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州通道 > 延边州 > 招商项目
延边州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碳纤维产业

延边州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

 
时间:2025-03-20 20:40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纤维材料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碳纤维材料因其高强度、高刚性以及轻质的特性,在从运动器材到航空航天工业等广泛领域的大型零部件制造中都极为适用。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风力发电、石油勘探、碳纤维复合芯电缆、建筑加固、体育休闲以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潜力。

1.1.2 市场前景

(1)全球碳纤维市场

2023年全球碳纤维需求为115,000吨,比2022年的135,000吨降低14.8%,打破了近年来10%以上的增长规律。这是继1995年以来,全球首次出现需求负增长,对于中国企业,这是前所未有的经历与挑战。

2023年的应用市场格局有较大变化,对比前几年,风电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疲软;2021年之后,航空航天军工市场迅速回暖,再次回到龙头应用的位置。

体育休闲市场近几年呈现了过山车一样的变化:历史上,该市场一直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同比增长29.7%。受市场刺激大众消费因素影响,西方分销商积压库存。2023年初,前期大量积压库存使得销售量大幅降低,2023年的体育休闲应用量同比下降21.7%。

2023年压力容器市场有所增长,但由于2022年碳纤维销售紧俏,各大厂家当时都累积了一定库存,使得2023年碳纤维供应充足,库存消耗满足了部分新增需求。2023年全球碳纤维的销售金额为38.1亿美元,比2022年的43.85亿美元降低13%,除需求数量降低外,价格也比前两年大幅下降。

(2)国内碳纤维市场

2023年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69,075吨,对比2022年的74,429吨,同比降低了7.2%,其中,进口量为16,075吨(占总需求的23.3%,比2022减少了45.4%),国产纤维供应量为53,000吨,(占总需求的76.7%,比2022年增长了17.8%,对比2022年高达53.8%的增速,2023年严重放缓)。

中国市场需求历年增长率:2015(13.4%),2016(16.5%),2017(20%),2018(32%),2019(22%),2020(29%),2021(27.7%),2022(19.3%),2023(-7.2%)。市场的拐点已经出现。

在目前的碳纤维应用领域内,中国优势应用行业是体育休闲、碳碳复材(包含耐火保温毡)、建筑、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军工及压力容器迅猛发展,大幅度缩小了与国际的差距,但主力需求的商用航空应用刚起步;风电(中国总需求17,000吨中,扣除了国外用户,只是统计国内风电厂家的用量)与国际依然有巨大差距;汽车及混配模型会因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而应用潜力巨大。‌

(3)吉林省碳纤维市场

截至2023年底,全省拥有碳纤维原丝年产能16万吨,碳丝年产能4.9万吨,复材产能2.2万吨,原丝、碳纤维产能均位居国内首位。产品规格涵盖1K、3K、6K、12K、24K、48K等大小丝束多个品种,部分产品性能已达到T700级水平。2023年吉林省碳纤维产量11.1万吨,同比增长39%;碳纤维全产业链完成工业总产值101.8亿元,同比增长29.8%。以吉林化纤为龙头的吉林市碳纤维产业,已成为国内三大碳纤维产业集聚地之一,现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和重要的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产业集群优势初步显现。

目前,吉林省已形成了“丙烯-丙烯腈-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及下游制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原丝、碳丝产品规格涵盖1K到50K等大小丝束11种,其中12K、25K、35K碳纤维实现高端预浸料、预制体领域的全覆盖,省内重点下游应用企业吉林国兴复材公司、吉林华阳、长春致远新能源装备、一汽集团、中车长客、长光宇航、林依华渔具等,涉及风电叶片、压力容器、汽车及轨道交通轻量化、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碳碳复材、体育休闲等多领域终端产品。

总的来说,吉林省的碳纤维产业在产业布局、发展趋势和重点企业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市场前景

碳纤维产业园通过将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这种集聚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还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产业园通常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碳纤维产业园可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将推动关键技术项目的攻关,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此外,产业园还通过“政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围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对外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创新能力。

江西碳全碳纤维产业园为例,该园区位于新余高新区,占地22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园区配套设施齐全,企业进驻即可快速投入生产。园区专注于“碳纤维体育用品和“碳纤维制品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涵盖了高尔夫整套系列、羽毛球拍、网球拍、台球杆、冰球杆以及钓鱼竿等。目前,园区已招引入驻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的碳纤维产业集群,带动了市场规模。

综上所述: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园通过一体化发展,打通了产业链全环节,实现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这种规模效应使得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乐观。‌‌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层面政策:碳纤维是军民两用材料,高端碳纤维自力更生是唯一途径。因此高性能碳纤维的国产自主化生产是唯一途径。近年来,我国推出了诸多新政策以促进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并且开始为碳纤维产业配套专项扶持基金。

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中提出要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加强碳纤维等材料的研发应用,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

2021年9月,科技部拟推动建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政府引导下,联合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突破全产业链共性技术,突破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支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实现技术、技术装备和产品创新。

当地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民族贸易县、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即审即批以及《关于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

(2)区位优势

龙井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也是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延龙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与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相距18公里,与吉林省东部重要的国际空港延吉机场相距13.5公里,距珲春至扎鲁比诺新航线始发地珲春市110公里,龙井边境线长142.5公里,拥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级陆路口岸,三合口岸距朝鲜清津港86公里,与日本新泻港相距约1000公里,是中国经朝鲜进入日本海的理想通道。

(3)投资服务优势

作为延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延龙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井市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比照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边疆少数民族政策、民族贸易政策、享受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项目支持。这些优惠政策为龙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强大的外部动力。同时,借助三合、开山屯口岸优势,全力推进跨境合作区、互市贸易区、过货通道建设,以逐步将龙井打造成“互联互通、内贸外运”的开放型城市。

以强化为外商投资服务为重点,充分依托政务大厅,对投资项目实施一站式服务和专人全程代办,优先保证外来投资企业在建设、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综合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办结时限承诺制等制度,对达到一定投资额度的项目全程代办各项前期立项、审批等手续,保证项目如期开工。‌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19公顷,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园。一区主要建设1条碳纤维生产线;二区主要建设生产车间、检验室、配胶室、水压防爆测试室、办公楼综合楼等;三区主要建设热塑性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壳体及应用材料厂;四区主要建设厂房、仓库等。内设“四个产业加工区”。一区: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加工区;二区:年产5万套碳纤维氢气瓶产业加工区;三区:新型热塑性碳纤维及壳体产业加工区;四区:年产300万条防爆轮胎产业加工区。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36700万元,利润111110万元,投资回收期6.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2%。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契合龙井市的市场需求,还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优厚政策支持。目前,吉林省的碳纤维产业在产业布局、发展趋势以及重点企业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这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龙井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龙井市商务局

地址:龙井市东山街626号

2.2单位概况

吉林省龙井市是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境内朝鲜族居住最集中、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中国朝鲜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辛勤劳作、风雨兼程、繁荣发展,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龙井正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俗优势,倾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龙井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长白山东麓,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延龙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幅员面积22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1.5%,总人口16.7万人,其中朝鲜族11.08万人,占总人口的66.4%,下辖5镇、2乡和1社区管委会。

随着“延龙图”一体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和《长吉图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

龙井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其生态宜居、特色民俗、口岸区位、资源物产等潜在优势日益彰显,发展前景广阔。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龙井市商务局

联系人:杨瑞

联系电话:+86-15584632868

电子邮箱:lj_zhaoshang@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延边州商务局

联 系 人:李经宇

联系电话:+86-13596515933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