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生物活性肽就是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是具有生理作用的介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分子聚合物,小至由2个氨基酸组成,大至由数百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
食用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从其中分离和纯化的物质,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其他寄生物的作用,还有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和高胆固醇症的作用。欧美发达等国家已经广泛的将生物活性肽投入生产并运用于人类保健功能食品中,但在我国投入生产和已经生产出的食品生物活性肽还屈指可数。
本项目以高产而优质的菌菇为原料,采用“生物转化法”酶催化生物降解技术,在生产工艺上创新传统的水提和有机溶剂提取技术,把菌菇的蛋白质转化成了肽,提高了菌菇利用价值,并开发菌菇功能性食品、地方特色休闲食品和保健品。
1.1.2 市场前景
(1)全球食用菌产业市场分析
食用菌,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蕈菌是在自然界中生长着的一类大型真菌,是真菌中进化最高级的,能产生肉眼可见、供人采摘的子实体。世界上已知可供食用的真菌达到2000余种,其中能够人工大面积栽培的约50种。目前,中国已知可食用菌品种有35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平菇、草菇、杏鲍菇、木耳、猴头菇、灵芝、松茸、冬虫夏草、茶树菇、口蘑、银耳、黑皮鸡枞等。
在世界范围内,亚洲、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大都采用工厂化种植技术,工厂化食用菌占有率达90%甚至95%以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已成为食用菌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食用菌产业发展从大到强的必经之路。据统计,2022年全球食用菌产量达到5629.9万吨,市场规模为700.9亿美元。

图表1:2013-2022年全球食用菌生产现状与市场规模
蘑菇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多糖、三萜、多酚、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锗。因此,这些提取物被用作配制多种药物或补充剂产品的成分,这些产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失眠、增强免疫力、活力、高胆固醇血症和癌症。蘑菇富含酚类、多酚类、萜类、硒、多糖和维生素等几种关键的皮肤有益化合物,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抗衰老、抗皱、美白和保湿效果。此外,消费者对带有天然或清洁标签的产品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因此,菌类全球市场十分乐观。
(2)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助推菌菇活性肽食品产业发展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到目前已经是全球生产大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滑菇、银耳、秀珍菇、草菇、鸡腿菇等60多种。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食用菌产量为4175.85万吨;我国作为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食用菌产业正在从消费理念、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多方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对健康食品食用菌的消费需求,加快生产方式的变革,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逐步迈开步伐,实现大国崛起之梦。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深化,在生产技术和装备制造的推动下,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拥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的规模化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加速扩充产能抢占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2020年以来,随着食用菌行业产能的扩张,短期内市场需求的增长无法快速消化新增产能带来的供给增加,工厂化菇类产品利润率总体下滑,加之其他因素对消费、物流等的影响,工厂化菇类销售价格出现波动与下滑。受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因素的影响,不少工厂化企业停产、转产或是减产。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工厂化食用菌产量为323.6万吨,工厂化率为7.75%,工厂化食用菌企业数量为358家。

图表2:2013-2022年我国工厂化食用菌产量及企业数量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34.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9%;出口数量为57.88万吨,同比增长16.77%。2022年,中国香港是我国食用菌及制品出口最主要的市场,出口额为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5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消费量也不断增加,以食用菌为原料加工成的即食食品、调味料、汤包、汤料市场将逐渐扩大,截至2022年我国食用菌消费量为3404.6万吨。
在近年来政府产业政策扶持、大规模食用菌生产基地落地以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推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国食用菌市场规模整体增长,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食用菌市场规模为3279.16亿元;近几年我国食用菌行业平均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从2012年的7303元/吨,增长到2022年的9632元/吨。

