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环境 > 市州环境
四平投资环境简介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9年06月06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四平,吉林省第三大城市 ,地处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四平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位于东北振兴哈长沈大一级发展轴上,是哈长城市群南部的桥头堡、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主要支点城市。

四平市幅员14323平方公里,人口341万, 其中市区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62.5万。四平辖铁东区、铁西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县,辽河农垦管理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四平是东北军事重地,被誉为吉林省的“南大门”。四平曾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等称号,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第五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首批成长型创业之城, 东北三大粮仓之一。

四平是多民族聚居城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四平还是一座“英雄城”,解放战争中,“四战四平”战役名遐中外,四平被誉为“东方马德里”,是红色旅游第26条线路的第1站。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四平市

四平市

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域性差异明显。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丘陵占总面积的15%,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9%。草地总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放牧场8.92万公顷。采草场3.7万公顷。双辽市和公主岭市北部的部分乡镇因位于松嫩平原的南缘而具有大面积的草原,伊通满族自治县和梨树县南部有较大的荒山草坡。

森林资源

四平市森林总面积为30.65万公顷。其中人工林占一半以上。四平市东部分布着大面积森林,中西部以农田防护林为主,有小面积片林。东部低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林。主要树种有蒙古柞、山杨、春榆、白桦、水曲柳等。2001年造林面积12139.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0400公顷。

生物资源

四平市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起伏,草木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兽类有黄羊、狐狸、狼等。鸟类有野鸡、啄木鸟等178种;鱼类有链、鲤、鲫、鲶、草鱼等27种。两栖类有黑斑蛙、大蟾蜍、东北雨蛙等3种;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食用野生植物有蕨菜、蘑菇、山里红等50多种。药用植物有人参、甘草、五味子、枸杞子、黄麻等293种。

矿产资源

四平市东部和南部山区、半山区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含矿现象普遍,有10余处贵金属产地,其中50%有开发利用价值,截至2010年,银储备量居亚洲第一。能源矿产有刘房子煤矿、伊通煤矿、伊通石油、梨树县五家户天然气等12处。在金属矿产中,发现金铝等矿产10多个。放马沟矿山贩锌储量可达40万吨左右。在非金属矿产中,大顶山硅灰石矿、哈福陶石矿、梨树县石灰石矿产量较大、质量优、经济价值高。钠基膨润土、石英砂和陶石是外贸中的畅销品。

水资源

四平市水资源总量为23.99亿立方米。其中四平多年河川径流量为12.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43亿立方米。

 

经济概述

综述

四平市

四平市

2012年四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6.9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1.9亿元,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达33143元,比上年增长14.9%。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26.1%:45.1%:28.8%变为2012年的25.3%: 46.0%: 28.7%。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59.9%和30.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9.43%。

2015年四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6.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工业增加值为533.2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产业结构为25.1:44.8:30.1,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第一产业

2005年,四平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47312公顷,其中水田37962公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在农作物中,以玉米、大豆、水稻最为著称,其次为高粱谷子小麦等。在经济作物中,葵花籽甜菜产量较多,其次是花生、蓖麻、烤烟、瓜果等。

2012年四平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1.4亿元,粮食播种面积85.8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771.0万吨,玉米播种面积77.0万公顷,玉米产量达到687.4万吨,水稻播种面积5.9万公顷,水稻产量达58.3万吨,大豆播种面积1.0万公顷。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65.0万头、178.7万头、127.1万只,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39.7万吨、10.3万吨、0.9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1.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9.0万台,农用运输车9240台。农用水泵75826台,农村用电量57910万千瓦时。

2015年四平市农业产业化规模继续壮大。“三区一建”成效显著。建设粮食高产示范区100个,示范面积108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1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新建气象标准化作业站点34个。有效应对较重旱灾等自然灾害,预计全市粮食总产150亿斤。新建扩建棚室蔬菜园区25个,新增棚室面积5315亩。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56.5亿元,增长16.9%。温氏100万头猪养殖、新希望农畜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8.1亿元新建扩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4户企业通过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评选。

第二产业

2012年,四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完成工业总产值1716.5亿元,同比增长20.9%。完成销售产值1695.3亿元,同比增长21.0%。产销率98.77%,同比增长0.09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9.6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利润总额51.5亿元,同比增长12.9%,税金总额21.7亿元,同比增长1.6%。

2012年末,四平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466户,占四平总户数的89.1%,拥有资产480.2亿元,占四平71.4%;实现增加值366.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2.6%,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6.7%,实现利税64.3亿元,增长13.2%,占四平的85.5%,实现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16.4 %。

第三产业

四平市

四平市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0%。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乡村实现零售额6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9%,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01.1亿元,比上年下降11.8%。

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329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进口总额达260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4%,出口总额达686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8%。截止2012年末,四平拥有邮政局、所138个,邮路总长度达到1022公里。201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9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337万元,增长15%;电信业务总量153240万元,增长11.3%。在邮政业务中,2012年完成函件业务量201万件,比上年减少46%;包裹业务量8.1万件,增长7%;汇兑42万笔,增长4%;特快专递19万件,下降2%。年末四平固定电话用户数达49万户,比上年增长9.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28.3万户,比上年增长9.0%。

2012年四平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68.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1%。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683人次,比上年增长18.87%。接待国内旅游者168.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1%。旅游总收入19.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5.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4.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79%,国内旅游人民币收入19.6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5.32%。截至2012年末,四平有旅行社27家,星级酒店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