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通化市医药物流仓建设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医药物流是指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医药物流是药品、医疗器械等在空间上的转移,贯穿于整个医药产业链中,为我国医药行业的流通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项目利用现有闲置的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对外寻求合作,建设高效装卸能力、短期存储能力、低故障率、自动温度湿度控制的智慧医药物流仓。

1.1.2 市场前景

1医药物流产业现状

在医药物流产业链上,主要涉及行业供应企业、医药物流企业和药品消费终端。其中上游环节主要包括药品生产以及商贸企业;中游环节为药品的流通环节,主要为药品物流企业,可以分为附属于药品集团的内部子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医药消费终端是指药品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全国各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

图表1   医药物流产业链图

医药行业可以分为制药行业与医药流通行业,其中,医药流通业对产品的存储以及运输就有着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医药物流领域一直由国有企业垄断。但随着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实施,以及按病种付费DRGs、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治理等政策陆续出台,生物医药产业组织特征和医药物流行业也在逐渐改变。

目前很多医药流通企业通过物流规划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物流输送技术和仓库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自动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另外,医药物流受到新药研发的刺激,新药在研发成功后被推广至市场销售,物流产业必须注意市场用药的变化,医药物流的服务模式也在加快演变,由以前的线下批发服务向线上电商服务演进,所以物流服务企业需要更高频的仓储和配送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达到2988.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1%。未来,我国医药物流将至少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长。

图表2   2016-2022年中国医药物流总额及增速

2医药物流仓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推进医药物流建设,国家对医药物流政策经历了从“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到“发展现代绿色医药物流”再到“发展互联网+药品流通模式”的变化。“十一五”时期,提出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十二五”时期,提出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省级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十三五”时期,提出发展现代绿色医药物流,培育大型现代药品流通骨干企业“十四五”时期,提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药品流通领域广泛应用。

与国外医药商业领域高度集中相比,我国医药商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仍然处于拼速度,抢地盘,力图取得发展先机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从市场占有率看,2021年,我国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4.5%,同比提高 0.8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药品批发市场总规模的94.1%。美国医药流通CR3(是指业务规模前三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高达96%,法国医药流通CR3高达95%,日本医药流通CR3达到80%,我国医药流通CR3仅为33.32%,与世界先进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20221028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描绘出“十四五”期间总体发展目标。着力破除药品流通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能力、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成为行业主旋律。

物流是医疗行业供应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具有“时间敏感、温度敏感、成本敏感、安全敏感”等特点。截至2021年底,纳入我国医药物流直报统计的企业共有412家,配送货值达18393亿元,共建有1253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1261m²;这些企业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6454辆,其中冷藏车占17.8%、特殊药品专用车占1.1%。根据外部机构调研统计,目前,全国已立项拟建设大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企业不低于150家。

数据显示,2021年,在新冠疫苗集中批量上市、生物药规模增长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费用总额已突破200亿元。初步测算,2030年医药冷链物流费用总额将突破600亿,年平均增速12%以上。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企业边界被打破,信息技术倒逼产业链强化供应链协同,实现了药品的全程可追溯、可监控、可调度,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以自动立体库、高速分拣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WMS仓储系统与TMS运输管理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实现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医药物流行业作为我国医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显著。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药物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医药物流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18月,商务部、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支持医药等专业化物流发展。

202110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持续提升行业集中度;鼓励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推动药品冷链物流规范发展;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推动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与升级。

为支持东北地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2023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示范区将承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绿色载能、现代化工、现代纺织、文化旅游七大产业。项目位于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属于七大承接产业中的医药健康项目。

2)资源优势

通化地处长白山西南麓,药用资源丰富,享有“三大天然药库”“中国人参之乡”和长白山道地药材主产地的美誉。

通化市人参留存面积5.5万亩、林下参调优至36万亩,年鲜参产量1.3万吨。通化市常年种植五味子、贝母、桔梗、细辛、天麻、龙胆草等20余种道地中小药材,种植面积6.43万亩,产量2.5万吨。

3)产业优势

医药产业是通化市支柱产业之一,具有相对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转型前景。通化市作为著名的“中国医药城”“中国人参城”,现有医药类企业104户,持有3582个文号,独家品种153个。其中中药文号2274个,常年生产品种875个;化药文号1286个,常年生产108个;生物药文号19个,常年生产12个;辅料文号2个;基药目录695个,其中:中药文号391个、生物药文号8个、化药文号296个;中药保护品种10个文号;国家医保目录1321个,其中:中药720个文号、化药555个文号、生物药16个文号,中药获批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72户,医药上市公司6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2户,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产值146.3亿元,同比增长1%。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6家,其中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73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46个。

通化县医药产业尤其是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东宝药业、安睿特、通化康缘玉金、安宇生物制品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集聚区,以华夏药业、白山药业、吉通药业、金汇药业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系列中成药生产基地,以振国药业为代表的抗癌系列药物生产基地。

4)区位优势

通化区位独特,开放空间巨大。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核心区,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我国最东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陆海联通互动的重要联接带,是东北东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拥有公路、铁路国家级口岸各一处;途经通化的高速公路7条;运营铁路467公里;开通通化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台州、大连等航班。沈白客运专线、集桓高速公路和通化机场扩建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5)人才优势

目前通化市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县级职教中心全部通过省重点校验收进入全省百强校行列,是全省首个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入省级重点校行列的地区。近年来,通过科学布局,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探索多元办学新路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的地方特色开始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化市政府已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通化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通化市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给予企业助力,大力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持续为企业招引高校毕业生。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利用现有闲置的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项目进行改造。

项目占地面积300亩,仓储中心建筑面积23万㎡,经省药监部门通过的GSP标准的库房建筑面积2,冷库建筑面积5000㎡。改造内容包括院区修复,仓储中心修缮、功能改造,采购冷链运输设备,冷库修缮建设,库房设计修整,物流数据化建设。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5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

图表3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45000万元,利润1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0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4.0%

图表4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医药物流的建设对于保障药品质量与安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应对突发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后,可助力通化县医药企业发展,补充产业链断层为县域内医药发展做好配套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他方式可面议。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 项目建设地点

通化县经济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通化县经济技术合作服务中心

地址:通化县快大茂镇团结路557号

2.2概况

通化县位于长白山南麓,幅员面积3577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开区,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万人,农村人口9.8万人,素有“长白门户·吉辽咽喉”之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三度荣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和“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县国家级荣誉达80余项。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9.7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4.2亿元,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8元。

通化县坚持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形成了医药、食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矿产、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202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6.7亿元,位列全市第一(不含通钢),增长2.7%。以东宝集团、安睿特、安宇、青山实业、四方山铁矿、华夏集团、通石化、振国集团、宏信研磨材、通天、大泉源酒业、奥禾食品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实力雄厚;东宝重组人胰岛素、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振国抗癌中药、华夏苦碟子注射液、宏信研磨材绿碳化硅超细微粉、一洋元秘-D、通天葡萄酒、通石化石油修井机等名优产品享誉中外;正在全力建设中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打造长白山人参产业领军品牌。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县经济技术合作服务中心

  人:韩敏

联系电话:+86-18626537770    

电子邮箱:9375120@qq.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人:王良臣

联系电话:+86-435-3199017

          +86-18643036783

电子邮箱:thsswjtc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