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光伏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光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光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光伏技术具有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安全可靠、模块化设计与灵活性、长期投资回报高、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多领域应用潜力大等特点。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排放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包括光伏复合项目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光伏复合项目主要是利用设施农业用地将光伏发电的项目与农业种植、养殖业等其他业态组合在一起建设的一体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中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1.1.2 市场前景
(1)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现状
在传统能源资源紧缺以及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背景下,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因而世界各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发展。
同时光伏产业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现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全球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也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全球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容量自2013年38GW增至2023年的390GW,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7.63%。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由2012年101.7GW增长到2023年的1546GW,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再创新高。
从装机量来看,中国、美国、印度是整个光伏市场里的三大市场。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第一位的市场以来,对市场的稳定和价格的波动都有直观的影响。美国一直是全球第二位的市场,此外印度、巴西、欧洲这几个区域的市场是比较领先的。
(2)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及预测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对光伏产业进行了前期规划,2002年进行“送电到乡”,以推动光伏产业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实现了光伏年装机量从kW级到MW级的转变。2009年“金太阳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后,《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持续出台,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保障。2020年,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光伏作为我国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产业,其发展受到更进一步重视。国家在“十四五”期间首次将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定义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能源,对其发展采取了强有力的支持措施。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到2023年光伏装机量大幅回升。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54.88GW,同比增长13.86%。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达到87.41GW,同比增长59.27%。2023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12%。这一数据在2013年仅为12.92GW,2013-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达43.95%。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614.07GW,同比增长54.6%。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仅为19GW,2013-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达42.92%。光伏产业在国家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项目由具有发电指标的企业投资,拟采用并入国家电网的消纳方式。项目结合区域内地势建设光伏项目,综合利用沉陷区废弃地、荒山荒坡,使得荒山坡变废为宝,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目标,市场前景良好。
1.1.3技术分析
项目采用的技术为光生伏特发电技术,即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光电转化率相对较高,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应用广泛。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发布关于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鼓励开发智能化、数字化的户用智能光伏产品及系统,实现即插即用、安全可靠、使用便利,促进户用光伏市场发展。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调动农村农民发展新能源的积极性,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
2022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委发布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做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培育新能源产业,壮大一批骨干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伏产品制造企业。
2022年3月,吉林省发布《吉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全面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光伏装机800万千瓦以上。
《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通化市清洁能源比重。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推动风电项目建设。
2023年4月10日,通化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通化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全市加快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在现有扶贫光伏项目基础上,加快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利用党政机关、学校、商场等公共建筑屋顶和废弃矿区及乡镇自然人屋顶,科学布局一批地面及屋顶光伏项目。项目属于《通化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清洁能源重点项目。
为支持东北地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示范区将承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绿色载能、现代化工、现代纺织、文化旅游七大产业。项目位于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属于七大承接产业中的绿色载能项目。
(2)资源优势
通化市位于吉林南部,按最新太阳能资源划分为国家二类地区,太阳辐射年总量在119千卡/平方厘米左右。在大于等于0℃期间,总辐射达113.0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56.5千卡/平方厘米;在大于等于10℃期间,总辐射达87.8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43.9千卡/平方厘米。辉南县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左右,有效日照时数约为1300小时。
九十年代辉南县杉松岗镇是吉林省焦煤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地下煤炭资源的枯竭,遗留下大量的沉陷区废弃地、荒山荒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辉南县杉松岗镇煤矿沉陷区,总面积16.5平方千米,矿区幅员面积约9.6平方千米,杉松岗镇地势平坦,天气以晴日居多,夏秋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1589小时,属于光照资源较好区域。
项目结合区域内地势建设光伏项目,综合利用沉陷区废弃地、荒山荒坡,使得荒山坡变废为宝,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有效利用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目标。
(3)土地优势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通化市辉南县杉松岗镇煤矿沉陷区,主要包括岗前村、岗后村及周边区域,建设区域均为无法耕种的丘陵荒地,土地性质为国有建设用地。
(4)产业优势
通化市能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8.9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7%。电力装机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通化市电力装机容量114.7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2.31%;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4.7万千瓦(常规水电47.41万千瓦、光伏发电5.79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7.69%。
2020年,通化市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增加到8座。全市共有220千伏公用变电站7座,共有主变压器13台,变电总容量为1620兆伏安;共有220千伏公用线路21回,线路总长度728.29公里;共有66千伏公用变电站65座,共有主变压器107台,变电总容量为1524.33兆伏安;共有66千伏公用线路69回,线路总长度1473.39公里;10千伏中压配电网共有公用变压器6326台,容量1632.97兆伏安;共有10千伏公用线路275条,线路总长度4642.32公里。
(5)交通优势
辉南县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省道朝长、营白、桦辉公路与县内公路相互交叉,形成网状主体公路框架。抚松至长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沈吉、宇辉铁路穿境而过,直达沈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列车方便快捷。长春龙嘉机场座落在一小时经济圈内。
(6)人才优势
目前通化市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县级职教中心全部通过省重点校验收进入全省百强校行列,是全省首个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入省级重点校行列的地区。近年来,通过科学布局,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探索多元办学新路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区域办学优势开始显现,职业教育的地方特色开始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化市政府已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通化师范学院等省内高校科研单位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通化市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给予企业助力,大力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持续为企业招引高校毕业生。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约3000亩,主要建设与农业种植、养殖业等业态一体化的光伏复合项目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规模预计为10万千瓦。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5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5347万元,流动资金9653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400万元,利润7500万元,投资回收期8.3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3.6%。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可以拉动国内制造业、建筑物等相关产业发展,还将带动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发展。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涉及众多领域,光伏产业每增加1兆瓦装机容量,就可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项目建设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同时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1.5 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通化市辉南县杉松岗镇。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辉南县商务局
地址:辉南县朝阳镇朝阳大街100号
2.2 概况
辉南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北部、长白山西麓,是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是进出长白山的重要通道和门户。辖区面积2275平方公里,人口32万,有19个民族,辖10镇1乡、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1万亩,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1亿斤左右。
2023年,辉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例为24.1:23.6:52.3。
辉县市商务局是辉县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主要职责包括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政策,拟订全省相应的发展规划以及规定、办法和措施,研究流通体制改革并提出建议;负责推进全省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2.3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5100
联 系 人:刘麒
电 话:+86-435-8222071
电子邮箱:hnjh2071@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联系人:王良臣
联系电话:+86-435-3199017
+86-18643036783
电子邮箱:thsswjtc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