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环境 > 市州环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投资环境简介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14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于 1952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也是国内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之一。下辖延吉、珲春、敦化、龙井、图们、和龙 6 市和安图、汪清 2 县。总人口 218.5 万人,有汉、朝、满、回等 20 个民族,其中朝鲜族人口 85.9 万人,占 39.3% 。据统计,朝鲜半岛外的朝鲜族,全世界约有 500 多万,中国有 200 多万,其余分散在俄罗斯、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居住在延边的许多朝鲜族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朝鲜族有良好的亲缘关系。

  边疆近海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南与朝鲜咸境北道、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既沿边又近海,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边境线总长 755.2 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 522.5 公里,中俄边境线 232.7 公里。延边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中国东北沟通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人口、地理三个重心的交汇点,在联结亚、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占据重要的枢纽地位。

  资源丰富全州土地总面积为 4.27 万平方公里。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基本上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森林覆盖率达 78.2% ,森林面积为 347.2 万公顷,立木蓄积量 3.26 亿立方米,林地占农业用地总面积 87% ,是全国主要林区之一。人均拥有土地 27.43 亩,人均拥有耕地 3.7 亩,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境内已发现 50 多种金属矿产和 40 多种非金属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 10 亿多吨,石油储量为 1 亿多吨。有大小河流 487 条,水能理论蕴藏量为 140 多万千瓦,已建成 34 座小水电站,水能实际利用 4.7 万千瓦。有 1500 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和 200 多种野生经济动物,盛产的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苹果、梨、烟叶和亚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别具一格的长白山自然景观、图们江边境特色和朝鲜族民俗等“一山一江一村”旅游为世人所瞩目,联合国已在长白山建立了“国际长白山生物保护圈”。

  经济实力增强依托长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延边形成了本地区独特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以吉林敖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高新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力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医药产业,以延吉卷烟厂、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延边有限公司、哈尔滨啤酒(延吉)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饮料集团公司延边分公司为主的食品产业,以延边石岘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晨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浆纸业,以延边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的林产工业,以珲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为主的能源矿产产业。农业种植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普通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和高效作物的比重上升,建设了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基地,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不断发展。对外经贸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04 年的出口规模突破 3 亿美元,实现外派劳务人员工资收入 7 亿美元。

  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全州现有各级公路 274 条,公路总里程达到 3875 公里,公路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 0.09 公里。以两条国道、三条省道为主干线的公路网遍及全州,并连接朝鲜和俄罗斯的公路,年公路客运量 2602 万人次,公路货运量 1879 万吨。州内 8 个县市全部通铁路。中朝图们—南阳国际铁路和中俄珲春—卡梅绍瓦亚铁路分别与国内铁路联网并投入运营。全州铁路年客运量为 1340 万人次,货运量为 1400 万吨。延吉机场现开通了延吉至长春、沈阳、天津、大连、烟台、上海和北京的国内航班和延吉至汉城、海参崴的国际航班。海运线有珲春经朝鲜罗津至韩国釜山、经俄罗斯扎鲁比诺至韩国束草、经俄罗斯波谢特至日本秋田的客货联运航线。延边已进入全国自动化通讯网,县市和乡镇已普及程控电话。全州现有延吉、珲春两个本地电话网,装机容量分别为 12.1 万门、 4.8 万门。

  开发区规模扩大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我州先后在珲春设立 1 个国家级开发区,在延吉、敦化、安图、图们设立 4 个省级开发区。此后,国务院又分别批准在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内设立珲春出口加工区和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目前,全州开发区已累计投资 39.45 亿元,已完成“七通一平”或“六通一平”的开发面积 6.85 平方公里。进区企业总数 487 户,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6.47 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146.1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82 亿美元,实现财政收入 10.24 亿元,累计出口额 4.42 亿美元。

  口岸众多全州共有 11 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 8 个中朝口岸, 2 个对俄口岸, 1 个国际航空口岸,即:珲春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珲春国际客货铁路运输口岸;圈河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图们国际客货公路口岸;图们国际货物铁路口岸;沙坨子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开山屯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三合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南坪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古城里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延吉航空口岸。上述口岸年过货能力 500 万吨,年过客能力 100 万人次。

