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智慧园区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园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和管理,实现园区内人、物、环境等要素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智能响应。智慧园区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水平,还对整个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系统,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为城市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发展前景。
智慧园区作为新一代的园区管理模式,主要具备智能管理与监控、资源优化与节能、智能安防与应急管理、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智能服务与体验提升等功能。
图表1 智慧园区特点

智慧园区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生态园区、教育园区等多个领域。在产业园区,智慧园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在科技园区,智慧园区可以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生态园区,智慧园区的绿色低碳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园区,智慧园区可以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梅河口市,主要建设园区5G网络、智慧园区平台。
1.1.2市场前景
(1)智慧园区市场规模
为调整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扩大产业优势,政府出台多项补贴政策,鼓励发展园区经济。我国开发区主要以省级开发区为主,占全国开发区73.62%的份额,推动我国各省份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拉动区域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部分县级及以下开发区提供多个就业岗位,解决县域、乡镇居民就业问题,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共有开发区2543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93个、省级开发区1850个。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国传统园区正在逐步向新区过渡,由单一产业或服务向综合性产业发展,尤其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正在向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生产特征的产业和服务转型,为园区产业发展寻求新动能。
图表2 中国开发区份额占比

目前,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园区建设特色,正加紧智慧园区建设。
智慧园区依托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规划建设,通常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物流园区等,其中,生产型园区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服务型园区。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智慧园区在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约为1543亿元,同比增长10.3%;全球智慧化发展持续加码,我国2023年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6%至1722亿元,到2025年有望突破2200亿元。智慧园区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被视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随着开发区数量的增多,智慧园区的需求也随之上涨,市场稳步增长。
图表3 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及预测

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分析相关资料显示国家级智慧园区市场占比最大,达到了50%以上,地方级智慧园区占比30%,成为市场第二大力量。从智慧园区方案类型来看,园区综合治理市场占比最高,超过30%。园区综合服务、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市场也相对较大,市场占比超10%。智慧环保、智慧安防、政务服务、园区大脑市场占比不足5%。
图表4 中国智慧园区行业解决方案市场占比情况

(2)智慧园区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智慧园区还处于发展的过渡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智慧园区的建设没有从顶层设计,只是将孤立的烟囱式子系统拼凑搭接,各个系统间存在着信息壁垒,数据无法共享,智慧化应用水平低,运营效率低,用户感知度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园区建设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发展着,尤其借着“新基建”这股东风,智慧园区建设必将迎来大发展。
未来,智慧园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技术融合与深度应用: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发展,智慧园区将更加注重技术间的深度融合与深度应用,以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例如,通过5G网络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稳定连接,为更多应用场景的实现提供可能;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智慧园区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园区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
个性化服务与用户体验提升:智慧园区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和体验的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例如,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智能导航和远程办公支持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开放合作与生态构建:智慧园区将建立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园区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动园区的持续发展壮大。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政策引导与标准制定: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加强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确保智慧园区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将为智慧园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标准,支撑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智慧园区发展前景
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园区将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繁荣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智慧园区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园区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为管理和服务带来更高的效率和便捷。此外,政府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为智慧园区数字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智慧园区将有效应对城市管理和资源利用的挑战,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行业内竞争将日趋激烈,大型基础设施供应商、信息技术公司和智能设备制造商等将展开竞争,通过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来抢占市场份额。然而,行业内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共同推动智慧园区数字平台建设行业的繁荣与进步。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与智慧园区相关的政策及指导意见,为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过程用能管理,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节能提效,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
(2)产业优势
梅河口高新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秉承“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盘活国有资产,增加国有平台公司“造血能力”,全力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下设2家专业平台公司(梅河口市河东城镇化置业有限公司、梅河口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为梅河口高新区管理运营“四大园区”(健康食品产业园、科技孵化器、果仁产业园、慧谷工业园)。截至2023年末,健康食品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达到15户,实现产值4.5亿元;果仁产业园签约企业达到9户,实现满园运行。
(3)区位交通优势
梅河口市区域中心优势突出,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处于长春和沈阳两大经济圈的区位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环绕着吉辽两省10多个大中城市,辐射人口400多万人。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道202线、303线贯穿全境,与沈吉线、四梅线、梅集线,沈吉、营松、营梅、集双过境高速公路,构成接轨长吉图、沟通渤海湾、连接长白山的综合交通体系。
梅河口市距省会长春271公里,距通化市区120公里,位于沈吉、长通两线的交汇点,是吉林省东南部交通要道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煤炭生产集聚地,同时也是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园区5G网络建设、智慧园区平台建设两部分。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开展园区5G网络建设,利用5G等新兴技术,升级改造园区网络和企业内网,为园区提供灵活、可靠、安全、定制化网络服务。
(2)开展智慧园区平台建设,以全面感知、智能连接和平台化管理为基础,利用新一代物联网设备,对园区全面进行感知、监测、分析、管理、整合,通过建设智慧消防、智慧安防、人行管理、园区停车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监测、设备智能化管理,将数字化园区各环节的数据实时同步,通过可视化平台对智慧园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决策。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
图表5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 单位:万元人民币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00万元,利润3300万元,投资回收期9.6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3.2%。
图表6 主要财务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结合园区产业实际需求,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内外部多方主体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能够为企业提供能耗监测、节能减排建议、定制化政策咨询及市场分析等更快速、更便捷的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环境。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省梅河口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康美大道555号
2.2概况
吉林梅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2月的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占地5平方公里,2019年12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9.82平方公里。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2020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二,先后荣获“国家火炬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梅河口高新区深入落实“4+3”产业体系,规划“五园一城一中心”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了医药健康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建筑及其配套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特医食品城、东北亚果仁集散中心,成功引进四环制药、步长制药、天衡医药、鲁南制药、泸州老窖、传化物流等行业领军企业。“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注册企业增加至3778户,先后荣获国家火炬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实力考评中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2位。2023年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103.3亿元,占全市的77.9%。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5000
联 系 人:张义珍
电 话:+86-13630716007
电子邮箱:mhxqjhj@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梅河口市商务局
联系人:穆占垣
电话:+86-15643552255
+86-435-4326686
邮箱:49652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