311月,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20191225日,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3)产业优势

集安市以“一核、一带、一环”总体空间布局为引领,加快构建“一江三城十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整合、利用优势旅游资源,全力抓好边境旅游发展建设。目前,已开发出文化、红色、观光、游船、品酒、民俗、赏花等多类型边境旅游产品,包括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5A级景区)、鸭绿江国门、云峰湖、羊鱼石漂流、鸭江谷酒庄、雅罗酒庄、国东大穴、老鳖炕湿地公园、豆谷离宫等景区及城东街道下解放村、麻线乡下活龙村、榆林镇地沟村、凉水乡永泉村寨等特色村,推出世遗文化游、边境风光游、康养生态游、乡村振兴游、红色研学游、赴朝跨境游等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集人文古迹、边境风情、红色研学、生态风光于一体的鸭绿江大旅游格局。

4)区位优势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南部,地处长白山西南麓,毗邻5个区、县,总面积3341平方千米。集安市城区距通化市公路距离103千米,距省会长春市公路距离422千米,距辽宁省大东港公路距离260千米。

集安市地处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核心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满浦市、慈城郡、楚山郡、渭原郡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千米境内集安口岸是中国对朝贸易三大口岸之一,也是通化市唯一的口岸城市。中朝国际列车每日往返于两国之间,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

集安市境内铁路有国际、国内两条专线,国内通(化)集(安)铁路贯通南北,可直达北京、长春、青岛、大连等地,跨国铁路与朝鲜满浦市相接,可达朝鲜半岛腹地。境内铁路主要为国内线梅集线通集段,辖长46千米,是横穿通化市、通化县、集安市东南部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国际线集安-朝鲜满浦,辖长8千米,是中国对朝鲜出境的重要线路之一。

5)人才优势

目前通化市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县级职教中心全部通过省重点校验收进入全省百强校行列,是全省首个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入省级重点校行列的地区。近年来,通过科学布局,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探索多元办学新路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的地方特色开始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化市政府已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通化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通化市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给予企业助力,大力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持续为企业招引高校毕业生。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在霸王潮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一区十景。一区即入口服务区,十景包括东北亚湿地科普馆、活水梯田、生态鸟岛、湿地花园、稻作文化园、渔趣园、观湖庄园、山城乐园、湿地民俗园、十里湿地长廊。项目同时建设特色民宿二十间。

1)入口服务区。主要包括景区主入口、游客广场、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打造以交通集散为主要功能的湿地印象景观区。

2)东北亚湿地科普馆。引进世界一流的声、光、电技术手段,打造参与性强的游客智慧服务中心和湿地科普展示中心。

3)活水梯田。在该区域范围进行微地改造,使之成为层层递进的梯田结构,打造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集生态科普、观光娱乐、特色体验于一体的人工景观梯田。

4)生态鸟岛。以观鸟、亲鸟为主题,打造集生态保育、鸟类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湿地飞鸟乐园。

5)湿地花园。种植大面积荷花,利用人工浮床技术打造水上浪漫花园。

6)稻作文化园。依托湿地霸王潮贡米资源,打造以稻田观光、农耕体验、特色休闲、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湿地农耕文化体验园。

7渔趣园。利用湿地水资源,建设集水上休闲、滨水娱乐、渔家餐饮于一体的渔趣乐园。

8)观湖庄园。建设果园及食用菌种植基地,借助山地的制高点,建设风景秀丽的观景山廊。

9)山城乐园。以运动健身为主题,建设素质拓展、自驾休闲、亲子娱乐、山林度假等项目,打造成为集安市郊野体育运动公园。

10)湿地民俗园。利用周边古朴的村落资源,打造独具异域风情的湿地民俗体验园。

11)十里湿地长廊。主要打造“纯真原野”、“农耕年华”、“经天纬地”、“照临四方”四大主题景观段,打造集生态观光、主题体验、特色游憩于一体的湿地景观长廊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4.4亿元,其中建设投资4亿元,流动资金0.4亿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8000万元,年利润7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3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5.9%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对湿地保护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1.5项目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及其他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财源镇。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集安市财源镇甲乙村民委员会

地址:集安市财源镇甲乙村

2.2合作方概况

集安市财源镇地处集安市西北部,东南与花甸镇接壤,南、西南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相连,西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北甸子镇毗邻,西北、北临浑江与通化县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江甸镇隔江相望,东北与头道镇交界,距集安市区88千米,区域总面积173.72平方千米。

集安市财源镇大力推动“财源风、鱼米韵、三江源、故乡情”品牌建设,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党组织“领头雁”引领效应为推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全面做好打造全域旅游的“大文章”。发展壮大“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集安市财源镇甲乙村民委员会

  人:郑庆全

联系电话:+86-13944511372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人:王良臣

联系电话:+86-435-3199017  

          +86-18643036783

电子邮箱:thsswjtc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