  旅游胜地延边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中外的长白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珲春防川“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敦化六项山正觉寺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场所。得天独厚的边境风光,独一无二的朝鲜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延边还开通了中朝边境旅游列车,开辟了中朝龙井—七宝山,延吉—平壤等旅游线路,中俄边境旅游也形成热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横跨延边州的安图县和白山市的抚松、长白两县,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面积 190781 公顷,森林覆盖率 87.7% ,木材蓄积量约 4400 万立方米。 1979 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网,成为国际生物圈保留地之一; 1986 年国务院批准长白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2 年又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 )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我国 40 个“ A ”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政策优惠延边是全国唯一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地区,在土地出让、财政税收、融资、出口加工区、出口和边民互市贸易、产权出售和租赁、服务与保护以及项目中介人奖励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优惠。   

  投资方向农业新技术、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工业建设;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适应市场需求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能够提高产品的档次,开拓新市场,扩大产品外销,增加出口;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能够发挥本地区人力和资源优势,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林业、水利、电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优势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色旅游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

                延 边 州 口 岸 概 况

  一、珲 春 公 路 口 岸

  珲春口岸(原称长岭子口岸)现为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位于珲春市区东南中俄边境,距珲春市区 14.74公里,对面为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口岸。珲春口岸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省唯一对俄罗斯开放的国际货物运输口岸。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该口岸为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允许第三国人持有效证件通行。1996年开通了由珲春口岸经扎鲁比诺港(俄)至尹予山岛(日)的陆海联运航线。1998年5月5日,珲春口岸获准正式过客,现已开通至扎鲁比诺、海参崴等地的出境旅游线路。1999年8月18日,开通了经珲春—波谢特(俄)—秋田(日)集装箱陆海联运航线。2000年4月30日开通了珲春—扎鲁比诺(俄)—束草(韩)客货陆海联运定期航线。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开始经珲春口岸开展中俄互市贸易。2004年8月,公安部、外交部等批准珲春口岸对外国入境人员开展落地签证业务。

  为适应珲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和旅游业的需要,珲春市于 2000年8月15日对珲春口岸查验设施进行改造扩建。新建联检楼面积4894平方米,过货能力为60万吨/年,过客能力为60万人次/年,实现了客货分流、出入境通道分设、功能齐全的目标。

  二、圈 河 公 路 口 岸

  圈河口岸现为中朝国际客货公路运输口岸,位于珲春市敬信乡东南图们江畔,距珲春市区 42公里,距朝鲜罗津51公里,对面是朝鲜元汀口岸,连接圈河口岸和元汀口岸的跨境公路大桥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连接朝鲜罗先经济贸易区的重要通道。解放后一直作为国家二类口岸运行,后改为公务通道。1998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圈河公路通道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允许第三国人持有效证件通行。1999年11月开始兴建圈河口岸基础设施,2000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联检楼面积4127平方米,口岸年过货能力60万吨,过客能力60万人次。

  三、珲 春 铁 路 口 岸

  珲春铁路口岸为国际客货铁路运输一类口岸, 1998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珲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侧铁路换装站内,距俄罗斯卡梅绍娃亚铁路口岸26.7公里。设计初期货物进出口换装、查验能力为50万吨/年,旅客运输查验能力50万人次/年。中期设计通过能力为货物250万吨/年,旅客100万人次/年。2001年10月25日,珲春铁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允许中俄双方和通过双方铁路运输第三国的货物和人员通过。1999年5月12日开通了中俄珲春—卡梅绍娃亚国际铁路联运业务。2004年8月,由于俄方原因停运至今。

  四、沙 坨 子 口 岸

  沙坨子口岸现为国家二类口岸,位于珲春市三家子乡,距珲春市区 11公里,对面是朝鲜赛别尔口岸。沙坨子口岸始建于日伪时期,与赛别尔口岸间有国境公路大桥相通。目前口岸查验能力为过货10万吨/年,过客5万人次/年。由于沙坨子口岸规模较小,设施陈旧,其升级和扩建改造规划已列入国家“十五”口岸发展规划。

