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投资环境 > 振兴吉林
振兴意义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1年04月14日    来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东北开始进入了千军万马建设新中国工业基地艰苦创业的岁月,工业进入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一五”时期全国156项工程有58项在东北,其中尤以重型加工业和钢铁、煤炭等原材料采掘工业为主体,由此初步确立了东北重工业发展格局。又经过以后几个五年计划的发展,东北以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基础基本形成,东北更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并由此塑造了东北地区的辉煌。但是,自“一五”开始以及随后整个计划经济年代,东北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90年代,直到进入新世纪,东北这个曾经的共和国长子,跑得越来越吃力了,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置逐步后移,这个创造了孟泰精神、铁人精神、劳模精神的土地生病了。东北现象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9月中央出台《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从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部署以来,东北人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五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新生机、新曙光、新局面。

  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是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继实施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做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

  • 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 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第一,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人口占全国的8.3%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

  •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

  2002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7位 黑龙江第13位 吉林第18位

  • 第三,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

  (三)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

  • 1、装备制造业 东北三省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

  • 2、石油化工业 东北三省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 东北三省乙烯产量占全国的1/4

  • 3、冶金工业 钢产量占全国的1/8

  • 4、船舶制造业 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

  • 5、汽车制造业 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

  • 6、高新技术产业 

  • 7、农产品加工业

  (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 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 商品粮占全国的1/3

  (五)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11.3% 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12.4% 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