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珲春将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汇聚中外各种资源,乘着国家大战略的东风,载着机遇与挑战的“十二五”巨轮踏上新的航程,全力打造现代化外向型加工基地。
珲春既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又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珲春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和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城市,拥有矿产、林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周边国家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海港及口岸群,面向朝、俄、日、韩等国,具有广阔的境内外市场空间,市场产品需求结构多样,互补性强。在境外市场方面,日、韩市场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高档纺织服装及农副产品等需求为主,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的轻工业产品及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在境内市场方面,石化产品、精品钢、电子产品、木材及有色金属等需求量巨大,为建设现代化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样众多的优势之下,珲春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十二五”期间,珲春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发挥联结东北亚各国的口岸通道和出口加工区优势,依托长春、吉林等经济腹地支撑,围绕建设以汽车零部件、木制品精细加工、建材、机械和装备制造为主的大型先进制造业集群;以通讯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电子外包、语音服务外包为主的电子信息业集群;以高档纺织服装、日用化学品、农副海产品深加工、现代生物制药为主的轻工业集群和循环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化外向型加工业基地。
如何进一步促进珲春经济指标提升,拉动产业发展?发展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精品钢加工、木材加工、轻工业产品加工等产业,成为珲春打造现代化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的建设重点。
在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方面,珲春将积极承接长吉腹地向外转移的汽车产业转移,依托长春一汽集团和日、韩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汽车组装及零部件加工业,突出汽车组装与汽车零配件生产和农机制造,促进装备组装制造业加快发展。以一汽集团为依托,发展电动和混合型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国内大型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企业为龙头,引进国内及日本、韩国汽车制造配套企业,建设为一汽配套及面向俄、日、朝、北美市场的珲春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同时,他们面向相关国际市场,规划发展推土机、挖掘机、拖拉机等农机装备制造业。“十二五”期间,装备组装制造业计划年均增长25%以上。
在精品钢加工方面,珲春将依托区域及境外铁矿资源,通过跨境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建设炼钢企业发展。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精品钢生产技术,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钢铁冷热轧等精品钢加工。
在木材加工基地方面,珲春将依托俄罗斯远东林木资源,构建境外战略性原材料生产基地;发挥珲春森林山木业及珲春森林王木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面向欧美市场的高端木制品出口加工业,促进跨国合作,推动建设木材加工厂、胶合板厂等,逐步形成综合性木材境外加工基地。加快推进林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建设,重点抓好木材进出口加工基地、新增180万平方米实木地板扩能、福斯特木制品加工、高档家私和林木废物综合加工等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林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
在轻工业产品加工基地方面,珲春将以吉林特来纺织有限公司、小岛衣料等现有企业为基础,积极吸引浙江、福建等地的企业组团落地,大力发展纺织精深加工。在高档面料及服装的加工技术上,满足朝、俄、日、韩等国市场对产品档次的不同需求。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纺织工业园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纺织服装工业集群。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引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落后工艺技术,发展壮大优势产品,在差别化和高技术含量纤维及其产品的开发技术、纺织精深加工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与韩、日服装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尽快形成羽绒服、呢羽绒服、高档服装、牛仔服等为主的服装加工出口基地。
此外,珲春还将面向东北亚市场,依托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合作开发为突破口,开发人参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推进日化等轻工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水产资源,推进粮食、果蔬、水产等食品加工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加快建立面向俄、韩、日等周边国家的外向型绿色农产品和海产品出口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