  五、图 们 口 岸

  图们口岸包括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二个部分,是我国对朝鲜的第二大陆路口岸。位于图们市区图们江畔,对面是朝鲜南阳国际口岸,距朝鲜清津 177公里。图们口岸形成历史较早,1933年设图们税关,日伪时期建成图们—南阳间国境大桥。1950年9月国家在图们口岸正式设立边防检查站。改革开放前,图们公路口岸主要是通行双方探亲人员、公务人员和汽车运输双方边地贸易货物。1985年新建图们公路口岸联检楼等口岸设施,口岸运行能力为进出口货物20万吨/年,出入境人员10万人次/年。第三国人可持有效证件从该口岸通行。

  图们铁路口岸 1954年开通了国际货物联运,我国列车经此可通往朝鲜或经朝鲜铁路换装至俄罗斯铁路运输线,货物联运能力为25万吨/年,是我州过货量较大的口岸之一。

  六、开 山 屯 口 岸

  开山屯口岸为客货公路运输口岸,位于龙井市开山屯镇,距龙井市区 37公里,对面是朝鲜三峰口岸。开山屯口岸与三峰口岸间有永久性国境公路大桥相通。该口岸设立历史较早,解放后曾是中朝两国边民探亲互访的通道。改革开放以后,作为边贸、地贸、进出口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口岸过货能为力10万吨/年,过客能力为5万人次/年。开山屯口岸规模较小,设施陈旧,急需进行改扩建。

  七、三 合 口 岸

  三合口岸为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位于龙井市三合镇南部图们江畔,距龙井市区 47公里,距朝鲜清津市87公里,对面是朝鲜会宁口岸。三合口岸和会宁口岸间有永久性国境公路大桥相通。三合口岸始建于日伪时期,解放后是我州与朝鲜咸境北道进行人员交往和开展边境贸易的重要通道。为适应扩大开放和发展边境贸易需要,我州于1992年对该口岸设施进行了改造。目前口岸运行能力为过货15万吨/年,过客15万人次/年。

  八、南 坪 口 岸

  南坪口岸现为双边客货公路运输口岸,位于和龙市南坪镇,距和龙市区50公里。对面是朝鲜茂山口岸。南坪口岸于1929年设立,1951年正式开放。2003年8月25日,经过中朝双方的共同努力,南坪—茂山国境桥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7月国境桥试运行。2004年1-10月份延边天池工贸公司通过南坪口岸共进口朝鲜铁精矿粉342,597吨。

  九、古 城 里 口 岸

  古城里口岸现为二类口岸,位于和龙市崇善镇,距和龙市区 80公里,对面是朝鲜三长口岸。古城里口岸始建于1929年,1933年日伪时期在古城里设税关所。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2月,我国在古城里设边境检查站,1985年省政府批准古城里为二类口岸,主要是双方边民互访通道和公务人员通道。口岸建立初期,双方过客过货主要依靠简易木桥,1964年改用铁皮船运输。1994年修建了连接古城里、三长口岸的永久性国境公路大桥。

  十、双 目 峰 公 务 通 道

  双目峰公务通道位于距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50公里的中朝边境,对面是朝鲜双头峰边境工作站,距朝鲜三池渊郡34公里。1983年中朝两国公安和安全部门会谈商定在此设立公务通道。1993年省政府批准双目峰为临时过货点。2000年中朝两国外交会谈进一步明确,该通道允许双方公务人员在双方有关部门协商确定的期限内通过,必要时,允许双方货物和运输工具在双方有关部门商定期内通过,涉及通过人员、货物的查验,由边境工作站和延吉海关、延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派员临时监管查验。临时过货需通过安图县、州口岸办上报省口岸办批准。

  十一、 延 吉 航 空 口 岸

  延吉航空口岸设于民航延吉站内,位于延吉市西南郊区 , 距市区 4 公里。延吉机场属于军民合用机场, 1985 年开通民航航线。 1993 年至 1998 年,延吉机场经过两期扩建改造,达到了 4C 级标准,新建了航站楼。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 2000 年 8 月临时开放延吉机场,开通延吉至汉城的国际包机航线。 2003 年 6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延吉航空口岸对外开放。 2003 年,州政府投资兴建延吉航空口岸联检楼。 2004年6月3日,省政府有关部门对延吉航空口岸联检办公楼、边检营房、生活用房以及查验设施进行了预验收。2005年3月28日延吉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准备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检查验收,将成为国际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