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项目开发建设以珲春市为突破口,打造“一核四区”的规划布局。即:打造敬信国际旅游特色小镇、龙山湖生态观光区、圈河综合服务区、洋馆坪休闲娱乐区、防川文化体验区。同时,通过开辟防川口岸(通道)与俄罗斯、朝鲜现有口岸相对接,将三国三地连成一片,构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合理扩展三国毗邻区域旅游区的建设范围,逐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扩展合作范围,建设集边境商务会展、海洋探秘、休闲度假、国际贸易、跨国自驾等新产品、新业态为一体的最大的跨境旅游综合实验区。
1.1.2 市场前景
(1)旅游业市场规模
我国旅游业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旅游市场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节假日旅游在中国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在节假日,人们通常选择家庭或朋友结伴出行,旅行方式多样化,包括自驾游、跟团游、自由行等。中国的节假日旅游通常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假期,如春节、国庆节、劳动节(五一假期)、端午节、中秋节和清明节。特别是春节和国庆节,被称为“黄金周”,是旅游高峰期,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会迎来大量游客。
2024年,国内重要节日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春节、清明、五一及端午,全国出游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24年我国元旦假期出游人数1.35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0.82亿人次;春节假期出游人数4.74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66亿人次;清明节假期出游人数1.19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0.95亿人次;五一劳动节假期出游人数2.95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0.21亿人次;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数1.1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0.04亿人次;国庆节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到了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此外,2024年国庆节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0.03亿人次,日均28618.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
(2)跨境旅游行业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据统计,2023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0.87亿人次,较2022年增加0.65亿人次;2024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约达到1.3亿人次。
从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到144小时过境免签、支付便利化,众多外国游客纷纷踏上中国的土地。当前,海外游客对来华航班和住宿的搜索量显著提高,潜在来华旅游需求空前高涨。据统计,2023年,我国入境游客人数为0.82亿人次。随着国际航线不断恢复、入境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供应链持续修复以及各级旅游目的地经营主体的积极推广,加之更多利好政策落地,2024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2024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入境游市场前景可期。
跨境旅游是实现“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口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吉林省发展跨境旅游产业,有利于促进旅游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带动口岸经济形态的转变。把跨境旅游打造为口岸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推动口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境旅游可以促进口岸经济稳定增长。从投资上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利用、旅游产品研发和制造,可为口岸经济创造投资空间;从消费上看,跨境旅游催生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从而带动口岸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传统行业发展;从对外贸易上看,跨境旅游发展带来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既直接拉动了关联产业的出口增长,又间接激活了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规模扩张。
自2023年以来,随着口岸客运通关恢复、中俄免签双向重启,经珲春口岸开展跨境游的游客人数稳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经珲春口岸出入境的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30%。珲春宇通国际旅行社积极调研市场、规划路线,网上咨询跨境游的人数增多,业务愈发红火。今年以来,该旅行社已接待跨境游客超过5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000人次。其推出的多条特色跨境旅游线路备受欢迎,如“珲春-俄罗斯哈桑两日游”“珲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三日游”等。
图们江酒店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入住率达80%,其服务获俄罗斯游客好评。酒店为俄罗斯游客提供了专门的俄语服务,还增设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餐饮和娱乐设施。仅在今年5月份,酒店就接待了俄罗斯游客超过1000人次。
喀秋莎俄式餐厅备受俄罗斯游客青睐,中俄融合式餐厅也成为他们的就餐首选。喀秋莎俄式餐厅不仅保留了传统俄式菜肴的正宗风味,还创新推出了一些结合中俄口味的特色菜品。餐厅每天接待的俄罗斯游客数量平均在200人左右,周末和节假日更是能达到300人以上。
东北亚国际商品城汇集各国商品,种类齐全、物美价廉,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商品城内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商品琳琅满目,从特色食品到精美工艺品应有尽有。每天前来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期客流量能突破5000人。
珲春早市物美价廉,成为网红打卡点,让中外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早市上的特色小吃如打糕、紫菜包饭等深受游客喜爱。每天清晨,早市上人头攒动,约有3000名中外游客前来感受这独特的烟火气。
本项目通过中、俄、朝三方合作开通图们江出海旅游、环海旅游线路将为珲春经济发展注入能动能,以图们江下游地区的中国敬信镇、俄罗斯的哈桑镇和朝鲜的豆满江里为开发重点,通过与俄、朝两国签署合作开发协议,按照“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入区无国界 ”原则,提供人员自由来往、货物自由流通、货币自由换汇、车辆自由通行等便利,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22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和移民局等部门研究起草了《边境旅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边境旅游项目审批”和“放宽边境旅游管制”的要求,鼓励边境地区打造具有特色的边境旅游目的地,明确边境旅游团队可以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并删除了边境旅游审批、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等前置条件。同时,明确边境地区的范围按照我国与毗邻国家签署的边界或者边境口岸管理制度协定执行。为边境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3〕36号)提出:加强入境旅游工作(具体包括如下)。
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入境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出更多广受入境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和精准营销,持续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系列推广活动。开展入境游旅行商伙伴行动,为国外从事来华旅游业务人员提供课程培训和旅游信息服务;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
