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延边州 > 招商项目
延边州长白山林蛙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17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农产品加工及食品

延边州长白山林蛙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项目

 
时间:2025-03-18 13:43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长白山林蛙是生长于中国东北长白山林区的一种珍贵蛙种,由于其冬天在雪地下冬眠100多天,故又称“雪蛤”。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该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雌蛙的输卵管里的营养物质,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长白山林蛙的输卵管干制品。

项目拟建于和龙市,紧邻和龙市区以及延和一级公路,交通便利,依托和龙市的林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深厚的有利条件,建设长白山林蛙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项目。

1.1.2 市场前景

1)长白山林蛙的营养价值

长白山林蛙,是所有林蛙中最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纯野生动物,别名哈什蚂、林蛙、雪蛤主产区在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市、蛟河、桦甸、敦化等23个县市,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源动物。唯中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长白山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以长白山地区的林蛙体格大、产油率高、体制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长白山林蛙富含4种激素、9种维生素、13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在药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长白山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长白山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四大山珍”(熊掌、哈氏蟆、飞龙、猴头)和“东北新三宝”(哈氏蟆、红景天、不老草)之列。长白山林蛙是长白山脉野生人参的活人参。‌

(2)林蛙养殖行业现状

林下经济是森林食物的重要来源。我国拥有多种森林类型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21年,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引导和推动全国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地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林下经济探索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目前,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年产值达1万亿元,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森林食品和道地药材,还为公众提供了森林休闲养生新选择。

吉林省是长白山林蛙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通化、白山、桦甸等23个市。近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林蛙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带动,推动林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全省林蛙产业年产上亿只商品蛙、林蛙油近200吨,年产值近40亿元,具有成长为百亿元级产值规模潜能。

(3)林蛙养殖行业的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品质、高营养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林蛙作为绿色、健康的食品来源,凭借其高蛋白、低脂肪及富含多种必需营养成分的特性,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和消费者的推崇。在养殖技术方面,疾病防控、饲料配方优化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显著提升了林蛙的成活率和品质,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这些技术进步为林蛙养殖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林蛙产品已经逐渐走出国门,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如韩国、日本等国家,林蛙产品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长。这些国家对林蛙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认可,使得中国林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林蛙养殖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行业将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通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林蛙养殖行业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林蛙产品。

和龙市长白山林蛙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该项目依托于长白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致力于林蛙种苗的科学养殖和可持续发展。长白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为林蛙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该项目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林蛙种群,还能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林蛙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和食用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振兴。因此,和龙市长白山林蛙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保护林蛙资源推进林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林蛙增养殖。合理划定林蛙增养殖区域,在划定区域范围内鼓励发展林蛙增养殖产业,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捕捞利用活动。大力推进林蛙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林蛙增养殖集中区域,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发展“沟谷经济”,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公司+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提高林蛙增养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强化林蛙原种保护和良种繁育推广,建设一批林蛙种质资源保护区、原种场、基因库和苗种场。鼓励发展林蛙全人工养殖。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林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提到,林蛙繁育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建成一批种群优良、种群稳定的林蛙繁育基地;林蛙标准化生产持续推进,建成一批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林蛙生态增养殖基地和标准化(全)人工养殖示范基地,逐步探索建立林蛙优良品种培育基地。

2)区位优势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东与龙井市接壤,西与安图县毗邻,北与龙井、安图两市县交界,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北道、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和龙市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国边防公路、和龙至龙井一级公路、和龙至长白山旅游公路等,形成了南出国门、北上高速、东连图珲金三角、西进旅游胜地长白山畅达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和龙至二道白河铁路及和龙至南坪铁路,与哈大线、沈丹线、长图线等14条铁路联通,形成了沿辽东半岛海岸,中朝、中俄边境的南北走向铁路通道。

(3)资源优势

和龙市野生经济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就有690种,市野生林蛙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林蛙产业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和龙市已开发养殖林蛙沟系720条,已开发养殖林蛙经营面积62270公顷。目前和龙市林蛙养殖户有233户,年产量262吨,年产值2556万元。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3万公顷,建设大棚1.2万平方米,建设孵化池、越冬池30万平方米、建设厂房2000平方米,建设办公用房500平方米,配套其他附属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667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和龙市建设长白山林蛙种苗繁育基地项目将为市场提供稳定的长白山林蛙种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项目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强环保意识,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地区影响力。综上所述,该项目具有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多重意义,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其实施。

1.5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或其他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和龙市

1.8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和龙市商务局

地址:和龙市人民路

2.2 概况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东与龙井市接壤,西与安图县毗邻,北与龙井、安图两市县交界,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北道、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2′42〃~129°24′17〃,北纬41°59′44〃~42°57′15〃。市境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呈不规则柞叶状,总面积5068.62平方公里,境内国境线长177.9公里,设有南坪、古城里两个对朝国家级陆路口岸。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列全州前列。荣获全省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优胜县(市)和争先晋位优胜县(市)。

2.3 联系方式

2.3.1项目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和龙市商务局

联 系 人:金善玉

联系电话:+86-15585593332

电子邮箱:helongshizhaoshang@163.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86-13596515933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