图表3:2013-2022年中国食用菌市场规模及均价走势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食用菌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因此,在我国发展食用菌源活性肽食品产业有非常好的前景。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食用菌中的活性物质的研究,食用菌中生物活性肽提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依托龙井市食用菌原材料资源丰富优势,建设菌菇活性肽及其保健品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香菇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香菇足粉中加入6~12倍质量的蒸馏水溶解;
(2)超声波破碎处理,每千克香菇足粉加入10万~20万国际单位纤维素酶,调pH至4.0~5.0,温度40~50℃,水解60~120min;
(3)冷却至室温,氢氧化钠调pH9.5~10.5,5~15℃冷水浴提取20~40min,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加无水乙醇至浓度为83%~85%。4℃下静置60~90min。离心,收集沉淀,烘干得香菇蛋白;
(4)将香菇蛋白溶于40~60倍质量的蒸馏水中,调pH至6.0~7.0,加入0.2%~0.4%复合蛋白酶水解,温度45~55℃,水解150~200min。灭酶,离心,收集滤液;
(5)用0.22μm的滤膜微滤,超滤,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在5~10KD的肽段,真空冷冻干燥,得棕色香菇生物活性肽冻干粉末。用此方法制得的香菇生物活性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醒酒活性。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丰富中医药健康产品供给,以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化妆品、日化产品为重点,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鼓励围绕中医养生保健、诊疗与康复,研制便于操作、适于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在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中增设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支出方向,统筹现有可用于食药用菌发展的相关资金,按照“政府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全省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菌业科技创新、优良菌种研发保育、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建设。
(2)区位交通优势
龙井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长白山东麓,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与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相距18公里,与吉林省东部重要的国际空港延吉机场相距13.5公里,距珲春至扎鲁比诺新航线始发地珲春市110公里,龙井边境线长142.5公里,拥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级陆路口岸。
(3)产业基础优势
龙井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技术支撑,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养生保健、林下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医疗服务、药品研发、保健养生等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建设生物医药和旅游健康产品孵化基地,力促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围绕延边大米、延边黄牛、延边特产三大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新兴产业孵化平台、高新企业集聚平台、示范培训带动平台、科技特派员创业平台、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园区战略联盟平台。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规模
项目建成后,年产8000万吨菌菇活性肽、菌菇功能性食品、地方特色休闲食品和保健品。
1.2.2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基底面积27280平方米,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硬化面积(含道路和简易棚货物堆场)11720平方米),建筑面积83640平方米。项目工程包括标准化厂房、库区、公用工程、服务工程、环保工程、其他工程。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6,68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012.1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4,437.9万元,利润4,764.5万元,投资回收期6.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吉林省菌菇产品的品种、品质和档次,填补生物活性肽的市场空白,提高龙井市菌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生物产业实施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推动生物产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具有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1.5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龙井市东盛涌镇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龙井市商务局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山街636号
2.2 概况
龙井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级市,总面积2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11.08万人,占66.4%。龙井是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同时也是国家多项政策的汇集地,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深四优”,即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越,政策优惠,资源优质,环境优良。
龙井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比较丰富,拥有“天下第一耐酸石”美称的三峰石以及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现已发现煤、天然沥青、铜、铅、锌、金、镉、铁、钼、耐酸安山岩、硅灰石、石灰石、辉绿岩、矿泉水等33种矿产资源;特产资源种类繁多,生长着124科1072种野生经济植物,其中名贵的药用植物186种,野生经济动物有黑熊、野猪、狍子、林蛙等。龙井市是中国苹果梨、绿色大米、红晒烟、黄牛生产基地,境内有世界最大的连片苹果梨园、吉林省最大的人工养熊基地、国家级天佛指山松茸自然保护区,享有“中国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的美誉。
龙井属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达到70.6%,绿化覆盖率达到46.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良好,是一座宜居城市。龙井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国家2级标准,被誉为天然氧吧;入出境断面水质分别达到3类水体和4类水体要求,全市地表水质达到4类水体要求。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市”称号,7个乡镇全部通过生态乡镇建设规划论证,三合镇、德新乡先后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55个村通过州级生态村验收。
近年来,龙井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进入全国县市软实力200强;2009年,在全省县域工作评比中荣获“薄弱县(市)争先跨越奖”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位列榜首。连续七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龙井市商务局
联 系 人:郭艳
电话:15568037571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电话: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