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具有重要意义。风力发电具有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等优势,我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风电等产业。项目建设在汪清县,初步预计选取4处风机点位,新建约20MW风力发电。
1.1.2 市场前景
(1)风力发电特点
风力发电是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如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性、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2)风力发电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量809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3%。其中,2023年12月,全国风力发电量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风力发电量1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
2023年全国风力发电量前十省市分别是内蒙古、河北省、新疆区、江苏省、山西省、山东省、甘肃省、河南省、广东省、宁夏区。其中,2023年内蒙古风力发电量排名第一,累计风力发电量为1271.2亿千瓦时。
风电利用率是衡量风电发电设备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可发电量之间比例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风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风电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2024年1-10月,全国风电利用率达97.45%,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12个省市风电利用率达100年。
目前,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推动了风电市场的扩展。大型陆上风电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海上风电开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漂浮式风电、深海风电等前沿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储能技术的进步与成本下降,使得风电与储能系统的集成应用日益普遍,有效解决了风电输出波动性问题,提高了电网接纳风电的能效。国家政府通过投资补贴、研发支持、规范回收标准、完善调峰市场交易机制等政策,鼓励风电技术的研发应用和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推动风电产业的绿色发展。风电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风电市场将持续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利用,在负荷中心和周边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吉政办发〔2024〕1号,文中第(六)调整优化风电项目核准制度。根据国家核准目录的调整情况,将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十)保障新能源电网接入需求。加快吉林省“四横四纵”主干网架建设,建立新能源项目接网一站式服务平台,制定新能源并网标准流程图和电源接入前期工作管理实施细则,高效推进接网工程快速建设。(十五)完善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省内现货市场建设。扩大省间现货交易规模,创新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扩大交易品种和范围。以上内容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
2025年1月9日,省能源局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一体推动新能源“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推动各地加快“建园区、用绿电、降电价、上项目”,激发产业活力,释放产业动能,将我省宝贵的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下一步,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资源潜力,激发地方发展活力。鼓励地方政府用足用活“绿电+消纳”试点模式,不断推动新能源就近就地利用。二是持续完善“绿电+消纳”政策体系和运行模式,促进“风光电氢储”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将自带负荷(风火打捆)现有电源-负荷“一对一”模式拓展至“一对多”模式,通过打捆园区负荷,为更多新落地的项目创造降本空间。三是继续丰富氢能发展模式。培育“绿氢+”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氢能“制、储、输、用、研”全链条及“绿氢、绿氨、绿醇、绿色航煤”一体化发展,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上述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2)区位优势
汪清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汪清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全境南北纵长108公里,东西横距152公里。汪清县紧靠东北亚经济贸易区,与我国开放城市绥芬河、珲春、图们相邻,面向绥芬河、长岭子、沙坨子、图们、三合、南坪、双目峰等8个口岸。区域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全省县级区域面积第二大县。
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位于延边州东北部,处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黑龙江省哈牡绥东经济带交汇点,距州府延吉77公里,距图们口岸55公里,珲春口岸121公里。
(3)投资服务优势
汪清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推进新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额高达8.3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还有10个重点招商洽谈类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15.2亿元,显示出汪清经济开发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投资潜力。
汪清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坚持“走请并重”的招商引资策略,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通过不断努力,汪清经济开发区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推动当地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初步预计选取4处风机点位,新建约20MW风力发电项目。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8740万元,利润2880万元,投资回收期6.2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9.2%。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风力发电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保护:风力发电是一种零排放的能源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温室气体的释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
资源节约: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通过充分利用风能发电,可以减少对有限能源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此外,风能发电不消耗水资源,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就业机会: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从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安装到运维管理等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相关人员的参与,从而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区域发展: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风能产业可以吸引投资、激活经济,提升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同时,风能发电项目的建设还能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促进绿色发展:风力发电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就业机会、区域发展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原汪清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汪清县滨河北街435-2号
2.2单位概况
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位于延边州东北部,处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黑龙江省哈牡绥东经济带交汇点,距州府延吉77公里,距图们口岸55公里,珲春口岸121公里。开发区前身为汪清县工业集中区,2005年1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土地规划面积3.22平方公里,2016年园区进入全国开发区名录,2022年12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晋级为吉林汪清经济开发区。
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5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2022年汪清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增加值6.02亿元,税收1.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72亿元,进出口总额1.12亿元。2022年在全省72个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25位,综合实力位于中上游行列。
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坚持经济、资源、生态协调发展,经过多年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好记食品、中农实业、北一禾为代表的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富森生物、北耳科技为代表的食用菌加工产业;以正昇康生物、励康药业、华惠生物为代表的医药保健产业;以凯迪电力、净宇生物、绿电科技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大健康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汪清县工信局
项目联系人:安宝平
联系电话:+86-13353256555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86-135965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