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延边州 > 招商项目
延边州工业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1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食用菌是植物性、动物性食物之外的第三类食物,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食用菌种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立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抓好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引导食用菌生产从分散经营的传统格局向集约化规模生产方向发展,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本项目建设在龙井市,目前龙井市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研发能力弱、产品开发能力差、未形成知名品牌,企业无法形成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力发展食用菌深加工,是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规模和实力的重要途径。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1.1.2 市场前景

(1)食用菌产业市场现状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目前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60多种,主要包括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滑菇、银耳、秀珍菇、草菇、鸡腿菇等。中国食用菌消费主要集中在家庭消费和餐馆酒楼等市场。家庭消费的稳定增长已成为拉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菌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食用菌产业是继粮食、油料、果品和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我国在食用菌新品种栽培、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上均走在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60多种,主要包括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银耳等。随着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用菌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200万吨,同比增长8.2%。其中,人工栽培食用菌产量达到4000万吨,同比增长8.5%;自然栽培食用菌产量达到200万吨,同比增长5.3%。我国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同比增长7.1%。其中,人工栽培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400万亩,同比增长7.4%;自然栽培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同比增长4.2%。我国食用菌产值达到3000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人工栽培食用菌产值达到2800亿元,同比增长9.3%;自然栽培食用菌产值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7.5%。

工厂化生产是中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2014年以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量逐年提升,工厂化率虽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维持在10%以下,因此,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量达到343.6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5.77万吨。2022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率为7.63%。

图1:2017-2022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率

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稳定香菇、黑木耳、平菇等主要品种规模,推进大宗品种与珍稀特色品种、农法栽培与工厂化栽培协调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竞争力。到2025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集约化生产比例提升到30%左右。

(2)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食用菌产业是吉林省传统高效特色产业,也是吉林省重点打造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十大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吉林省强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产业优势日益突出。2021年4月,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目前,吉林省食用菌产业总体呈带状分布,重点以中部半山区、东部山区为主,沿302国道形成敦化、和龙、图们、延吉、珲春、安图、汪清、蛟河等食用菌优势生产基地,形成了百公里蘑菇长廊。磐石市取柴河滑子蘑基地、松山镇灵芝基地、白山大山合香菇基地、德惠米沙子金针菇基地、和龙八家子桑黄基地等,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用菌加工产品约500多种,山东、福建、浙江等地食用菌加工产业发达,产品种类除了传统的干品、腌渍、即食、速冻、罐头、灵芝切片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蘑菇酱、蘑菇米面、蘑菇饮料、蘑菇调味粉、灵芝孢子粉等产品,获得市场青睐。相比较而言,吉林省食用菌产业仍然处于“种菌卖菌”阶段,食用菌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总体加工率不足6%,主要还是销售菌棒或鲜品为主,只有部分干品、腌制品等初加工产品流通于市场,产品附加值低。

龙井市智新镇龙丰村靠木耳产业,不仅每年为村民分红13万多元,还提供诸多就业岗位,撑起了乡村振兴的一片天。龙井市紧紧围绕“小菌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打响“龙井松茸品牌”,让特色产品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让生态“红利”惠泽更多边疆群众,龙井市食用菌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1.1.3技术分析

食用菌的菌种系指经人工培养并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菌丝体。菌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菌株原有的种性及制种技术水平的高低。

工艺流程:培养料的储备和预处理---容器、工具的洗涤---配料、培养基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贮存。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202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以黑木耳产业数字化为重点,示范推广食用菌大数据应用模式,加快设施农业智能化改造,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作为延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延龙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井市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边疆少数民族政策、民族贸易政策、享受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支持。这些优惠政策为龙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强大的外部动力。同时,借助三合、开山屯口岸优势,全力推进跨境合作区、互市贸易区、过货通道建设,以逐步将龙井打造成“互联互通、内贸外运”的开放型城市。

(2)区位交通优势

龙井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长白山东麓,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与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相距18公里,与吉林省东部重要的国际空港延吉机场相距13.5公里,距珲春至扎鲁比诺新航线始发地珲春市110公里,龙井边境线长142.5公里,拥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级陆路口岸。

(3)资源优势

龙井市作为中国朝鲜族文化的发源地和延边文化教育的摇篮,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教育之乡”“歌舞之乡”“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特产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苹果梨、红晒烟、黄牛、细毛羊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吉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基地;境内有亚洲第一大连片果园-“万亩果园”、全国最大的人工养熊基地-“东方熊乐园”和旨在保护松茸及其生态系统的“吉林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资源为本项目提供了基础优势和原料来源。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10000亩,建筑面积约为7000亩,建设菌种加工厂房、示范栽培厂房、生产加工厂房及供水、供电、排水、道路等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8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3,223.1万元,利润4,363.6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1.5年),投资利润率1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能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食用菌的培育,能够使本地珍贵的食用、药用菌类在不断改善品种的同时,扩大产量,迎合不断增长的高端菌类的市场需求,同时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可直接向社会提供再就业岗位和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有利于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社会效益良好。

1.5 合作方式

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 项目建设地点

龙井市智新镇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龙井市商务局

地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山街636号

2.2 概况

龙井市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级市,总面积2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11.08万人,占66.4%。龙井是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同时也是国家多项政策的汇集地,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深四优”,即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越,政策优惠,资源优质,环境优良。

龙井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比较丰富,拥有“天下第一耐酸石”美称的三峰石以及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现已发现煤、天然沥青、铜、铅、锌、金、镉、铁、钼、耐酸安山岩、硅灰石、石灰石、辉绿岩、矿泉水等33种矿产资源;特产资源种类繁多,生长着124科1072种野生经济植物,其中名贵的药用植物186种,野生经济动物有黑熊、野猪、狍子、林蛙等。龙井市是中国苹果梨、绿色大米、红晒烟、黄牛生产基地,境内有世界最大的连片苹果梨园、吉林省最大的人工养熊基地、国家级天佛指山松茸自然保护区,享有“中国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的美誉。

龙井属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有山皆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达到70.6%,绿化覆盖率达到46.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良好,是一座宜居城市。龙井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国家2级标准,被誉为天然氧吧;入出境断面水质分别达到3类水体和4类水体要求,全市地表水质达到4类水体要求。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市”称号,7个乡镇全部通过生态乡镇建设规划论证,三合镇、德新乡先后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55个村通过州级生态村验收。

近年来,龙井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进入全国县市软实力200强;2009年,在全省县域工作评比中荣获“薄弱县(市)争先跨越奖”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位列榜首。连续七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人:郭艳

电话:15568037571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电话: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