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延边州 > 招商项目
延边州进口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1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老百姓对蛋白和油脂的需要越来越多。但由于中美贸易纠纷愈演愈烈,包括对美国大豆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出现了大豆短缺的危机,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大豆产品供应渠道的多样化。

毗邻中国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耕地辽阔,加上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中国企业前去开展农作物种植,产量逐年快速增长。据了解,未来5年内,俄罗斯将扩充种植面积同时,俄罗斯农作物质量好、产量高,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基本元素,质量是远高于国际标准的。

本项目主要进口俄罗斯各类农产品,珲春毗邻俄罗斯,拥有国家一级对俄口岸,粮食运输便利。项目可依托周边优良海港优势,全力实施“借港出海”战略。项目可利用珲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产品B2B交易平台,实现从产品加工到“互联网+销售”的快速转换。

1.1.2市场前景

(1)农产品进口市场

近年来,在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政策引领下,为农产品进口贸易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主要覆盖粮食、畜产品、食用油等。2013—202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金额从1188.7亿美元增加到2360.6亿美元。同时,粮食、畜产品等主要品类农产品进口规模呈现增加态势。2013—202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从6340万吨增加至9108万吨,玉米进口量从326.6万吨增加至2062万吨,牛肉进口量从29.4万吨增加至273万吨,猪肉进口量从58.4万吨增加至286万吨。

我国进口农产品主要品类包括大豆、玉米、小麦、大麦、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牛肉、猪肉、禽肉等,以初级农产品为主。2022年,粮食是我国进口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品类,粮食进口量为1.47亿吨,占我国初级农产品进口量的80.2%,食用油占比4.5%,干鲜瓜果及坚果占比4.1%,畜产品(含禽肉、猪肉、牛肉、羊肉等)占比4%,食糖占比2.9%,水产品占比2.1%,乳品占比1.8%,如图1所示。我国粮食方面,主粮基本自给自足,进出口量极少,进口品类主要是大豆、玉米等非口粮品类。

图1 2022年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数量

从农产品进口金额来看,粮食也是我国进口金额最多的农产品品类。2022年,粮食进口金额为5499.9亿元,占我国初级农产品进口金额的46.3%,畜产品(含禽肉、猪肉、牛肉、羊肉)占比17.9%,水产品占比11.2%,干鲜瓜果及坚果占比8.7%,乳品占比7.8%,食用油占比6.7%,食糖占比1.5%,如图2所示。

图2 2022年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金额

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500万吨。大豆是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品种,也是缺口中最大的品种,到2025年末预计缺口将达到1.05亿吨。

稻米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需求,预计2025年进口量将达到413万吨。小麦进口规模将较目前有所扩大,预计2025年进口量将达到543万吨。2025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增长到560万吨。中国以进口大豆为主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改变,预计2025年进口量将达到9662万吨。

(2)农产品加工市场

2022年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23.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3%。其中,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市场规模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非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市场规模约7.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0.5%。从结构来看,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占比68%,非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占比32%。

2023年全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将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制造业(包括食用类和非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将实现营业收入约13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8%;利润总额将达到约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0%。从结构来看,食用类和非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将分别占制造业营业收入的7.5%和3.5%,利润总额的2%和1%。

在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中,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是主要的细分领域。2022年这些细分领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2万亿元、1.63万亿元、1.18万亿元、0.84万亿元、1.91万亿元、0.70万亿元和0.62万亿元,占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2%、15.5%、11.2%、8.0%、18.1%、6.7%和5.9%。2023年,这些细分领域的营业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达到2.10万亿元、1.78万亿元、1.29万亿元、0.92万亿元、2.08万亿元、0.76万亿元和0.68万亿元,占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4%、15.6%、11.3%、8.1%、18.2%、6.7%和6.0%。

