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延边州 > 招商项目
延边州国际服装研发设计中心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4年02月09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近年来,珲春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政策等综合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全市共有雅戈尔(珲春)有限公司、珲春瀚鸿服饰有限公司、珲春拉波尼服饰有限公司、吉林特来纺织有限公司、宏超制衣有限公司等纺织服装企业数十家,主要生产高档内衣、衬衫西服、时装、羽绒服、棉服、皮包等多种产品,拥有“雅戈尔”、“海澜之家”、“特来”、“白熊”内衣等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珲春纺织服装产业现已初具规模。

项目基于珲春现有纺织服装企业资源,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趋势,发挥设计研发作用,增强珲春本地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同时,项目落地后,可带动珲春本地纺织企业研发体系和研发设备的逐步升级,通过引进优秀设计人员,扩大研发团队的规模,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实现以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1.1.2市场前景

(1)服装市场

服饰的变迁是一部历史,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它是这个时代进步、文明、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象征。它在记录历史变革的同时,也映衬着一种民族的精神,传承着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女装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士穿着的衣物统称为女装。女装品牌与款式的多元化推动了时装的发展。女装使女人倍添姿彩,女装为产业增添亮点。女装是指女性在公务、工作、闲暇时所穿的服装总称。从行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女装行业仍处于增长阶段。

从我国服装产量来看,2020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23.73亿件,2021年我国服装产量235.4亿件,截至2022年我国服装产量为232亿件。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装产量将达到250亿件。

据统计,2015-2022年全球女装行业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2020年全球女装行业市场规模8244亿美元,2021年全球女装行业市场规模8572亿美元,2022年全球女装市场规模8178亿美元,占比服装市场55.15%。

女装是我国服装行业中市场最活跃、需求最复杂、容量最大的子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女性对于服装时尚性、潮流性的要求,导致女装行业呈现产品更新快、行业较为分散的现象。随着我国女装公司多品牌建设起步,未来有望形成多品牌的时尚运营集团型企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加上女性服装需求的多样化、时尚性,我国女装市场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女装行业市场规模为10672.6亿元,占比服装市场56.16%。预测到2025年,女装市场规模将增至11000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高等教育,从而更多的女性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女性越来越经济独立,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不断提升,随之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不断在变化,更加的追求服装的款式、质量、潮流趋势以及穿搭多样化等,从而提高了女装货品的市场需求,女性购买力强,对服装渴望度高,换新频繁,激发了女性审美需求的增加以及高端女装的购买力,近年来高端女装在整体女装市场占比逐步提升。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高端女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698亿元,占比44.02%。

2022年中国及美国女装行业市场占有率前十名的品牌均为面向多数消费群体的大众休闲品牌(优衣库、OlaNavy、Only)或运动品牌(Adidas、李宁、lululemon)。从中国高端女装市场来看,之禾、歌力思、卓雅等领先国产品牌市占率仅在0.1%—0.2%左右。面向高端收入女性群体的同时,单一品牌难以对女装多元风格及不同年龄消费者进行全面覆盖。因此,选择多品牌发展是高端女装公司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策略之一。从国内上市高端女装公司来看,歌力思、地素时尚、欣贺股份、锦泓集团均采用多品牌运营的策略,旗下品牌风格互相补充,以打开成长空间。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发布的《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指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3-5家企业进入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第一梯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循环再利用纤维及生物质纤维应用占比达到15%,非织造布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对行业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行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关于印发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名单(2020版)的通知》中指出:重点跟踪培育企业建立联系机制,跟踪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为品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支持品牌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纺织服装品牌企业。

2020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调查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着力培育优势品牌。优化完善“重点跟踪培育的纺织服装行业自主品牌企业”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切实提升品牌竞争力与品牌价值。

2021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指出要按照“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跨国企业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品牌。

