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延边州 > 招商项目
延边州年产5000吨人参保健品精加工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人参产业

延边州年产5000吨人参保健品精加工项目

 
时间:2025-03-19 19:09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本项目拟建设在汪清县,以人参为主要原料,制成生活中的常用方便食品,例如长白山人参糕、人参果冻、人参咸菜、低糖参脯、人参酥脆片、人参利咽糖、人参膨化食品、人参蜜饯等人参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1.1.2 市场前景

1)人参保健品的市场现状

人参类保健食品指以人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人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健康价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现代研究证明,人参中含有皂苷类、多糖类、蛋白类以及氨基酸等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衰老等活性。

从萌芽期起,中国成功实现了人参品种的自主培育,标志着行业基础原料的自主化与优质化。随着保健食品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增强了消费者信心。现阶段,行业的标准化水平较高,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保健食品作为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逐渐获得广泛认可,加之原料是传统名贵滋补品,双重优势驱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张。20192023年,我国人参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04.15亿元增长至121.39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3.90%;预计20242028年,我国人参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25.7亿元增长至151.0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4.70%

从发展现状来看,人参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人参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在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中国,作为人参的主要产地之一,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了人参行业的快速发展。

2)人参保健品的市场前景

人参在中国的药用历史具有悠久的传统,曾是古代皇室贵族追求长寿和强身健体的首选补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参已成为普通民众保健养生的常见选择。近年来,中国人参的生产和销量持续增长,2023年鲜人参产量达到69850吨,其中吉林产量占56.78%,黑龙江占28.63%,辽宁占7.37%。需求量则达到70031.9吨,预计到2025年,产量和需求量将分别增至76234吨和75614.4吨。价格方面,自2014年起,中国鲜人参的市场平均价格逐渐下降,2023年平均价格为121.4/千克,预计2025年将约为120.6/千克。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以人参为原料的产品,因其纯天然和理想的补益效果而广受欢迎。人参作为食疗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中国人参的进口量近年来显著上升,20231-5月进口额达到7717.1万美元,而出口额为4006.2万美元。主要进口来源地是韩国、加拿大和美国,进口额分别为1522.75万美元、5241.55万美元和952.79万美元。中国人参主要出口至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德国、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地,出口额分别为1243.99万美元、1027.77万美元、952.23万美元、181.50万美元、170.83万美元、117.14万美元、99.26万美元、68.00万美元、52.72万美元和29.25万美元。

随着人参保健品生产企业的增多,行业产量和产能不断上升,目前市场供需相对平衡。然而,部分企业已出现库存积压,行业产能远超市场需求,竞争将日益激烈。预计未来中国人参保健品行业将由拥有先进生产工艺的大企业主导,中小型企业则争夺剩余市场份额。

人参作为具有数千年种植历史的经济作物,在中国,其药理活性多样,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未来,中国人参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发展前景乐观。但同时,也需要在政策、标准和技术等方面加强协调和推进,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人参食品开发。支持药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利用技术储备、检验设备、生产设施开发人参普通食品,扩大人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升精深加工增值空间。组织人参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制定保鲜人参等团体标准,加大推广实施力度,推动保鲜人参等成为人参食品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人参保健食品开发与利用。支持企业按照保健食品原料技术要求,申请办理人参提取物食品生产许可证,依法将生产人参提取物纳入食品生产许可。

加快人参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重点支持人参非传统药用部位、活性物质或有效组分、新结构及新靶点或新作用机制等研究,加快益智类、抗病毒类、抗心肌缺血、冠心病类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加快多元化、高端化人参美白、保湿、护肤等系列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开发,积极培育人参日化用品名优特新品牌。

吉林省药检院印发《助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围绕人参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林下山参等级标准研究,园参、林下山参、野山参质量对比分析研究,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多种人参产地的系统表征及有效成分研究,基于质量标记物对人参及人参制剂的质量控制与生产工艺研究,应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评价人参保健食品质量,人参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开发,具有抗衰老功效人参系列化妆品的开发,红参加工系列副产物在抗衰老化妆品中的应用等课题研究,进行人参(林下山参)的综合开发与应用,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2)区位优势

汪清县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前沿,毗邻东北亚经济贸易区,面向珲春、绥芬河等13个对外口岸,距机场和高铁站6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吉林省“长吉图”与黑龙江省“哈牡绥东”两个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先后与德国、美国、韩国、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区位优势明显。

3)项目资源优势

汪清县是吉林省十五个人参主产基地县之一,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所占比重较大,人工栽培历史也有200多年,主要分布在全县天桥岭镇、复兴镇、罗子沟镇、东光镇、百草沟镇等乡镇。现有8个“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其中,6年生百亩标准化基地3个。人参产业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1家。园参年产量约750吨,产值达5359万元。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规模

年产5000吨长白山人参糕、人参果冻、人参咸菜、低糖参脯、人参酥脆片、人参利咽糖、人参膨化食品、人参蜜饯等人参产品。

1.2.1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3.5万平方米,建设生产车间,原材料处理基地,成品储藏仓库,物流转运中心,电商中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848万元,利润1754万元,投资回收期7.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7.54%。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1.5 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或其他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汪清县

1.8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汪清县卫生健康局

地址:汪清县长荣街道江北街东1217号

2.2 概况

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区域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连接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经济带中心节点。境内交通便利,图牡铁路贯穿全境,国道三莫线和省道穆长线、宁青线分别连接黑龙江省宁安市、穆棱市和东宁市,距延吉机场65公里,有13个口岸。汪清必将成为东北亚区域承东启西,纵南贯北的宝地。

汪清因林而生,属长白山腹地林区县份,境内山川密布,阡陌流金,森林覆盖率高达9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立足资源禀赋,放眼长远发展,用生态理念谋划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先后争取了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国家主体功能区、首批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政策项目,举全县之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县,构建了“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社会和谐”幸福美丽汪清,是生态型人居福地。

汪清素有“千年部落百年县”之称,历史上的北沃沮、高句丽、靺鞨、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都曾在这里劳动生息。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渤海时期及辽金、元、明、清时期到近现代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图们江左岸文化代表,是北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汪清县属典型朝鲜族聚集地,朝鲜族文化绚丽多彩,是全国唯一舞蹈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发源地、申报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连续三次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是领略北国文化和朝鲜族民族文化的胜地。

2.3 联系方式

2.3.1项目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汪清县卫生健康局

  人:安丹

联系电话:+86-15568083358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86-13596515933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