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中药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因此,中药材深加工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拟建设在吉林安图县经济开发区,建设集加工、晾晒、仓储、办公、厂房、研发等为一体的中药材深加工基地。
1.1.2 市场前景
(1)中药材行业现状
中药材行业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天然药物和传统医学的兴趣增加而迅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传统医药使用广泛的地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预计未来几年中药材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中药材产业链包括种植、采集、加工、销售和应用等环节。种植环节主要集中在特定的中药材产区,如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加工环节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初加工主要是清洗、干燥、切片等,深加工则涉及提取、浓缩、制成各种剂型等。销售环节包括中药材批发市场、药店、医院和电商平台等。
据中国中药协会数据,2018-2022年,我国中药行业规模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从2018年的637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7000亿元。据中国中药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75家中药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4.3%,中国中药行业规模达8332亿元。
各国政府对中药材行业的监管政策不尽相同。在中国,政府对中药材行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政策,包括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和GSP(良好供应规范)等。此外,中药材的进口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材行业在种植、加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例如,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中药材的品种改良,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以及开发新的中药配方和剂型等。
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中药材种植企业、加工企业、贸易商和电商平台等。大型企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式占据市场优势,而小型企业则在特定品种或区域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中药材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质量控制难度大、市场竞争激烈等。机遇方面,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和传统医学的重视,中药材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中医药国际化也为中药材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消费者对中药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天然药物和传统医学进行健康管理。此外,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药材在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总体而言,中药材行业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正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行业仍需面对资源保护、质量控制和市场竞争等挑战。
(2)现代化中药深加工前景分析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国家政策对中医药行业的持续扶持,中草药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得益于人们对自然疗法和替代医学的日益青睐,也与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草药加工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提高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制造等环节的技术水平,推动中草药行业的精准化、智能化发展。这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能确保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中草药产品的需求。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医药国际合作的加强,中草药加工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未来,中草药产品有望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展会等多种渠道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满足更多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这将有助于中草药文化的全球传播,同时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消费者对中草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预防保健、治疗慢性疾病和增强免疫力的草药产品需求增加,同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此外,中药材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中草药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加速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该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1.3 技术分析
本项目提取生产部分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具有常温、无毒、环保、使用安全简便、萃取时间短、产品质量高等特点,已经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为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要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要加强中药管理。
《吉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提出,通过建设“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探索建立“种植药园”、建设良繁基地打造一批药材基地,形成产业精准扶贫新格局;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中药材种养大户,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等方式培育一批经营主体,并推动农企联结、引导股份合作提升产业精准扶贫成效;同时,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产业化水平,强化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产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提高贫困地区中药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推动旅游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扶贫成果有效增值;此外,搭建一批综合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平台,支撑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2)区位优势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州西南部,地处中国东北交通动脉沿线,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国道、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经过县境东北部,在安图县城设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是普通火车站(安图站),一个是高铁站(安图西站),交通极为便利。安图县的对外开放前景广阔,安图双目峰口岸是中朝边境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此外,沈白高铁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正式通车,建成后北京到长白山的行程将缩短至4个小时,进一步提升了安图县的交通优势。
(3)项目资源优势
安图县位于长白山腹地,长白山第一县,是长白山人参的最大主产县。目前,全县种植面积626.5公顷,年产量2152吨。大田人参发展到200公顷。林下参面积发展到3580公顷,大多在15年左右,年产林下参200公斤左右。目前正积极发展非林地种植人参模式,以取代传统的毁林栽参,预计5年后非林地种植人参基地面积将达1000公顷,产量800吨左右。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规模
年产中成药配方颗粒、胶囊、丸剂、片剂等2000吨。
1.2.2 产品规模
规划占地面积6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药材晾晒场地、库房、中药材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办公楼、研发中心等,新建中药饮片、中药中间物提取、中药中间物转化利用、中药配方颗粒、胶囊、片剂等生产线。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1494万元,利润3448万元,投资回收期5.4年(税后,含建设期2.5年),投资利润率34.4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项目不仅显著提升了中药材的产业附加值,而且通过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和中药材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深加工项目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流程,确保了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健康产品。此外,该项目还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通过教育和培训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价值,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1.5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或其他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安图县经济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延边州商务局
地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天池路3322号
2.2 概况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闻名遐迩的长白山主峰及天池瀑布等主景区坐落在县境南部,因此安图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美誉。全县幅员7,444平方公里,辖7镇2乡,总人口21万,其中朝鲜族人口占19.5%。安图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禀赋突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生态原产地品牌示范区、中国绿色中药材出口基地县、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蜜蜂之乡。同时,安图县还是中央政策研究室扶贫联系点,是国家民委全国唯一的兴边富民行动联系点。
安图生态完好。拥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而又最优质的空气、水、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安图作为东北地区生态屏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7%,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和海南一样,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以上;有世界上最优质的矿泉水资源,域内88条河流,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有肥沃的东北黑土地资源,孕育了珍贵丰富的林下资源。
安图气候宜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365天空气质量一级。安图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4.3℃,夏季平均气温19.3℃,可尽情“玩山、亲水、品乡愁”,是理想的避暑天堂,2017年还被评为吉林省十大避暑胜地,有“千年林海、万年溪流,沐浴清凉、图安安图”之称;冬季平均气温-12.7℃,适合开展登山、踏雪、冰上运动等户外活动,是可以畅玩的冬天。
安图政策富集。安图县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此享受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民族贸易县等一系列“国字号”优惠政策。
2.3 联系方式
2.3.1项目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娜
联系电话:+86-433-5896019 +86-13844730267
邮 编:133605
电子邮箱:atjjkfq@126.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86-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