(2)区位优势

珲春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是我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之一。是中国经由日本海连接北美、北欧的最近点,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5公里。以珲春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0个港口,珲春口岸距俄罗斯波谢特港42公里、距扎鲁比诺港63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港180公里;圈河口岸距朝鲜罗津港48公里,距清津港127公里。珲春至上海、宁波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项目成功运营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港由上海、宁波扩展到广东黄埔、汕头、福建泉州、海南洋浦等港口,运货种类由煤炭扩大到粮食、木材和黄铜,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条出海大通道逐步形成;距珲春仅1小时路程的延吉空港开通了1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吉林至珲春客运专线于2014年建成。

(3)产业优势

服装加工业是珲春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蓄力发展,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产业集群,正在向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的目标奋力前行。雅戈尔(珲春)国际服装城项目是由国内500强企业——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是吉林省重点引进项目,于2015年5月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合作区11号小区,集国际投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装生产及销售等于一体,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后,可年处理衬衫600万件,西服80万套,休闲服120万件。年计划销售额10亿元,年计划上缴税金1亿元。该项目的落地,显著提升了珲春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优势和品牌效应,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对加快打造珲春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珲春市还有特来纺织、小岛衣料、风华制衣、弘丰制衣、宏超制衣、新元针织、运达针织等10多家颇具规模的纺织服装企业,已形成年生产内衣8000万件、服装220万套、印染200万米的生产能力。全市纺织行业设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达到AAA级标准。“特来”、“白熊”内衣等已成为省内驰名商标。园区内的吉林特来纺织有限公司、珲春风华制衣有限公司、珲春弘丰制衣有限公司、珲春运达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核,获得出口产品免验资格。

随着纺织服装产业越做越大,珲春市在纺织服装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开始向有核心技术、专利、品牌产品的企业倾斜。雅戈尔公司研发的“棉弹力免烫面料”、“超级保新免烫面料”等新产品将应用到雅戈尔(珲春)国际服装城项目今后的生产中。海春体育用品加工项目以生产特种防护手套为主,其产品具有防割、隔热、防射线等功能,将被广泛用于摩托车、滑雪、高尔夫等运动项目上。这些项目的落户,必将对珲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本项目主要建设研发中心、人才中心、综合楼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800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2724.08万元,利润10544.82万元,投资回收期6.69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7.57%。

1.4.2社会评价

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珲春市利用发达地区服装产业转移契机,主动承接大省纺织服装产业扩张转移,提升珲春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实力和知名度,带动珲春地区大力发展服装相关产业。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带动珲春本地纺织企业研发体系和研发设备的逐步升级,通过引进优秀设计人员,扩大研发团队的规模,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实现以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项目选址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谋划阶段。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地址:珲春市近海街道合作区2号小区

2.2单位概况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自1992年10月21日动工兴建以来,重点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六通一平"(供电、供水、供热、排水、通讯、道路、平整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071万元。起步区及边缘的道路工程基本开通,已铺设混凝土路面主干道长4公里,小区次干道2公里,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主干道两侧绿化带植树已经完工。排水工程的污水、雨水管全部联网,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的排水设施。起步区内已形成了功能配套的水管网。完成了从珲春节电厂到合作区的架空送电线路,建设了相应的开闭所、变电所、变压器和一批路灯。供热管网已投入运行,可满足起步区内生产、生活的需要。程控电话已与市区联网,合作区终局容量为12万门的通信枢纽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平整场地90多万平方米。

中俄珲马铁路图们至珲春段已正线贯通。珲春至俄罗斯马哈林诺段路计划1996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与之配套的珲春国际铁路换装站和铁路客运站正在加紧施工。珲春与长春、哈尔滨均有公路、铁路相通。

珲舂市现已开通2.3万门国际直拨程控电话,并开通了移动电话、自动寻呼台和中文BP机台,开通了珲春至海参崴、珲春至斯拉夫扬卡、中方口岸至俄方口岸的三条国际线路。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联 系 人:张雨泽

联系电话:16643323322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