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通化市 > 招商项目
梅河口市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时间:2025-03-28 16:21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动力电池回收是指对已使用过的废旧动力电池进行收集和再利用的过程。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

图表1  动力电池回收方式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梅河口市,建成后可形成年回收铅酸电池10万吨、锂电池1万吨能力。

1.1.2市场前景

1)动力电池回收量

随着动力电池的集中退役,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开始进入发展期。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由12.9万吨上涨至30万吨,2023年达到32.4万吨。2024年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图表2  2019-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量趋势

2)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

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量已达到22.5万吨,同比增长了121%根据工信部相关数据,提出,2024年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突破30万吨,同步增长约33%

图表3  2022-2024年总共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

3)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397亿元。动力电池普遍拥有5-8年的使用寿命,根据2020-2022年第二轮周期来推算,2025年前后有望出现新一轮动力电池退役潮,同时叠加近期国务院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望迎来巨大需求。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480亿元。

图表4  2019-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

4)动力电池回收渠道

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国家统一的回收渠道,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抢占市场的阶段,因此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较多且较为杂乱,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主要包括电池厂、整车企业、第三方运营企业、拆车厂、保险公司、个人用户。其中,电池厂渠道占比50%,整车企业占比20%

图表5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占比情况

图表6  动力电池回收渠道重点企业

5)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

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共有15446个,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从区域分布来看,回收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回收服务网点超1000个,分别为1547个、1141个、1138个、1078个,占比分别为10.0%7.4%7.4%7.0%。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福建、湖北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5-10名。

图表7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TOP10省市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为三类:汽车企业的官方回收渠道、汽车企业下属或者专业的拆车公司、具备《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证》《危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等各种资质的新能源企业。

6)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

为了规范行业发展,2018年,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五批企业白名单,共计156家,这些企业被视为电池回收的“正规军”。其中,梯次利用方向的企业96家、再生利用方向的企业60家,具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双资质的企业仅12家。由此可见,在约12万家企业的庞大体量下,拥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占少数,多数企业仍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

图表8  中国废旧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企业数量统计情况

超千亿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万家企业相继涌入。2021年以来,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注册大幅增长,2023年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注册量4.60万家,2024年注册量4.69万家。

图表9  2019-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

7)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着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仅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扩大,也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未来几年内将有大量动力电池面临退役,这为回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使得回收过程更加高效、环保。例如,一些企业研发出了自动化拆解、快速分选成组、剩余寿命评估、有价组分综合回收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回收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此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蓄电池的退役量也将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产生退役动力电池24万吨,预测,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104万吨,2030年预测将达到350万吨。

图表10  2020-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测

动力电池退役量的逐年上升,市场对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回收废旧电池获取有价值的金属资源,还可以通过提供回收服务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1.3技术分析

锂电的回收再利用是指将退役锂电池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手段进行拆解,达到回收镍、钴、锰、锂等金属元素及其他可回收材料的目的。目前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湿法回收、火法回收和生物回收等。

湿法回收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对电极材料中的金属进行选择性的溶解,再分离浸出液体中的金属元素。该技术具有回收率高、产品纯度较高、能耗较低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回收技术。

火法回收是指通过高温手段将废旧电池中的杂质去除,最终提取出含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细粉状材料。该技术操作工艺简单,效率比较高,适应于处理大量或者结构较为复杂的电池。

生物回收是指利用微生物等的代谢过程将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选择性浸出,实现提取高值金属元素的目的。该技术对环境友好,但是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技术尚不成熟。

项目采用湿法回收方式对退役电池进行回收。同时,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确保废旧动力电池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置;在拆解、破碎和分选过程中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将其送至专业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置。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4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体系,推动规范化回收、分级资源化利用。

2024814日,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要求相关企业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冶炼或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提取回收。其中,冶炼过程锂回收率应不低于90%,铜、铝回收率应不低于98%,破碎分离后的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低于1%,杂质铜含量低于1%

2022321日,梅河新区党工委、梅河新区管委会、中共梅河口市委、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印发《梅河口市支持“4+3+N”主导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设立支持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装备制造业适用于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装备制造和重大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不新增用地且设备投资额300万元以上的“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及非限制类、淘汰类的新设备(含国产和进口)项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装备制造业项目。经省级相关部门认定为首台(套)等装备类新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 500 万元的项目,一次性给予资金奖励30万元。

2)资源优势

“十四五”期间,梅河口在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产业发展等方面,赋予高新区更多自主权,允许先行先试。并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充裕的建设用地。

《梅河口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全市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万千瓦。到2030年,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明显提高。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优化清洁电力资源配置,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稳步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推进曙光变电站220千伏项目。到2030年,电网基本具备5%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3)产业优势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作为梅河口市新规划建设的产业,已经开工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园,深化与北汽集团、青岛双星集团、东旭集团合作,引进北汽集团建设汽车改装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东旭集团建设新能源汽车、高端盖板玻璃、药玻加工制造项目。同时,已经与一汽集团、富维安道拓、东旭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在汽车配件制造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梅河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量。“十四五”期末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4)人才优势

近年来,梅河口市委把人才作为建设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第一资源”,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梅河口市“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方案》《梅河口市关于“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大力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5)区位优势

梅河口区位优势突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梅河口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吉林省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国道202线、303线贯穿全境,与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沈吉、营松、营梅、集双过境高速公路,构成接轨长吉图、沟通渤海湾、连接长白山的综合交通体系。与长春、吉林、四平3座城市构成全省4个重要节点,与吉辽两省10多个县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辐射带动周边400多万人口。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回收铅酸电池10万吨、锂电池1万吨能力。

1.2.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90000㎡,建筑面积72000㎡,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等,购置电池包拆解线、梯次利用生产线、电池处理线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6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000万元,流动资金12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9000万元,利润1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1.7%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对退役动力电池中的有价值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当地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梅河口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康美大道555号。

2.2概况

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成立于20022月的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占地5平方公里,201912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9.82平方公里。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2020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二,先后荣获“国家火炬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梅河口高新区深入落实4+3”产业体系,规划“五园一城一中心”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了医药健康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特医食品城、东北亚果仁集散中心,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天衡医药、鲁南制药、泸州老窖、传化物流等行业领军企业。“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注册企业增加至3778户,先后荣获国家火炬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实力考评中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2位。2023年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103.3亿元,占全市的77.9%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5000

  人:张义珍 

 话:+86-13630716007

电子邮箱:mhxqjhj@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系人:穆占垣

电话:+86-15643552255  

      +86-435-4326686

邮箱:4965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