未来全球农产品和加工行业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全年市场规模约为17.5万亿元,2018-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4.5%,从核心市场看,中国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市场占据全球约20%的市场份额,为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且增速高于全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3.5万亿元,2018-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5%。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推动位于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县城集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水平,配齐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等设施,打造一批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强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9商务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农商互联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中指出: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脱贫地区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扶持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流通企业建设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平台,强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服务,完善仓储物流、供能供热、废污处理等设施,力争在每个农牧渔业大县(市)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同时建设一批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2)区位优势

珲春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我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之一。是中国经由日本海连接北美、北欧的最近点,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5公里。以珲春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0个港口,珲春口岸距俄罗斯波谢特港42公里、距扎鲁比诺港63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港180公里;圈河口岸距朝鲜罗津港48公里,距清津港127公里。珲春至上海、宁波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项目成功运营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港由上海、宁波扩展到广东黄埔、汕头、福建泉州、海南洋浦等港口,运货种类由煤炭扩大到粮食、木材和黄铜,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条出海大通道逐步形成;距珲春仅1小时路程的延吉空港开通了1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吉林至珲春客运专线于2014年建成。

(3)产业优势

珲春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所谓“金”,是指珲春分布着吉林省第二大黄金带,铜、铝、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所谓“木”,是指珲春森林覆盖率高达85%,活立木蓄积量达5128万立方米;所谓“水”,是指珲春的水系发达,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湿地面积大,水资源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倍;所谓“火”,是指珲春蕴藏着吉林省最大的煤田,煤炭远景储量达12亿吨;所谓“土”,是指肥沃的黑土地,孕育出各种天然绿色食品,其中尤以参茸产品、富硒稻米、富硒苹果驰名全国。除此之外,珲春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达1270多种,堪称世界级的“生态宝库”。

毗邻珲春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俄罗斯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石油、天然气、煤炭、林木等储量均位列世界前三位。俄罗斯远东捕鱼区是世界性渔业高产区,海洋鱼量占全俄海洋鱼总量的80%。每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集散的水产品高达百万余吨。远东地区还有勘察加、马加丹、北方四岛等海产品集散地。与珲春相邻的滨海边疆区煤炭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广阔,林木储量充足。

(4)技术优势

延边大学农学院拥有五个系七个本科专业(农学、园艺、园林、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一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六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三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两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B类”和“新兴交叉学科”,一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设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吉林省肉牛科学与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以及延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化生产、基因修饰克隆猪的生产与应用等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了3个校内和6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园区将主要打造物流区域、仓储区域、加工区域等。

年加工进口农产品100万吨。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2854.12万元,利润10570.82万元,投资回收期5.73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21.14%。

1.4.2社会评价

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延边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相关产业。通过精深加工,极大提高农产品产业附加值。直接带动产业区域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间接带动当地深加工过程中所需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的需求,增加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项目选址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地址:珲春市近海街道合作区2号小区

2.2单位概况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自1992年10月21日动工兴建以来,重点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六通一平"(供电、供水、供热、排水、通讯、道路、平整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071万元。起步区及边缘的道路工程基本开通,已铺设混凝土路面主干道长4公里,小区次干道2公里,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主干道两侧绿化带植树已经完工。排水工程的污水、雨水管全部联网,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的排水设施。起步区内已形成了功能配套的水管网。完成了从珲春节电厂到合作区的架空送电线路,建设了相应的开闭所、变电所、变压器和一批路灯。供热管网已投入运行,可满足起步区内生产、生活的需要。程控电话已与市区联网,合作区终局容量为12万门的通信枢纽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平整场地90多万平方米。

中俄珲马铁路图们至珲春段已正线贯通。珲春至俄罗斯马哈林诺段路计划1996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与之配套的珲春国际铁路换装站和铁路客运站正在加紧施工。珲春与长春、哈尔滨均有公路、铁路相通。

珲舂市现已开通2.3万门国际直拨程控电话,并开通了移动电话、自动寻呼台和中文BP机台,开通了珲春至海参崴、珲春至斯拉夫扬卡、中方口岸至俄方口岸的三条国际线路。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联 系 人:张文龙

电话:15944390002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电话: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