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研究解读
《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一)

  吉林外资网    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为贯彻落实全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拉动作用,现就落实招商引资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富民强省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加快产业聚集为目标,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到201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实现“翻一番”,达到116.98亿美元,年均增长15%;利用域外资金实现“翻两番”,达到11694.64亿元,年均增长32%。

  (二)到2017年,全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及著名跨国公司、央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分别达到75户、80户和90户。引进民营企业数量要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长1倍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招商。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冶金建材、文化、旅游、特色资源(人参、硅藻土、矿泉水)、现代服务等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抓好重大项目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我省重点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二)围绕重点开发区和特殊功能区招商。从产业规划、产业布局、产业延伸、产业配套等方面入手,加大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项目招商力度,争取每年签约和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达到500个左右。重点推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中新吉林食品区的招商。抓好皓月清真产业园、长春空港开发区、长春长东北(长德新区)开放开发先导区等新型开发区的招商。

  (三)围绕大集团和重要战略投资者招商。继续组织实施“引进百户战略投资者工程”。把研究和引进欧美、日韩、东南亚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央企、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作为重点目标客户,通过筛选储备、洽谈跟踪、小团队攻关以及省、市、开发区三级联动、条块等措施,争取每年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

  (四)围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一是开展新能源汽车招商。重点围绕德系、法系、日系、美系四大汽车先进制造商开展专题研究,筛选有合作意向的目标企业开展招商。重点推进长春电动汽车、吉林新能源汽车、辽源汽车锂电池等项目的系列化、产业化、专业化招商。二是利用我省在柔性加工技术、特殊功能材料制造技术处于全国领先的优势,抓好碳纤维等复合材料、金属材料、聚合材料的招商。三是抓好光电子、PLED、软件等新技术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四是利用长白山天然药库的资源,开展现代中药以及紫杉醇等生物药的招商。五是抓好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

  (五)围绕推动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招商。一是加强对科技成果的收集,建立科技成果招商项目库,统筹规划和对外推介。二是坚持科技成果省内优先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搭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组织好专项对接活动,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四是重点推动吉林大学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

  (六)围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招商。“长吉图”战略作为全国首个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和新的重要增长极。一是在今后的各项招商引资活动中,进一步突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对外推介和专题招商,为扩大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经济总量服务。二是加快对外通道项目的招商。引进大集团和重要战略投资者,参与对俄、朝港口、铁路、公路以及航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三是推动中朝罗先经贸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材工业园、农业等重大项目的招商。四是抓住国家正在制定沿边开放总体规划的有利契机,继续做好和龙等县市设立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跟踪落实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经合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谋划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全省招商引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做好任务分解落实,每个项目、每个活动、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专人。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推动,定期召开调度会,分析形势,通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创新理念和方式、方法。一要借全省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治理环境、优化服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之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动员一切资源,闯市场、找关系、挖线索、抓客户、引项目。二要利用商协会开展以商招商。立足国外著名商协会、国内知名商协会和省内异地商会开展招商合作。三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做好欧美、日韩、东南亚、香港、台湾、“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活动,精心策划,务实对接,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取得进展。在“请进来”方面,通过举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长白山)论坛、央企和民营500强企业“走进吉林”等系列活动,推动战略投资者来我省投资考察和项目洽谈。四要充分发挥招商平台和载体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国家级开发区和特殊功能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产业特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开发区孵化、创新、融资、服务等平台建设。抓紧出台《进一步规范开发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学规范开发区管理。按照“小政府、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五要大力探索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定向化招商、外资内招等新的方式、方法。

  (三)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推广并联审批制度,进一步扩大行政审批“直通车”范围,提高办事效率。赋予部分市(州)、县(市、区)、国家级开发区扩大审批权限的试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根据投资者需求,为重大项目审批提供代办服务。建立软环境监测评估联系点和“重点联系”、“经常走访”、“全程服务”、“及时查处”的“四条线”保障机制,协调解决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案件,强化对外商服务。

  (四)加大考核评比力度。通过考核引资规模、增速、项目履约率、引资到位率等指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市(州)招商引资工作。依据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的各地经合局,省(中)直相关部门、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大项目、商协会进行表彰奖励。重奖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包括央企)、中国民营100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