进一步提高签证办理效率,提升签证审发信息化水平。有序恢复各类免签政策,积极研究增加免签国家数量。充分发挥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及区域性入境免签等政策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大政策推介力度。为邮轮旅游、自驾车旅游及其他涉及入出境的旅游活动提供通关保障。
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增加与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周边国家的航线,加密航班频次,提高航空出行便利性。
完善入境旅游服务。提升外籍游客和港澳台居民持有效证件预订景区门票、购买车(船)票、在旅馆办理住宿登记的便利化水平。加强导游以及景区、酒店等服务人员外语培训,完善景区、机场、车站、酒店、购物商店等场所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提高入境游客使用境外银行卡及各类电子支付方式便捷程度以及外币兑换便利性。
(2)区位优势
珲春市地处图们江下游,东南部以分水岭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北起磨盘山主峰至图们江水中间点止与图们市相接,西北起磨盘山沿老爷岭山脉诸峰分水岭为界,与汪清县与黑龙江省东宁市相连。珲春市距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80千米,距俄罗斯哈重镇库拉斯基诺46千米,距朝鲜罗津港93千米,清津港171千米。珲春处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这里也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
(3)投资服务优势
珲春市倾力打造最优的投资服务环境,制定了新上项目协调服务调度会制度;首问负责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工作人员业务服务制度。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对引资项目的审批与办证实行全程代理,为企业家投资创业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同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全州首创“存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 90 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敬信国际旅游区、朝鲜豆满江生态度假区、俄罗斯境内开发建设海滨度假区及相关配套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797450万元,利润263260万元,投资回收期5.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6.3%。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边境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国际友谊,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下是边境旅游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几个主要表现:
文化交流与理解:边境旅游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经济发展与就业:边境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产品和服务,边境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稳定与和谐:边境旅游有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通过旅游合作,边境地区可以加强与邻国的联系,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和平与合作。
教育与意识提升:边境旅游还可以提高公众对边境地区和边境事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边境地区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从而增强对这些地区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例如,通过参与边境旅游,游客可以了解到边境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和文化传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全球视野。
综上所述,边境旅游在促进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教育意识提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边境旅游可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珲春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珲春市商务局
地址:珲春市龙源东街1066号
2.2单位概况
珲春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幅员面积5134平方公里,聚居着汉、朝、满、回、蒙等多个民族,这里中、朝、俄三国陆路相连,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相通,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5公里,是我国长吉图先导区的“窗口”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
作为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前沿,国家高度重视珲春开发开放。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年,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2000年以来,国家全面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先后在珲春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和中俄互市贸易区,使珲春形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三区合一”格局;2009年,国家批复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将珲春定位为长吉图开发开放的窗口城市;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2020年,获批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珲春作为国家首批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拥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际合作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众多国家级重大开放平台,享有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互贸落地加工试点、“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政策,在诸多领域具有先行先试优势。目前,珲春市正在优化提升各类开放平台,积极培育互贸落地加工、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业态,将独特政策优势迅速转化为巨大的开放优势、合作优势、发展优势。
珲春还是一座生态宜居、气候优良、基础设施完善的美丽边疆县市、民族县市和口岸城市。近年来,珲春市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启动实施了延边黄牛养殖示范园、冷水鱼环球之旅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发展了一大批特色种养殖和乡村旅游等优势农业产业;森林覆盖率高达86%以上,辖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防川4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野生东北虎豹数量居全国之首,每年有上百万只候鸟来此栖息繁衍,是著名的虎豹之乡和候鸟天堂;同时拥有朝鲜族洞箫、碟子舞和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开放30余年,珲春市已成为开放程度较高、政策东风强劲、国际合作深广、基础设施完备、陆海通道畅通的沿边开放热土,成为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参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枢纽,开放的珲春欢迎您。
2.3联系方式
联系人:齐小利
联系电话:+86-1384331000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86-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