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环境 > 市州环境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投资环境简介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9年06月06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管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通常简称延边州或延边,延边是满族及其祖先肃慎人的发祥地、清朝的"龙兴之地"。 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辖区面积4.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14.6万人(2015年7月),其中,朝鲜族人口77.8万,占总人口的36.3%,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

延边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延边地名源于延吉。明代时,人们把延吉叫做叶吉,按女真语山羊之意。一说由于这个地方是盆地,长年有烟雾笼罩,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谐音。清末民初曾使用延珲诸边、延吉区域等多种称谓,后来逐渐启用延边之称。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记有论大陆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1920年前后,出现延边一词。由于地处三国交界,又归延吉边务公署管辖,故称之为延边。1929年出版的中国民族志更明确记载:东北边疆有延边之称。延边者吉林延吉道之边疆。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止2007年底,林地面积3630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85.0%;水田415平方公里,旱田1747平方公里,园地214平方公里,草地348平方公里,水域640平方公里,其他2947平方公里。

水资源

区内有大小河流487条,年平均径流总量13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储量27.4亿立方米,可采储量13.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140.5万千瓦,实际利用4.7万千瓦。

生物资源

延边森林面积为32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79.6%,总储量3.52亿立方米。林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野生经济植物达146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有野生动物550多种,境内盛产的人参、鹿茸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延边的大米、烟叶、苹果梨、黄牛等也驰名中外。

矿产资源

已发现50多种金属矿产和40多种非金属矿产。黄金储量与产量在吉林省占有重要地位;石灰石储量达9800多万吨,居吉林省第一位;煤炭储量6.67亿吨,年产量309万吨;石油储量经航磁测定在1亿吨以上。

水电资源

以榆树川、龙井、珲春为主的一批水电站,年总发电量为24亿多千瓦小时,同时还有一批电厂正在兴建和扩建。

 

经济情况

综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状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状况

2014年,长吉图前沿延边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0.8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7%,增速较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居全省及长吉图区域第二位,较上年上升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4.5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完成462.2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完成364.1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8.6:51.4:40调整为8.3:51.3:40.4。

(一)农业发展平稳推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2014年,全州积极对抗干旱,适时进行人工增雨,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但是粮食生产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全州粮食总产量131.1万吨,低于上年6.7万吨,比上年下降4.9%。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全年黄牛发展到48.6万头,比上年下降2.2%;生猪发展到53.3万头,增长2.4%。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5.7万吨和2.1万吨,分别增长和3.1%和3%;奶产量1.1万吨,比上年下降8.7%。全州黑木耳产量达到4.4万吨(干品),人参总产量8170吨,比上年均有小幅下降。专业农场发展步伐加快,新增专业农场201家,总数达到886家,经营土地面积6.4万公顷,其中流转面积5.5万公顷,占经营总面积86.5%。

(二)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建筑业高位增长 

2014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60.9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41.9亿元,比上年下降20.7%。全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7.5亿元,增长6.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与上年持平。全州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9.6亿元,增长11.3%;上缴税金51.6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州完成建筑业产值183.9亿元,增长43.7%。施工面积869.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604.1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69.5%,竣工建筑面积585.8万平方米。

(三)消费市场总体低迷,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2014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9.1亿元,增长12.4%,增速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较上年上升一位。居民消费依然偏重于生活食品消费,用于教育、娱乐等消费的额度有限,投资型、享受型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52万人次,增长15.8%;旅游总收入211亿元,增长24.9%。全州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64.1亿元,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增长7.5%,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实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5个,完成总投资390亿元。

(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2014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9.9亿元,增长15.5%,增速较上年回落11.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0.5亿元,比上年下降4.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0.5亿元,增长16.3%,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34.1亿元。全年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865项,比上年增加70项;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47项,其中,续建201项,新开工146项;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45项,其中,续建29项,新开工16项。延蒲高速、鹤大高速、敦化香水水利枢纽、安图恒大高端矿泉水、安图农心矿泉饮品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吉珲高铁、紫金多金属综合回收、图们惠人电子科技产业园、珲春国际边贸物流集散配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吉林敖东国药基地二期、汪清凯迪生物质发电、移动(4G)网络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积极推进延吉机场迁建、烟草工业园、红参功能饮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州共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项目610项,到位资金34.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1亿元,省级资金6.8亿元。

(五)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出口降幅持续扩大 

2014年,受停止引进外埠企业代理出口、部分重点企业增长乏力、互市贸易入统规模缩减等因素影响,全州外贸进出口下滑明显,进出口总额完成2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4%,增速位次下滑至全省第九位。其中,出口额完成15.9亿美元,下降28.1%;进口额完成5.4亿美元,增长16.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16.3亿元,增长16.5%,其中,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增长13.5%。过境货物吞吐量和人流量仍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口岸过货量240万吨,增长62%;过客量132万人次,增长8%。

(六)财政能力缓中趋稳,金融市场态势积极 

2014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完成157.3亿元,增长5.3%,居全省第四位,较上年下降一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8亿元,增长13.4%,居全省第一位,较上年上升三位。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均比上年有所回落,分别回落6.1和0.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0亿元,增长3.7%。2014年,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86亿元,增长8.1%,居全省第七位;各项贷款余额完成658.8亿元,增长19.9%,居全省第四位;存贷比达到51.2%,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金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七)用电量降幅持续收窄,公路运输缓慢回升 

2014年,全州全社会用电量46.3亿千瓦时,增长0.8%,居全省第七位。其中,工业用电量26.2亿千瓦时,增长0.5 %,居全省第五位。自2014年5月份起,全州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幅度一直呈现收窄趋势,直至年底转降为升,增幅比三季度累计分别提高了2.1和4.2个百分点。全州铁路客运发送量累计完成457万人次,货运发送量累计完成872.3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5.5%和5.8%;公路客运累计完成2280万人次,货运累计完成4427万吨,分别增长0.9%和9.8%,态势良好。

(八)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工价指数平稳着陆 

2014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9%。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中,居住类、衣着类、食品类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上涨5.2%、2.3%和2.1%,交通通讯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呈现下降,分别下降0.9%和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5%,企业购销剪刀差为1.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