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环境 > 市州环境
松原市投资环境简介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9年06月06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松原是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哈尔滨、长春、大庆三角地带,松嫩平原南端,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南与长春市、四平市为邻,西与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接壤,北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相望。与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一起被称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 经济总量位居吉林省第三位。

松原市素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 之美誉。享有“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中国东北十大魅力城市等殊荣 。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松原市境内有嫩江、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四条主要河流,第二松花江从市区穿过。全省60%以上面积的汇水与松花江流域90%以上面积的汇水都从我市通过出境。江河总径流量412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8012.47平方公里。全市总水资源量为15.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35亿立方米。

松原市境内有大中型湖泊26处,其中可利用湖泊9处,面积47269.7公顷。全市共有万亩以上泡沼14处,分别是查干湖、新庙泡、库里泡、大布苏泡、花敖泡、夜字泡、尔字泡、洪字泡、羊营字泡、查干花泡、月亮泡、腰井字泡、四十六泡、十三泡一号等。这些泡沼主要分布在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水产养殖多以自然增殖为主,只有少数湖泊进行人工放养。建市以来,由于加大了投入,强化了管理,渔业产量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市水产品产量由建市之初1992年的1.24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3.01万吨,增长2.4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11公斤,居全省前列。

矿产资源

松原矿产资源有石油、砂石、石英砂、玻璃砂、耐火土、硝等,地上地下资源富集,地下有以石油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总储量达26亿吨,已探明储量10.8亿吨,天然气储量185亿立方米,油母页岩储量80亿吨,中国陆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坐落在松原,2004年原油产量达到505万吨。

生物资源

松原市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哺乳动物有狐狸、野兔、獾子、山狸子、刺猬、黄鼬等;飞禽有大雁、野鸡、野鸭、野鸽、灰鸥、鹭鸶、猫头鹰、鹫、百灵、黄莺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即东方白鹳、丹顶鹤、白头鹤和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2种,即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鹊鸭、黑鸢、苍鹰、雀鹰、普通鵟、草原雕、乌雕、白尾鹞、白腹鹞、猎隼、燕隼、红脚隼、灰鹤、纵纹腹小鸮、长耳鸮及短耳鸮。

野生植物有129科559种。其中食用植物20科46种,主要有苣荬菜、小根蒜、山韭菜、草蘑、黄花菜等;野生水果主要有欧李、山杏、山里红、山丁子、野葡萄、稠李子、野桑椹等;饲用植物18科181种,主要有羊草、星星草、兴安胡枝子等;观赏和蜜源植物9科34种,主要有花飞燕草、东北石竹、细叶百合、刺玫蔷薇等;用于工业、手工纺织业和民用建筑业的植物有17科27种,主要有芦苇、小叶樟、香蒲等;药用植物65科271种,主要有水红花子、地榆、防风、甘草、狼毒、苦丁香、车前子、芦根等。

 

经济概况

概况

松原市

松原市

2015年,松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45.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50.2亿元,增长8.0%。松原市人均GDP达到60385元,比上年增长7.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7:44.3:3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2%、44.7%和43.1%。

松原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9.7亿元,占松原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民营经济收入2869亿元,增长6.3%。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为12.6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12.7%。

2015年,松原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上涨1.9%、烟酒上涨1.8%、衣着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娱乐文化教育上涨2.3%、居住上涨1.8%,交通通讯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73.2,下降2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1.6,下降8.4%。

2015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83.6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50.2亿元,下降19.7%。其中,2015年完成税收收入30.3亿元,下降24.9%;完成营业税收入7.7亿元,增长4.1%。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4 %,比上年减少4.1个百分点。2015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82.9亿元,增长6.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亿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0.21亿元,下降15.6%;医疗卫生支出18.1亿元,增长19.5%;节能环保支出5.8亿元,增长6.7%;教育支出32.5亿元,增长12.5%。

第一产业

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186.2亿元;林业增加值3.1亿元;牧业增加值90.3亿元;渔业增加值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7亿元。

201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9万公顷,下降1.8 %。2015年粮食总产量737.9万吨,增长3.4%。其中,玉米产量585.5万吨,增长5.9 %;水稻产量106.3万吨,下降0.7%。

2015年猪肉产量21.4万吨,增长32.9 %;牛肉产量4.5万吨,下降10 %;羊肉产量1.8万吨,下降18.2%;禽肉产量6.0万吨,下降15.5 %。年末生猪存栏145.2万头,增长0.1 %;2015年生猪出栏237.6万头,增长15.3 %。生牛奶产量20.3万吨,增长51.5 %。禽蛋产量16.2万吨,增长2.5 %。

截至2015年末,松原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65.5万千瓦,增长7.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数量比上年末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4万台、节水灌溉机械1.3万套,分别增长11.1%和4.9 %。2015年农村用电量达到5.6亿千瓦时,增长0.2%。

第二产业

松原工业经济初具规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长山化肥厂等大企业为主体,已形成了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化工、医药、轻工、食品、建材、纺织、机械、电力等门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围绕石油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开发建设的一批工业项目,将更为有力地支撑松原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建市以来,松原面向市场,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了石油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两主导产业和生化制药、建筑材料、商贸旅游三个新兴产业。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中央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99.2亿元,下降2.4%,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557.7亿元,增长8.7%。

在松原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50.5亿元,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8.6%,五大支柱产业对松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实现增加值157.2亿元,增长6.9%。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增长2.8%。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6.8亿元,下降2.4%;实现利润总额85.2亿元,下降35.2%。

2015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9.4亿元,增长8.1%,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水平2.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6.4亿元,提高2.1%。

2015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5.6亿元,增长2.8 %。松原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6.1亿元,增长0.4 %。

第三产业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0亿元,比上年增长9.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1.1亿元,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9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分别高于松原市平均水平和城镇1.3和1.5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17.9亿元,增长8.8%;餐饮收入额92.1亿元,增长14.3%。

2015年松原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2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出口总值14068万美元,增长19.4%;进口总值204万美元,增长51.1%。

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35108万美元,增长12.2%,其中直接利用外资11297万美元,下降8.6%。2015年域外资金实际到位890亿元,增长5.5%,其中,实际利用外省资金835.43亿元,增长9%。

2015年,松原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44.1万人次,增长16.2%。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41.7万人次,增长16.2%;接待入境游客2.5万人次,增长4.2%。2015年旅游总收入88.3亿元,增长25.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7.5亿元,增长25.5%;旅游外汇收入1270万美元,增长9.9%。

2015年末,松原市人民币存款余额935.6亿元,比年初增加104.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809.0亿元,比年初增加20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